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宋楠:長城與禦捷合作首款電動車僅售3萬?(連載12)

從今天開始筆者將連載多篇最近幾年撰寫的關於長城汽車的稿件。 為的是讓更多人對魏建軍及長城汽車在中國新能源技術、整車及全產業鏈大發展的時代中, 走向衰敗的全過程。

對於本系列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筆者微信號leningrand2408, 共同切磋。

本文撰寫於2017年7月26日

近日, 長城汽車在確定與禦捷電動車廠合作旨在合作生產廉價電動汽車。 隨後有媒體放出首款長城-禦捷電動汽車樣車資訊。

綜合長城急需快速形成電動汽車足夠銷量, 禦捷在售低速電動車技術品質和售價等多方資訊研判, 長城和禦捷合作首款電動汽車扣除補貼後或僅售3萬元。

綜合長城近10年來在傳統車市場、新能源技術研發的實際狀態綜合研判:長城與禦捷低速電動車廠合作,

為的是“雙積分”政策實施後, 與百萬台傳統動力SUV銷量匹配的10萬+的電動汽車銷量。 通過相關資訊研判, 長城將自行推出插電式混動SUV用來撐門面, 與低速車廠合作製造4萬元廉價電動汽車突擊銷量。

早在2004年, 北京國際車展期間,

長城就推出了一套前置1.5T發動機+驅動電機、後置驅動電機、中置電池組件的“插電式油電混動四驅車型平臺”。 直到2017年7月, 長城確定子品牌“WEY”新車計畫中, WEY PI4 VV7C和WEYPI4 VV7X車型將採用插電式電動四驅技術。

同在2017年7月, 德國大眾和賓士在“解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待遇”問題後, 我國主管單位“順勢”推出“雙積分”政策。

總體來說, 就是強制在中國市場存在的進口、合資以及本土汽車品牌, 都要銷售與其傳統動力汽車銷量相匹配的新能源汽車(2018年~2020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在8%、10%、12%)。 並且, 還要求每家汽車公司的所有車型平均油耗不超過5升油/百公里(2015年到2020年, 車廠每年要依次實現的平均油耗目標分別為百公里6.9L、6.7L、6.4L、6L、5.5L和5L)。

這一措施的推行, 對以SUV車型為絕對主導的長城汽車, 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 目前長城主力車型為H6, 即便搭載1.5T汽油機+6MT手動變速器, 綜合油耗也要超過8省油/百公里。 如果再將搭載2.0T汽油機+8AT的H8和H9的超過10省油/百公里油耗計算在內, 恐怕年銷過“百萬”的長城, 需要確實售出10萬+電動汽車, 才可以抵消“雙積分”政策的高額罰款。

這也是長城汽車著急在2017年1月,即展開與低速電動車廠合作;7月宣佈合作項目;7月拿出實車,7月形成銷量(?)的真實目的。

在此前,筆者的稿件中就蹭反復指出,長城汽車的話事人魏建軍,對中國政府推行的新能源技術、整車及全產業鏈持消極的反推態度。甚至寄希望于,這項重要“國策”不了了之。

實際上,在德國大眾和戴姆勒上交了“投名狀”後,國際多家汽車聯合會也通過各種管道表明,對中國這項“極具殺傷力”汽車產業政策的態度。

最終,魏建軍做出了如此“尷尬”的決定:

在長城所謂的高端子品牌“WEY”之下,利用曾經的”插電式混動電動四驅技術平臺”,打造售價更高的混動SUV,雖然不能形成多大銷量,但是可以向世人表明,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技術儲備和舉措。

通過與禦捷類“洗白”後的低速電動車廠合作,利用的類似於非法生產、非法銷售、非法使用的低速電動車的“成熟”車型,加上長城的合法資質,快速生產扣除國家和地方兩級補貼後售價3-5萬元電動車。或許“騙補”的漏洞被堵死,但是賠本賺吆喝前提下,為百萬台傳統動力SUV,稀釋“雙積分”政策帶來的巨額罰款,也是十分合適的。

SO,長城汽車雖然頂著與“LOW中LOW”的低速車廠合作,沒有新能源核心技術儲備的大帽子,卻可以完美的化解‘雙積分’政策的返款危機。甚至,通過“插電式混動電動四驅SUV的量產”擴充“WEY”的品牌含金量。簡直就是一舉多得的完美應對措施。

筆者有話說:

看似“毫無滴漏”的解決方案,卻危機四伏。

于長城合作的禦捷,原本就是生產低速電動車的廠家。2015年,通過一系列運作,成立了具備一定資質的子公司,生產可以合法上牌的電動汽車。在一邊非法生產、非法銷售、非法使用低速電動車同時,尋求合法電動車市場銷售突破口。

長城與禦捷合作的首款電動汽車EX50,競爭對手鎖定為北汽EC180、江淮iEV6E長安奔奔EV以及眾泰運100S等入門級電動汽車。比對競品車身尺寸、續航里程以及整車售價,長城禦捷EX50電動車售價或為4萬元甚至更低(扣除補貼後)。也只有通過低價策略,才可以與眾多“老牌對手”相抗衡。

3萬元的售價(扣除補貼後),在河北保定長城的“勢力範圍”內的優惠政策,將成為銷量短期內激增的重要因素。但是禦捷類低速車廠的技術研發實力,直接決定其車型的安全性、可靠性存在“先天缺陷”。

或在一段銷量增速時期過後,“自燃”、續航縮水等問題將會浮上水面。這無疑對長城汽車原本蒼白的新能源市場口碑是個重創(對於禦捷這種低速車廠,根本用不著談什麼口碑了)。

文/電動GO網宋楠

才可以抵消“雙積分”政策的高額罰款。

這也是長城汽車著急在2017年1月,即展開與低速電動車廠合作;7月宣佈合作項目;7月拿出實車,7月形成銷量(?)的真實目的。

在此前,筆者的稿件中就蹭反復指出,長城汽車的話事人魏建軍,對中國政府推行的新能源技術、整車及全產業鏈持消極的反推態度。甚至寄希望于,這項重要“國策”不了了之。

實際上,在德國大眾和戴姆勒上交了“投名狀”後,國際多家汽車聯合會也通過各種管道表明,對中國這項“極具殺傷力”汽車產業政策的態度。

最終,魏建軍做出了如此“尷尬”的決定:

在長城所謂的高端子品牌“WEY”之下,利用曾經的”插電式混動電動四驅技術平臺”,打造售價更高的混動SUV,雖然不能形成多大銷量,但是可以向世人表明,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技術儲備和舉措。

通過與禦捷類“洗白”後的低速電動車廠合作,利用的類似於非法生產、非法銷售、非法使用的低速電動車的“成熟”車型,加上長城的合法資質,快速生產扣除國家和地方兩級補貼後售價3-5萬元電動車。或許“騙補”的漏洞被堵死,但是賠本賺吆喝前提下,為百萬台傳統動力SUV,稀釋“雙積分”政策帶來的巨額罰款,也是十分合適的。

SO,長城汽車雖然頂著與“LOW中LOW”的低速車廠合作,沒有新能源核心技術儲備的大帽子,卻可以完美的化解‘雙積分’政策的返款危機。甚至,通過“插電式混動電動四驅SUV的量產”擴充“WEY”的品牌含金量。簡直就是一舉多得的完美應對措施。

筆者有話說:

看似“毫無滴漏”的解決方案,卻危機四伏。

于長城合作的禦捷,原本就是生產低速電動車的廠家。2015年,通過一系列運作,成立了具備一定資質的子公司,生產可以合法上牌的電動汽車。在一邊非法生產、非法銷售、非法使用低速電動車同時,尋求合法電動車市場銷售突破口。

長城與禦捷合作的首款電動汽車EX50,競爭對手鎖定為北汽EC180、江淮iEV6E長安奔奔EV以及眾泰運100S等入門級電動汽車。比對競品車身尺寸、續航里程以及整車售價,長城禦捷EX50電動車售價或為4萬元甚至更低(扣除補貼後)。也只有通過低價策略,才可以與眾多“老牌對手”相抗衡。

3萬元的售價(扣除補貼後),在河北保定長城的“勢力範圍”內的優惠政策,將成為銷量短期內激增的重要因素。但是禦捷類低速車廠的技術研發實力,直接決定其車型的安全性、可靠性存在“先天缺陷”。

或在一段銷量增速時期過後,“自燃”、續航縮水等問題將會浮上水面。這無疑對長城汽車原本蒼白的新能源市場口碑是個重創(對於禦捷這種低速車廠,根本用不著談什麼口碑了)。

文/電動GO網宋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