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心力衰竭的發作,約有80%一90%的病人是在一定誘因作用下引發的

心力衰竭又稱心泵衰竭, 簡稱“心衰”。 它不是一種病, 而是因心肌收縮力減弱, 使心臟排出量(即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減少, 不能滿足機體的代謝需要而導致的一種臨床綜合征。 多數是因心排血量低於正常而發生的, 稱為低排血量性心力衰竭;有時因機體需要量增加, 即使心排出量不降低, 甚至增多, 仍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而引起心力衰竭, 則稱之為高排血量性心力衰竭。 因心衰的臨床表現錯綜複雜, 2013年美國心衰指南中已提出心衰綜合征的概念。

如果心力衰竭伴有鈉水瀦留、血容量增加以及靜脈系統淤血、外周水腫等症狀時, 常稱之為充血性心力衰竭。 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症, 是多數心臟病人幾乎不可避免的結局。 它是指在適量靜脈回流的情況下, 心臟排出的血液不足以維持組織代謝需要的一種病理狀態。

心力衰竭, 按其發生過程分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

按其症狀和體征可分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等。

心力衰竭有哪些原因和誘因

心力衰竭原因:導致心力衰竭的原因很多, 主要的有如下三類:

1、心肌受損及其間質異常(即心肌收縮力減弱)。 這是導致心力衰竭的最常見的原因。 如各種心肌病、心肌炎、心肌缺血、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和心肌中毒等心肌的原發或繼發性病變或喪失, 以及心肌間質網路改建或破壞(如缺血性破壞、間質性疾病, 間質過度增生等)。

2、心臟負荷過度或機械性異常(即心臟負荷過重), 這是引起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如壓力負荷過度、容量負荷過度(瓣膜閉鎖不全、動靜脈瘺、貧血等)和機械性異常(如心包填塞、心包炎、室壁瘤等)。

3、心臟衝動形成或傳導障礙。 這是心律失常所致。 如心動過速、過緩、期外收縮、室性纖顫和嚴重的阻滯等。

心力衰竭誘因:心力衰竭的發作, 約有80%一90%的病人是在一定誘因作用下引發的, 最常見的誘因有:

1、感染。 各種感染, 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是誘發心力衰竭的常見原因,

感冒肺炎易誘發心衰。

2、妊娠和分娩、心律失常、糖尿病以及失眠等等。

3、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酸中毒既是誘發心力衰竭的常見誘因, 又是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

此外, 還有過度的體力活動、情緒激動、輸液過多過快、氣候急劇變化、出血、飲食不當、用藥不當;男性每天靜坐至少5個小時, 比身體保持非常活躍狀態者, 患心衰風險高出兩倍等等。

心力衰竭的臨床症狀

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不一, 在早期可有心悸, 面色蒼白, 多汗, 倦怠, 乏力, 活動耐量減退等。 如果為左心衰蠍, 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心動過速, 初期在勞動時發生, 伴有咳嗽, 以後逐漸加重, 嚴重時, 休息時也出現呼吸困難, 端坐呼吸, 出現肺水腫,

出現哮喘樣呼吸, 明顯發紺, 咯粉紅色泡沫樣痰。

如果為右心衰竭, 早期於運動後感心悸, 上腹部有飽脹感或不適, 食欲不振, 噁心, 嘔吐, 午後下肢水腫尿少, 肝腫大有壓痛, 甚至黃疸, 長期心力衰竭者出現紫紺。 嚴重者可有胸水、腹水及全身性水腫。

如果全心衰竭, 兼有左、右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多數病人先有左心衰竭,以後發展至右心衰竭,在右心衰竭發生以後,肺循環鬱血症狀往往減輕。臨床上所說的心力衰竭,一般是指第二級以上的心功能不全。如在輕度體力勞動時,出現心功能不全的症狀,休息後消失。但肝臟大、水腫等體征不一定能完全消退。

有的老年人因心功能不全,會出現沒有典型症狀的“隱性心衰”,容易被忽視。

這些藥物可以增加患心力衰竭的危險

抗癌藥物:如蒽環類抗生素、米拖蒽醌、環磷醯胺、氟尿嘧啶、卡培他濱和曲妥珠單抗等。

免疫調節劑:如干擾素a2、白介素2、英夫利昔單抗和依那西普等。

治糖尿病藥:如羅格列酮、匹格列酮和曲格列酮等。

治偏頭痛藥:如麥角胺、美西麥角等。

食欲抑制劑:如酚氟拉明、右酚氟拉明和酚特明等。

三環抗抑鬱藥:如阿米替林、多慮平、米帕明(丙咪嗪)等。

抗精神病藥:如氯氮平。

抗震顫麻痹藥:如培高利特、卡麥角林等。

糖皮質激素。

抗真菌藥:如伊曲康唑、兩性黴素B等。

類固醇類抗炎藥(NSAID):如選擇性環氧合酶2(COX-2)抑制劑。此藥還可引起心臟病,尤其是對心腎功能不全者危險性更大。

在上述藥物中,有兩類藥物使用時應特別注意,一類是蒽環類抗生素及其衍生物,這類藥物可引起心肌病,而且發病是隱匿的,在使用該藥幾年後才出現症狀。這種危險似乎所有使用該藥的病人均可發生,兒童更易受到傷害。

另一類藥物是NSAID藥物(但存在爭議),包括選擇性COX-Z抑制劑,可以引起腎功能不全和血壓升高,進而導致易感人群出現心力衰竭。由於這類藥物應用很普遍又需要長期使用,所以,對於高齡有合併症的高危人群,也可能存在較大危險。則NSAID類藥物在高危人群中的應用應該有所限制。

由於不同類別藥物中的許多藥物都可以導致或加重心力衰竭,因此,應該詳細瞭解出現心力衰竭症狀或體征病人的用藥史,就非常必要了。又由於老年人容易出現心力衰竭,因此,老年人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更要注意防止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原則和措施是:“去水”是基礎,不“去水”不可能治好心力衰竭;去負荷是關鍵,不“去負荷”難以使病情穩定;“去神經內分泌因數”最重要,否則預後好不了;“強心”為次要,特殊情況(如伴心房顫動時)下應用有特效;非藥物治療不可少,難治性心衰時顯神效。

因此,無論是醫生,還是病人,都應掌握這些治療原則,並且做到病人與醫生的密切配合,才能達到更有效的治療目標。

如何預防心力衰竭

凡患有心臟病的病人,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心臟病人,更要加強預防心力衰竭的發生。應該把有關心臟病的防治知識和心力衰竭的防治知識交給病人及其親屬,並及早而積極地治療原發病,以消除各種容易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儘量避免那些可以引起心力衰竭的各種誘因。比如積極避免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防止洋地黃藥物的用量不足或中毒,做到合理安排工作,避免過度勞累,避免精神創傷和情緒激動。

對心功能已接近心力衰竭的婦女,或曾發生過心力衰竭的婦女,應該避孕,以防妊娠和分娩導致心力衰竭。要限制鈉鹽的攝入量,每天攝入的食鹽不要超過5克。需要靜脈輸液時,不僅要注意輸入速度,而且,還要嚴格控制輸入量,切勿過量,等等。

由於老年人出現心衰時,其症狀與常見哮喘極其相似。因此,一旦出現持續的憋悶、咳嗽、喘不上氣時,尤其是有心臟病者,更要注意及早防治心衰。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資訊,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中國心律失常防護中心。

兼有左、右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多數病人先有左心衰竭,以後發展至右心衰竭,在右心衰竭發生以後,肺循環鬱血症狀往往減輕。臨床上所說的心力衰竭,一般是指第二級以上的心功能不全。如在輕度體力勞動時,出現心功能不全的症狀,休息後消失。但肝臟大、水腫等體征不一定能完全消退。

有的老年人因心功能不全,會出現沒有典型症狀的“隱性心衰”,容易被忽視。

這些藥物可以增加患心力衰竭的危險

抗癌藥物:如蒽環類抗生素、米拖蒽醌、環磷醯胺、氟尿嘧啶、卡培他濱和曲妥珠單抗等。

免疫調節劑:如干擾素a2、白介素2、英夫利昔單抗和依那西普等。

治糖尿病藥:如羅格列酮、匹格列酮和曲格列酮等。

治偏頭痛藥:如麥角胺、美西麥角等。

食欲抑制劑:如酚氟拉明、右酚氟拉明和酚特明等。

三環抗抑鬱藥:如阿米替林、多慮平、米帕明(丙咪嗪)等。

抗精神病藥:如氯氮平。

抗震顫麻痹藥:如培高利特、卡麥角林等。

糖皮質激素。

抗真菌藥:如伊曲康唑、兩性黴素B等。

類固醇類抗炎藥(NSAID):如選擇性環氧合酶2(COX-2)抑制劑。此藥還可引起心臟病,尤其是對心腎功能不全者危險性更大。

在上述藥物中,有兩類藥物使用時應特別注意,一類是蒽環類抗生素及其衍生物,這類藥物可引起心肌病,而且發病是隱匿的,在使用該藥幾年後才出現症狀。這種危險似乎所有使用該藥的病人均可發生,兒童更易受到傷害。

另一類藥物是NSAID藥物(但存在爭議),包括選擇性COX-Z抑制劑,可以引起腎功能不全和血壓升高,進而導致易感人群出現心力衰竭。由於這類藥物應用很普遍又需要長期使用,所以,對於高齡有合併症的高危人群,也可能存在較大危險。則NSAID類藥物在高危人群中的應用應該有所限制。

由於不同類別藥物中的許多藥物都可以導致或加重心力衰竭,因此,應該詳細瞭解出現心力衰竭症狀或體征病人的用藥史,就非常必要了。又由於老年人容易出現心力衰竭,因此,老年人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更要注意防止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原則和措施是:“去水”是基礎,不“去水”不可能治好心力衰竭;去負荷是關鍵,不“去負荷”難以使病情穩定;“去神經內分泌因數”最重要,否則預後好不了;“強心”為次要,特殊情況(如伴心房顫動時)下應用有特效;非藥物治療不可少,難治性心衰時顯神效。

因此,無論是醫生,還是病人,都應掌握這些治療原則,並且做到病人與醫生的密切配合,才能達到更有效的治療目標。

如何預防心力衰竭

凡患有心臟病的病人,尤其是60歲以上老年心臟病人,更要加強預防心力衰竭的發生。應該把有關心臟病的防治知識和心力衰竭的防治知識交給病人及其親屬,並及早而積極地治療原發病,以消除各種容易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儘量避免那些可以引起心力衰竭的各種誘因。比如積極避免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防止洋地黃藥物的用量不足或中毒,做到合理安排工作,避免過度勞累,避免精神創傷和情緒激動。

對心功能已接近心力衰竭的婦女,或曾發生過心力衰竭的婦女,應該避孕,以防妊娠和分娩導致心力衰竭。要限制鈉鹽的攝入量,每天攝入的食鹽不要超過5克。需要靜脈輸液時,不僅要注意輸入速度,而且,還要嚴格控制輸入量,切勿過量,等等。

由於老年人出現心衰時,其症狀與常見哮喘極其相似。因此,一旦出現持續的憋悶、咳嗽、喘不上氣時,尤其是有心臟病者,更要注意及早防治心衰。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心胸健康方面的資訊,可以添加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中國心律失常防護中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