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比柯迪亞克還帥,“小棕熊”柯珞克要幫Yeti打翻身仗?

柯珞克, 一輛名字讀起來非常拗口的SUV, 也是斯柯達為中國消費者帶來的第三款SUV產品, 它肩負著小弟Yeti的銷量重擔, 但同時也是斯柯達在國內遲來的首款緊湊型SUV...當然, 很多人會與軲轆哥的期待一樣, 除了產品力, 它的設計會是一大突破點, 此前柯迪亞克的成功已經證明了斯柯達的設計水準, 繼承家族式設計的衣缽, 柯珞克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其實從速派開始, 斯柯達推出的每一款新車, 我們都能從其中發現很多相互交錯的水晶棱線, 還有車身各種銳利的線條和折角, 這些正是來自VisionC概念車的精髓。 柯珞克和柯迪亞克的設計非常相像, 兩款車型都是基於VisionS概念車(VisionC的SUV版本)轉變而來。

至於KAROQ這個名字, 它代表著一種土著部落的語言, 而這種語言正是來自阿拉斯加最大的島嶼, 沒錯, 這個島嶼就是柯迪亞克島。 而柯珞克中的“珞”字取自老子《道德經》中的“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這裡也暗喻著柯珞克要做一輛外在平凡, 內在堅毅、有主見的車型。

不欲碌碌如玉, 寧可珞珞如石

以第一印象來評價柯珞克的設計, 它的新鮮度似乎要比柯迪亞克低一些, 外觀設計上繼承了柯迪亞克家族式設計風格, 但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有別於城市SUV, 風格偏向粗獷、硬派類型。

直瀑式的進氣格柵給人一種力量十足的感覺, 格柵與大燈的銜接非常流暢, 大燈組也採用了當下流行的分體式大燈組, 可惜軲轆哥試駕的版本為低配版車型(鹵素大燈), 五種智慧照明模式並沒有搭載。

柯珞克的大哥柯迪亞克之所以被人戲稱為“大棕熊”, 只因它擁有體型大、造型硬派等基因, 小弟柯珞克也沒有拒絕“小棕熊”的外號, 依舊保持了造型硬派的特徵。

在試駕前舉行的產品說明會上,設計師為我們展示出柯珞克的手繪設計過程,以幾條線條描繪出來的一輛車,軲轆哥也留意到柯珞克側面的線條,雙腰線均採用了平直線條,比海外版柯珞克更長的前後輪距,也使得車身更加修長。

C字型尾燈在點亮效果上相當出眾,也因為採用了大眾的MQB平臺搭載,其實柯珞克的尾部設計和大眾的車型有著藕斷絲連的關係。

外觀沒有碌碌如玉,我們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柯珞克的內飾上。儘管軲轆哥試駕的車型沒有搭載MIB系統(確實很遺憾),但這套黑白單色的多媒體系統有著不錯的互動功能,基本的藍牙連接、收音機功能都有搭載。而頂配車型所搭載的SmartLink系統,支援androidauto、Apple Carplay、MirroLink等功能,放在當下手機橫行的年代,柯珞克這套系統一點也不會落伍。

儀錶盤的設計也就再熟悉不過了,“綠圈”的應用也是結合斯柯達的品牌元素。儘管1.2T低配版的內飾不像頂配版車型那樣面面俱到,但在很多細節上,軲轆哥還是發現了柯珞克的獨到之處,如手動空調自帶空氣淨化功能,卡槽還特意設置了一大一小兩種插槽,方便不同地區的使用者使用。

抬頭一看,柯珞克這塊天窗真的不小,長1364mm,寬870mm,採光面積高達1.17㎡。

低配版車型沒有真皮座椅的配置,但軲轆哥仍然覺得柯珞克的座椅很有看點,原因在於它採用的是座椅紋理是來自布拉格的菱形設計,即便是全織布座椅的搭配,坐起來的支撐感和舒適度都是相當高的。

為什麼柯珞克會有1.2T版本?

眾所周知,小排量是當今發動機的大趨勢,明銳、明銳旅行車上已經搭載了大眾最新的EA211 1.2T發動機,發動機重量相比老款EA111系列發動機輕了整整16kg,僅有97kg。而1.2T發動機在氣缸蓋、氣缸體和油底殼上全部採用鋁合金材質打造,更輕的材料帶來更優的燃油經濟性,當然,燒機油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亦有童鞋會問,為什麼大眾不做三缸發動機,這點也得益於大眾的MQB橫置平臺,發動機微微向後傾斜12度,降低車頭重心的同時,還能削減發動機的縱向震動,既然四缸發動機已經擁有如此優秀的佈局,花時間在三缸機上不就是多此一舉了?

1.2T+7DSG,原來這就是“珞珞如石”

1.2T+7速DSG的組合無論在明銳還是在柯珞克身上,都能展現出一種“夠用”的姿態,動力隨著油門深度不斷變化,但這種變化會隨變速箱的緩衝而不斷變得柔和,或者這套動力的輸出特性本應該與自然吸氣發動機媲美。

操控方面,柯珞克繼承了德系車相當優秀的品質,那就是“穩”。低速十分輕盈,高速又能產生偏重的感覺,方向盤的虛位元不大,底盤能穩穩地貼服著地面行駛,這種感覺正是中國消費者最熟悉,也是最合適的。

動力系統的成熟度毋庸置疑,斯柯達在NVH上也作出了不少改變。猶記得兩年前軲轆哥在上汽大眾工廠試駕當時很火的全新速派,當時在高速環形路上把速派開到了240km/h,以當時感受到的NVH來說,速派確實有著很大的進步,發動機噪音、風噪的控制很到位。而兩年後的柯珞克,在高速巡航時NVH的控制也很有速派的味道,100km/h以上也感受不到很強的風噪和發動機噪音,相較于它的大哥柯迪亞克而言,柯珞克的調教更偏重舒適性,更適合年輕的家庭用戶。

軲轆哥說:

珞字本身沒有含義,但柯珞克用“珞”字來命名,無疑是加深了人們對這個捷克品牌的認識:柯珞克的出現並不為叫板對手而來,而是為證明自己而來,正如一塊堅定的石頭,保持著自己的信念,堅定自己的決心,終有一日會成為發光的金子。

長按複製愛買車(aimaiche),My車軲轆(myautolive),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以及愛買車網站,瞭解更多新鮮有趣的汽車資訊。

在試駕前舉行的產品說明會上,設計師為我們展示出柯珞克的手繪設計過程,以幾條線條描繪出來的一輛車,軲轆哥也留意到柯珞克側面的線條,雙腰線均採用了平直線條,比海外版柯珞克更長的前後輪距,也使得車身更加修長。

C字型尾燈在點亮效果上相當出眾,也因為採用了大眾的MQB平臺搭載,其實柯珞克的尾部設計和大眾的車型有著藕斷絲連的關係。

外觀沒有碌碌如玉,我們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柯珞克的內飾上。儘管軲轆哥試駕的車型沒有搭載MIB系統(確實很遺憾),但這套黑白單色的多媒體系統有著不錯的互動功能,基本的藍牙連接、收音機功能都有搭載。而頂配車型所搭載的SmartLink系統,支援androidauto、Apple Carplay、MirroLink等功能,放在當下手機橫行的年代,柯珞克這套系統一點也不會落伍。

儀錶盤的設計也就再熟悉不過了,“綠圈”的應用也是結合斯柯達的品牌元素。儘管1.2T低配版的內飾不像頂配版車型那樣面面俱到,但在很多細節上,軲轆哥還是發現了柯珞克的獨到之處,如手動空調自帶空氣淨化功能,卡槽還特意設置了一大一小兩種插槽,方便不同地區的使用者使用。

抬頭一看,柯珞克這塊天窗真的不小,長1364mm,寬870mm,採光面積高達1.17㎡。

低配版車型沒有真皮座椅的配置,但軲轆哥仍然覺得柯珞克的座椅很有看點,原因在於它採用的是座椅紋理是來自布拉格的菱形設計,即便是全織布座椅的搭配,坐起來的支撐感和舒適度都是相當高的。

為什麼柯珞克會有1.2T版本?

眾所周知,小排量是當今發動機的大趨勢,明銳、明銳旅行車上已經搭載了大眾最新的EA211 1.2T發動機,發動機重量相比老款EA111系列發動機輕了整整16kg,僅有97kg。而1.2T發動機在氣缸蓋、氣缸體和油底殼上全部採用鋁合金材質打造,更輕的材料帶來更優的燃油經濟性,當然,燒機油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亦有童鞋會問,為什麼大眾不做三缸發動機,這點也得益於大眾的MQB橫置平臺,發動機微微向後傾斜12度,降低車頭重心的同時,還能削減發動機的縱向震動,既然四缸發動機已經擁有如此優秀的佈局,花時間在三缸機上不就是多此一舉了?

1.2T+7DSG,原來這就是“珞珞如石”

1.2T+7速DSG的組合無論在明銳還是在柯珞克身上,都能展現出一種“夠用”的姿態,動力隨著油門深度不斷變化,但這種變化會隨變速箱的緩衝而不斷變得柔和,或者這套動力的輸出特性本應該與自然吸氣發動機媲美。

操控方面,柯珞克繼承了德系車相當優秀的品質,那就是“穩”。低速十分輕盈,高速又能產生偏重的感覺,方向盤的虛位元不大,底盤能穩穩地貼服著地面行駛,這種感覺正是中國消費者最熟悉,也是最合適的。

動力系統的成熟度毋庸置疑,斯柯達在NVH上也作出了不少改變。猶記得兩年前軲轆哥在上汽大眾工廠試駕當時很火的全新速派,當時在高速環形路上把速派開到了240km/h,以當時感受到的NVH來說,速派確實有著很大的進步,發動機噪音、風噪的控制很到位。而兩年後的柯珞克,在高速巡航時NVH的控制也很有速派的味道,100km/h以上也感受不到很強的風噪和發動機噪音,相較于它的大哥柯迪亞克而言,柯珞克的調教更偏重舒適性,更適合年輕的家庭用戶。

軲轆哥說:

珞字本身沒有含義,但柯珞克用“珞”字來命名,無疑是加深了人們對這個捷克品牌的認識:柯珞克的出現並不為叫板對手而來,而是為證明自己而來,正如一塊堅定的石頭,保持著自己的信念,堅定自己的決心,終有一日會成為發光的金子。

長按複製愛買車(aimaiche),My車軲轆(myautolive),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以及愛買車網站,瞭解更多新鮮有趣的汽車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