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宣德皇帝與“蟋蟀罐”悲歡往事

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 一說到蟋蟀罐, 大家就會不自覺地想到明代宣德皇帝。 然而對宣德皇帝喜好玩蟋蟀的事只見於野史和民間文學作品, 正史中並未記載, 且在宮廷傳世瓷器中也不見蟋蟀罐的蹤影, 於是宣德皇帝玩蟋蟀長期以來只作為故事流傳著。 1996年明代景德鎮禦窯廠遺址出土了一批青花蟋蟀罐殘片, 這些傳說也因此得到了證實。 透過21件修復過的蟋蟀罐, 我們仿佛觸碰到了500多年前那場由宣德皇帝掀起的蟋蟀狂熱。

青花瑞獸紋蟋蟀罐

現在這批出土的蟋蟀罐殘片, 經修復後收藏在景德鎮余姚博物館, 這些圖案各異的青花蟋蟀罐都是當年景德鎮禦窯廠專門為宣德皇帝燒造用於養蟋蟀的。 然而這一隻只清新的小瓷罐背後卻承載了很多辛酸與淚水。

青花鳳紋蟋蟀罐

青花牡丹紋蟋蟀罐

他的妻子看到丈夫竟然用一匹高頭大馬換回了一隻小蟋蟀, 感到很奇怪, 就想看看究竟是什麼蟋蟀這麼值錢。 於是她趁丈夫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打開了蟋蟀罐, 誰知蟋蟀一下跳了出來, 此時正有一隻大公雞走過來, 一口就把蟋蟀吃掉了。 糧長的妻子知道自己闖了大禍, 非常害怕, 隨即上吊自殺了。

青花白鷺黃鸝紋蟋蟀罐

糧長回到家一看蟋蟀沒了, 妻子也死了, 頓感活著再沒有意思, 就也隨妻子上吊了。 後來清代作家蒲松齡以這個故事為基礎, 加上自己的想像, 創作了《聊齋志異》裡的一篇小說《促織》。

青花螭龍紋蟋蟀罐

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宣德皇帝朱瞻基。 從文獻記載看, 宣德皇帝雖然只在位九年零七個月, 卻創造了明代最為輝煌的一頁。 他可謂文武雙全, 在軍政方面有卓越才幹, 並且幾經努力開創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在政績上可算得是一位明君。 除此他還有很多雅好, 比如“留神詞翰”、“精於繪事”。 但在個人業餘消遣上, 他又顯得玩心過重。 皇帝有嗜好是件很危險的事, 因為皇帝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別人產生影響, 所謂“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 可是年輕的宣德皇帝仿佛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不僅自己癡迷於玩蟋蟀, 還大張旗鼓的要求各地官員採辦上好的蟋蟀供自己玩樂。 宣德皇帝的這一嗜好在當時可以說是攪得人心惶惶。

青花鳳穿花紋蟋蟀罐

在宣德年間,上至朝廷大員,下至普通百姓,抓蟋蟀都是頭等大事,誰都不敢掉以輕心,弄不好就要掉腦袋。官員們逐級下達命令,讓老百姓去為宣德皇帝尋找能征善戰的優質蟋蟀,期間出現的悲劇喜劇不可勝數,有人因為蟋蟀家破人亡,也有人因為蟋蟀升官發財。據記載,在當時的軍隊中,捕蟋蟀和取敵人首級是同等功勞,蘇州的一個武職人員捕到一隻上好的蟋蟀立了大功,而被授予世襲官職。就如《明朝小史》故事中所記,又如小說《促織》中所講。

青花海怪紋蟋蟀罐

宣德皇帝把蟋蟀視為至寶,每得到上等蟋蟀,都會下令景德鎮禦窯廠燒制一批精美的蟋蟀罐,於是宣德一朝燒制了大量蟋蟀罐。但奇怪的是,我們今天很少能看到傳世的蟋蟀罐。在清宮舊藏宣德官窯瓷器1174件中,卻罕見蟋蟀罐的身影。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中沒有一件蟋蟀罐,而北京故宮也僅有一件無蓋的 “大明宣德年制”款仿汝釉蟋蟀罐。

明宣德 仿汝釉蟋蟀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目前有爭議的是宣德蟋蟀罐傳世的到底有多少?劉新園先生在一篇文章《明宣德官窯蟋蟀罐》中提到“傳世的宣德蟋蟀罐只有三個”:一是1989年香港蘇富比拍賣的坐蓋式黃地青花瓜葉紋蟋蟀罐;二為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中提到的現藏于蘇州博物館的平蓋式纏枝牡丹紋蟋蟀罐(無蓋);三是日本戶栗美術館藏的平蓋式天馬紋蟋蟀罐(蓋非原配)。

明宣德 天馬紋平蓋式蟋蟀罐

日本戶栗美術館藏

加上前文說的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大明宣德年制”款仿汝釉蟋蟀罐,目前能明確的傳世宣德蟋蟀罐也不過這幾件了。這些宣德蟋蟀罐傳世品很有可能是宣德皇帝賞賜臣工的禮物,因為離開了宮廷而僥倖逃脫了滅頂之災,使他們在宮外得以保存並流傳至今。

青花雲龍紋蟋蟀罐

1996年在明代禦窯廠遺址發現一批成窩狀埋在地下的瓷片,經過修復,一批500多年前被砸碎的蟋蟀罐,完美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它們造型玲瓏小巧,釉色潔白,青花溫潤。根據專家考證,這批蟋蟀罐正是宣德皇帝當年下令燒制的。

青花行龍紋蟋蟀罐

雲龍紋是皇帝專用的圖案,白鷺黃鸝紋散發出濃濃的詩情畫意,松竹梅紋透露出明顯的文人意趣。一隻只精美的蟋蟀罐不僅反映出宣德年間禦窯廠高超的制瓷工藝,還讓我們看到了宣德皇帝超凡的審美意趣。這批珍貴文物的出土,不僅證實了明代野史中記載的宣德皇帝喜好玩蟋蟀的事實,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開了清宮藏瓷中不見宣德蟋蟀罐的疑惑。

青花翠鳥鴛鴦紋蟋蟀罐

關於這些被砸碎的蟋蟀罐和傳世蟋蟀罐非常稀少之事有兩種說法。

青花瓜果紋蟋蟀罐

一則是:有一年宣德皇帝得到一員“猛將”,便令禦窯廠燒制一套精美的青花蟋蟀罐,用來賞賜這只蟋蟀。接到聖旨後,窯工們不敢怠慢,立刻開始燒制,很快一批精美的青花蟋蟀罐燒制成功。就在窯工們正為完成了蟋蟀罐的燒制而欣喜時,督窯官卻帶著一隊官兵趕來了,他們看到蟋蟀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他們摔個粉碎,窯工們即驚慌又納悶,剛剛燒出來的蟋蟀罐為什麼要砸碎呢?原來,還沒等這批蟋蟀罐燒出來,宣德皇帝那只心愛的蟋蟀就戰死了,沒有了蟋蟀大將軍,還要青花蟋蟀罐幹什麼,宣德皇帝在傷心之餘下令禦窯廠的督窯官把燒好的蟋蟀罐不論好壞一律砸碎。就這樣,浸透了窯工汗水和心血的青花蟋蟀罐,剛剛燒成就粉身碎骨被埋到了地下。時光荏苒,被打碎的青花蟋蟀罐就這樣在地下沉睡了500多年。

青花松竹梅紋蟋蟀罐

另一則是:宣德皇帝玩蟋蟀之事一直遭到他的母親張太后的反對和阻攔,可是任性的宣德皇帝不聽勸阻,終日沉迷於此,無法自拔,後來宣德皇帝年紀輕輕就突然去世了,張太后傷心之余,為了保全兒子的聲譽,一面禁止史官把宣德皇帝玩蟋蟀之事記錄於冊,另一方面令人緊急銷毀了紫禁城裡所有的蟋蟀罐,並下令“將宮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務悉皆罷去……”,不許後世兒孫再玩物喪志。於是按照張太后的這道旨令,不僅砸掉了宮中所有蟋蟀罐,連同景德鎮禦窯廠燒制好的蟋蟀罐也盡數砸掉,並原地深埋。隨著一隻只蟋蟀罐的銷毀,鬥蟋蟀的風尚也從此在紫禁城消失了。

青花汀州白鷺紋蟋蟀罐

今天我們看到的關於宣德皇帝玩蟋蟀的記載,全部出自于民間文人學者,而官方的正史卻對此隻字未提,一位母親為保全兒子聲譽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然而,令張太后想不到的是,景德鎮明代禦窯廠遺址出土的這批青花蟋蟀罐,在500年後的今天重見天日,並無聲地為世人講述了宣德皇帝玩蟋蟀這段被故意在正史中隱去的歷史。

青花汀州鴛鴦紋蟋蟀罐

青花汀州竹雞紋蟋蟀罐

青花櫻桃紋蟋蟀罐

青花瓜果紋蟋蟀罐

青花鷹雁紋蟋蟀罐

青花花卉紋過籠

宣德皇帝的這一嗜好在當時可以說是攪得人心惶惶。

青花鳳穿花紋蟋蟀罐

在宣德年間,上至朝廷大員,下至普通百姓,抓蟋蟀都是頭等大事,誰都不敢掉以輕心,弄不好就要掉腦袋。官員們逐級下達命令,讓老百姓去為宣德皇帝尋找能征善戰的優質蟋蟀,期間出現的悲劇喜劇不可勝數,有人因為蟋蟀家破人亡,也有人因為蟋蟀升官發財。據記載,在當時的軍隊中,捕蟋蟀和取敵人首級是同等功勞,蘇州的一個武職人員捕到一隻上好的蟋蟀立了大功,而被授予世襲官職。就如《明朝小史》故事中所記,又如小說《促織》中所講。

青花海怪紋蟋蟀罐

宣德皇帝把蟋蟀視為至寶,每得到上等蟋蟀,都會下令景德鎮禦窯廠燒制一批精美的蟋蟀罐,於是宣德一朝燒制了大量蟋蟀罐。但奇怪的是,我們今天很少能看到傳世的蟋蟀罐。在清宮舊藏宣德官窯瓷器1174件中,卻罕見蟋蟀罐的身影。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中沒有一件蟋蟀罐,而北京故宮也僅有一件無蓋的 “大明宣德年制”款仿汝釉蟋蟀罐。

明宣德 仿汝釉蟋蟀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目前有爭議的是宣德蟋蟀罐傳世的到底有多少?劉新園先生在一篇文章《明宣德官窯蟋蟀罐》中提到“傳世的宣德蟋蟀罐只有三個”:一是1989年香港蘇富比拍賣的坐蓋式黃地青花瓜葉紋蟋蟀罐;二為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中提到的現藏于蘇州博物館的平蓋式纏枝牡丹紋蟋蟀罐(無蓋);三是日本戶栗美術館藏的平蓋式天馬紋蟋蟀罐(蓋非原配)。

明宣德 天馬紋平蓋式蟋蟀罐

日本戶栗美術館藏

加上前文說的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大明宣德年制”款仿汝釉蟋蟀罐,目前能明確的傳世宣德蟋蟀罐也不過這幾件了。這些宣德蟋蟀罐傳世品很有可能是宣德皇帝賞賜臣工的禮物,因為離開了宮廷而僥倖逃脫了滅頂之災,使他們在宮外得以保存並流傳至今。

青花雲龍紋蟋蟀罐

1996年在明代禦窯廠遺址發現一批成窩狀埋在地下的瓷片,經過修復,一批500多年前被砸碎的蟋蟀罐,完美地呈現在世人面前,它們造型玲瓏小巧,釉色潔白,青花溫潤。根據專家考證,這批蟋蟀罐正是宣德皇帝當年下令燒制的。

青花行龍紋蟋蟀罐

雲龍紋是皇帝專用的圖案,白鷺黃鸝紋散發出濃濃的詩情畫意,松竹梅紋透露出明顯的文人意趣。一隻只精美的蟋蟀罐不僅反映出宣德年間禦窯廠高超的制瓷工藝,還讓我們看到了宣德皇帝超凡的審美意趣。這批珍貴文物的出土,不僅證實了明代野史中記載的宣德皇帝喜好玩蟋蟀的事實,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開了清宮藏瓷中不見宣德蟋蟀罐的疑惑。

青花翠鳥鴛鴦紋蟋蟀罐

關於這些被砸碎的蟋蟀罐和傳世蟋蟀罐非常稀少之事有兩種說法。

青花瓜果紋蟋蟀罐

一則是:有一年宣德皇帝得到一員“猛將”,便令禦窯廠燒制一套精美的青花蟋蟀罐,用來賞賜這只蟋蟀。接到聖旨後,窯工們不敢怠慢,立刻開始燒制,很快一批精美的青花蟋蟀罐燒制成功。就在窯工們正為完成了蟋蟀罐的燒制而欣喜時,督窯官卻帶著一隊官兵趕來了,他們看到蟋蟀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他們摔個粉碎,窯工們即驚慌又納悶,剛剛燒出來的蟋蟀罐為什麼要砸碎呢?原來,還沒等這批蟋蟀罐燒出來,宣德皇帝那只心愛的蟋蟀就戰死了,沒有了蟋蟀大將軍,還要青花蟋蟀罐幹什麼,宣德皇帝在傷心之餘下令禦窯廠的督窯官把燒好的蟋蟀罐不論好壞一律砸碎。就這樣,浸透了窯工汗水和心血的青花蟋蟀罐,剛剛燒成就粉身碎骨被埋到了地下。時光荏苒,被打碎的青花蟋蟀罐就這樣在地下沉睡了500多年。

青花松竹梅紋蟋蟀罐

另一則是:宣德皇帝玩蟋蟀之事一直遭到他的母親張太后的反對和阻攔,可是任性的宣德皇帝不聽勸阻,終日沉迷於此,無法自拔,後來宣德皇帝年紀輕輕就突然去世了,張太后傷心之余,為了保全兒子的聲譽,一面禁止史官把宣德皇帝玩蟋蟀之事記錄於冊,另一方面令人緊急銷毀了紫禁城裡所有的蟋蟀罐,並下令“將宮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務悉皆罷去……”,不許後世兒孫再玩物喪志。於是按照張太后的這道旨令,不僅砸掉了宮中所有蟋蟀罐,連同景德鎮禦窯廠燒制好的蟋蟀罐也盡數砸掉,並原地深埋。隨著一隻只蟋蟀罐的銷毀,鬥蟋蟀的風尚也從此在紫禁城消失了。

青花汀州白鷺紋蟋蟀罐

今天我們看到的關於宣德皇帝玩蟋蟀的記載,全部出自于民間文人學者,而官方的正史卻對此隻字未提,一位母親為保全兒子聲譽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然而,令張太后想不到的是,景德鎮明代禦窯廠遺址出土的這批青花蟋蟀罐,在500年後的今天重見天日,並無聲地為世人講述了宣德皇帝玩蟋蟀這段被故意在正史中隱去的歷史。

青花汀州鴛鴦紋蟋蟀罐

青花汀州竹雞紋蟋蟀罐

青花櫻桃紋蟋蟀罐

青花瓜果紋蟋蟀罐

青花鷹雁紋蟋蟀罐

青花花卉紋過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