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居正16世孫向張居正小學寄來一份特殊的快遞

近日, 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的16世孫、著名漫畫家張濱向張居正小學的學生寄來一份特殊的快遞——20本《張濱漫畫》。

該漫畫作品集先後被轉贈給張居正故居、張居正紀念館和荊州市圖書館等單位。

他說, 要用這份特殊的家書向祖籍荊州人民問好, 以此表達他對家鄉的深深眷戀。

【千里快遞 情系故土思鄉人】

【宰相後裔 傳承愛國為民家風】

傳承宰相家風, 不忘先賢報國之志。

對張濱而言,

先祖張居正最能啟發後人的便是那熾熱的愛國、報國精神和一心為民的情懷。

張濱說, 他的記憶中, 張氏家族特別注重教育和家教家風的培養。

張氏家族中, 家世曾顯赫的祖父為了支持教育事業, 曾捐資辦女校。 祖父1944年去世後, 就讀于復旦大學的張濱大伯父棄學回鄉總攬家政。

在大伯父掌管張家期間, 因其時常以仁愛為懷、樂善好施, 在民眾心目中口碑極佳, 新中國解放後, 張濱的大伯父被評為“開明紳士”, 這也為張氏家族贏得了親民、愛民的良好形象。

1956年, 張濱的父親在33歲時便成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副教授並在同年留學蘇聯, 這也曾讓同時代的年輕人望塵莫及。

可以說, 張濱顯赫的家族背景始終離不開重視教育的薰陶和一直傳承至今的良好家風,

始終心系國家和常懷為民之心的情懷。

作為宰相張居正的後裔, 張濱更不敢忘卻自己的使命和初心。 常年給貧困山區的學校和孩子捐贈書籍已經成為了他的生活習慣。

憑藉自己在漫畫領域的影響力, 張濱還結合當下反腐倡廉的主題積極創作漫畫作品, 並免費提供作品在全國展覽。

在2016年的湖北省廉政漫畫展覽上, 張濱就免費提供了80餘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漫畫作品, 深受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喜愛。 而這樣的展覽, 只要主辦方發出邀請, 張濱總是義無反顧、樂此不疲。

張濱說, 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的一份力量。

【棄武從文 精研漫畫結碩果】

(漫畫作品《潮》, 1993年獲得第二屆中國漫畫最高獎項——中國漫畫金猴獎)

張濱的堂兄張欽哲酷愛漫畫, 並且造詣頗深。 張濱自幼也喜愛描描畫畫, 但他從未進過美術學校學習, 在堂兄的影響下, 靠著一股蠻勁兒勤學苦練。

他喜哲理、愛觀察、肯琢磨。 1972年在國營東北輕合金加工廠參加工作時畫過許多大幅的宣傳畫和油畫。

1976年張濱入伍到空軍, 入伍後的第一批任務就是給各機場的大禮堂繪製領袖像。

1988年刊於《解放軍報》的《授銜之後》, 獲第九屆“全國好新聞”三等獎, 是全軍第一次有新聞漫畫在此項評選中獲獎。 正當他在軍營如日中天之時, 出於對漫畫創作的無比癡迷, 張濱申請脫下軍裝轉業。

在《黑龍江日報》工作期間, 張濱創辦並主編《漫畫經緯》畫刊, 創辦並主持《新都市報。 都市漫畫》雙週刊。

1998年初至此1999年夏, 張濱成功主辦海峽兩岸漫畫比賽暨交流研討活動, 實現近50 年來海峽兩岸漫畫家第一次公開交流, 結束了近50年來沒有祖國大陸漫畫家赴臺灣交流的歷史。 在廣州日報工作近15年期間, 張濱筆耕不輟, 先後刊發漫畫作品達11000餘幅。

張濱現為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副會長,出版有《張濱漫畫》《中國當代漫畫家——張濱漫畫》《思路花語》及各類漫畫合集40餘冊。漫畫作品四次入選全國美展,三十餘次入選國際漫畫比賽、展覽。

1993年,張濱獲得第二屆“中國漫畫金猴獎”,還憑藉漫畫作品,成功獲得第九屆和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第三屆“范長江新聞獎”提名獎。在漫畫創作領域的眾多藝術成就,讓他成為中國漫畫界和新聞媒體界的明星。

如今,退休的張濱正忙著整理其作品集。他說,先祖張居正的幽默基因也很突出,比如在先祖孩提時,就有機智應對的傳說,“東寺和尚送西瓜,些小禮物;南極仙翁朝北斗,天大人情。”張濱打算將先祖張居正的形象融入漫畫創作中。

記者:荊州日報黃志剛

先後刊發漫畫作品達11000餘幅。

張濱現為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副會長,出版有《張濱漫畫》《中國當代漫畫家——張濱漫畫》《思路花語》及各類漫畫合集40餘冊。漫畫作品四次入選全國美展,三十餘次入選國際漫畫比賽、展覽。

1993年,張濱獲得第二屆“中國漫畫金猴獎”,還憑藉漫畫作品,成功獲得第九屆和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第三屆“范長江新聞獎”提名獎。在漫畫創作領域的眾多藝術成就,讓他成為中國漫畫界和新聞媒體界的明星。

如今,退休的張濱正忙著整理其作品集。他說,先祖張居正的幽默基因也很突出,比如在先祖孩提時,就有機智應對的傳說,“東寺和尚送西瓜,些小禮物;南極仙翁朝北斗,天大人情。”張濱打算將先祖張居正的形象融入漫畫創作中。

記者:荊州日報黃志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