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太早學坐學走路 可能傷害小寶寶骨骼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座大廈, 骨骼就要像鋼筋支撐著全身。 寶寶出生後, 骨骼逐漸變粗變長, 演化成硬骨, 這個過程一般要持續到22-25歲才能完成。

南京市兒童醫院骨科王儒法主治醫師告誡家長, 當孩子年幼時, 一些習慣和動作就有可能傷到骨骼, 家長一定要注意。

拉胳膊轉圈

2-5歲寶寶, 肘關節處環狀韌帶鬆弛, 如果家長經常縱向拉孩子胳膊繞圈圈, 易造成橈骨小頭半脫位, 俗稱“保姆肘”、“牽拉肘”。 這種情況, 寶寶會因疼痛哭鬧不止, 膀子也不願意上抬, 家長此時可嘗試自己復位。 復位要點:完全旋後前臂、極度屈曲肘關節。 如觀察幾分鐘後, 寶寶停止哭鬧, 膀子可上抬摸到耳朵, 證明復位成功;如觀察幾分鐘後, 寶寶仍無法正常上抬膀子, 建議儘快前往醫院就診。

拋接孩子, 蕩秋千

肱骨髁上是上臂骨頭最薄弱的地方, 家長拋接孩子或蕩秋千, 萬一跌落, 或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這也是5-7歲小朋友最常見的骨折。 摔傷後, 如果孩子肘關節腫脹, 肘關節不願意活動, 就可能是出現了骨折。 家長可用圍巾繞過孩子的脖子進行簡單懸吊胳膊後前往醫院就診, 避免前去醫院途中的二次損傷。

抱得太早, 抱姿也不對

一般來說,

1個月的寶寶偶爾會抬頭, 3-4個月可獨立抬頭。 家長抱得太早也會影響寶寶頸椎發育。 有些家長習慣只用一側胳膊抱孩子, 長期下來, 容易造成寶寶頭歪, 這就是臨床比較常見的姿勢性斜頸。 建議家長, 第一不要太早抱孩子, 3個月以前最好托著脖子抱, 第二抱寶寶時左右胳膊交替為宜。

太早讓寶寶學坐學走路

嬰幼兒運動發育有固定的時間段, 比如, 6個月大家長可扶著寶寶練習坐起來;9個月大寶寶可獨立坐, 家長雙手牽著寶寶練習站立;12個月大家長一個手牽著寶寶練習行走;14個月大寶寶可獨立行走。 有些家長希望寶寶早點學坐、學走, 揠苗助長, 反而會影響寶寶正常的發育規律, 導致寶寶抬頭及坐姿不穩、走路不平衡、內八字、外翻足等問題。

綁腿糾正畸形

兒童膝內翻和膝外翻是最常見的下肢畸形, 俗稱“O形腿”和“X形腿”, 膝內翻是指雙側下肢伸直位雙側踝關節併攏, 雙側膝關節內側並不攏;反之, 膝外翻是指雙側膝關節併攏, 雙側踝關節內側並不攏。 有的家長會使用“綁腿”的土辦法,

試圖糾正寶寶的小腿畸形。 這不僅會干預寶寶正常的自我矯正, 還會讓寶寶產生不適感。

其實, 有些情況的輕微畸形是無需治療的。 一般在新生兒時期和嬰兒期, 存在輕度膝內翻是正常的。 生理性膝內翻不需特殊治療, 只需隨訪觀察。 發育性膝外翻,90%的兒童可自行矯正,特別是行走時足尖內指呈“內八字”足者,膝外翻更能自行矯正。如果隨診過程中畸形加重,可採用下肢支具矯正

發育性膝外翻,90%的兒童可自行矯正,特別是行走時足尖內指呈“內八字”足者,膝外翻更能自行矯正。如果隨診過程中畸形加重,可採用下肢支具矯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