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備一生最後悔的兩件事:搶回一個孩子,發動一場戰爭!

魯迅先生曾經評價《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形象:欲顯劉備之長厚而近似偽, 劉備這個人物形象在《三國演義》中確實刻畫的太正面了,

當時羅貫中先生寫《三國演義》的時候還是本著尊劉抑曹的思想, 但讓羅老先生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筆下的仁人君子劉備沒得到大家太多的關注, 反而是被人稱為奸雄的曹操卻成為了書中的亮點, 為整部小說吸粉不少, 不過劉備也非常牛, 在亂世之中能從一個沒落貴族重新雄起, 與曹操、孫權成三國鼎立之勢, 也充分證明了劉備其實也並不是什麼好人, 因為在亂世之中, 好人早就被幹掉了。

劉備創立蜀漢帝國可謂是千辛萬苦, 尤其是剛白手起家那會, 天天被人追著打, 連立足之地都沒有, 後來實在被逼的沒辦法了, 打別人又打不過, 只好搶了自己親戚的地盤, 這才算立住腳, 雖然不光彩, 但是弱肉強食自古有之, 老實人終究還是敗在了小人手裡, 雖然劉備白手起家確實值得後人欽佩, 但是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劉備一生非常謹慎, 但有兩件事讓他非常後悔, 這兩件事直接影響了蜀漢帝國的命運, 一件讓蜀漢由盛轉衰, 一件直接加速了蜀漢帝國的滅亡。

第一件:長阪坡趙雲救阿斗

劉禪這孩子從小就比較懦弱, 劉備老來得子, 對劉禪當然非常寵愛, 雖然劉禪出生於戰亂之中, 但是基本上沒遭過罪, 但讓劉備沒想到的是就是自己當年派大將拼命搶回來的寶貝兒子, 最終將蜀漢帝國斷送了, 建安十三年,

也就是西元208年九月, 曹操派曹純領五千虎豹騎在長阪坡大敗劉備, 劉備率領張飛、趙雲等十餘人逃脫, 但是妻子全部陷入重圍, 後來在趙雲的拼死救護下, 劉禪才被搶回來。

《三國演義》中劉備看見渾身是傷的趙雲抱著劉禪站在自己面前時, 當即一把搶過劉禪,

哭著準備摔死劉禪, 邊摔邊罵:害我差點損失一員大將, 留你何用, 乾脆摔死你算了, 把趙雲感動的感激涕零, 從此對劉備更加忠心, 如果劉備知道後來劉禪的表現, 估計當年毫不猶豫就摔死了, 劉禪後期非常寵倖宦官, 當時蜀漢後期的棟樑級人物薑維就曾經被逼的遠離朝廷, 外出避禍, 結果魏軍攻破成都, 劉禪第一時間投降, 後來還為後人貢獻了一個“樂不思蜀”的成語, 實在是丟人至極, 早知如此, 還不如當年直接摔死, 或許蜀漢還有點希望。

第二件:為報仇發兵伐吳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卻徹底改變了蜀漢的命運和前途,戰爭的起因是因為吳國殺害了關羽,劉備為報仇發動大軍征伐吳國,此次戰役蜀漢投入兵力大約8萬人左右,而吳國則投入5萬多人,當然《三國演義》中寫的就比較離譜了,說劉備發動七十萬大軍伐吳,實際上以當時蜀漢的國力能夠湊出8萬人就已經不容易了,開始劉備打的非常順利,一度逼得吳國準備求和,但是後來陸遜的出現徹底扭轉了戰局,一把火徹底將蜀軍擊潰,結果劉備大敗而歸,病逝於白帝城,而大將黃權一看蜀國沒啥戲了,也就投降了魏國,其餘兵馬則垂頭喪氣的回到了蜀國。

劉備為自己的一時之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不僅將自己搭了進去,還葬送了蜀國的前途,從此之後蜀漢一蹶不振,後來諸葛亮多次北伐也是硬著頭皮想用以進為退的方法保全蜀漢,但最終還是以卵擊石,加速了蜀漢的滅亡,如果不是劉備當年那一仗,估計蜀漢還能保存點實力,可是經過夷陵之敗之後,蜀漢成了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國家,只能設法自保,收復中原也只能是個遙遠的夢了。

第二件:為報仇發兵伐吳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卻徹底改變了蜀漢的命運和前途,戰爭的起因是因為吳國殺害了關羽,劉備為報仇發動大軍征伐吳國,此次戰役蜀漢投入兵力大約8萬人左右,而吳國則投入5萬多人,當然《三國演義》中寫的就比較離譜了,說劉備發動七十萬大軍伐吳,實際上以當時蜀漢的國力能夠湊出8萬人就已經不容易了,開始劉備打的非常順利,一度逼得吳國準備求和,但是後來陸遜的出現徹底扭轉了戰局,一把火徹底將蜀軍擊潰,結果劉備大敗而歸,病逝於白帝城,而大將黃權一看蜀國沒啥戲了,也就投降了魏國,其餘兵馬則垂頭喪氣的回到了蜀國。

劉備為自己的一時之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不僅將自己搭了進去,還葬送了蜀國的前途,從此之後蜀漢一蹶不振,後來諸葛亮多次北伐也是硬著頭皮想用以進為退的方法保全蜀漢,但最終還是以卵擊石,加速了蜀漢的滅亡,如果不是劉備當年那一仗,估計蜀漢還能保存點實力,可是經過夷陵之敗之後,蜀漢成了三國之中實力最弱的國家,只能設法自保,收復中原也只能是個遙遠的夢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