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粉洪江是隋煬帝宮女脂粉染成的嗎

粉洪江是隋煬帝宮女脂粉染成的嗎

趙汗青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境內有個粉洪江, 又稱汾洪江, 因坐落于古汾洪江故道而得名。

粉洪江發源於今河南開封東的上集賢村, 向東南流入說澮河。 沿江串聯著18個湖泊, 素稱“一溜十八湖”, 猶如一串晶瑩璀燦的明珠, 格外生輝。 隨著淪桑變遷, 粉洪江逐漸淪為“平庸之輩”, 就連《水經注》也沒有關於它的記載。 特別是一場連續七天七夜的黑風黑雨過後, 瀕臨枯竭的汾洪江及眾多湖泊, 幾乎被夷為平地。

“十八湖”現已演變成以姓氏命名的村莊, 自上而下依次是:棠湖、潘湖、林湖、路湖、夏湖、劉湖、魏湖、趙湖、王湖、田湖、任湖、陸湖、葉湖、蘇湖、錢湖、李湖和陶湖。

西從瓦疃鄉的路廟村, 東到安圩鄉的張巷村, 約長20公里, 寬20米的故道清晰可辨, 而以粉洪江林場西的瓦疃鄉遺跡最多。 此處江面寬闊, 如一片汪洋, 南岸的陳海子和單海子由此得名。 往西有個陳秀圩子, 時稱陳渡口;與其隔江相望的航運碼頭, 今稱碼頭王家。 再往西是路廟村, 高於周圍地勢, 當為江心洲。 1942年, 盤據湖溝集的日偽軍強迫老百姓挖“封鎖溝”時, 在故道中曾挖出長約20米的木船, 內有腐爛人骨1具, 陶瓷鍋灶1個, 青色粗瓷碗4只和數枚二指半長的鏽鐵釘。 當地一位80多歲的老人說, 他年輕時曾幾次在大霧彌漫的早晨, 看到數隻帆船在汾洪江上逆流西行,
10多分鐘後即消失。 固鎮縣耕地為典型的砂礓地, 但六、七十年代中興修水利時, 故道上很少挖到砂礓;打機井時發現, 凡位於故道上的井口, 挖出的泥土均呈黑褐色, 其中蚌殼殘骸約占20%。

有人認為粉紅江的上游直通隋煬帝后宮, 是眾多妃嬪及宮女的脂粉水染成了粉紅色, 故名。 其實隋都不在開封, 而在西安。 不過, 這也從一個側面形象地揭露了昏君楊廣驕奢淫逸的罪惡。

還有一些文史學家考證:粉紅江很早以前是一條大河, 水很大, 直通運河, 其水源主要來自河南商丘、永城及安徽淮北、宿州一帶, 是古代固鎮縣鏡內所有河流水源最多的, 因為水小不能成“江”, 兩岸栽有桃樹、杏樹等果樹, 春暖花開時節, 紅色、粉紅色開得滿山遍野,

陽光一照, 花倒影在水裡, 把水照成了“紅色”, 加之兩岸的粉色, 就成了粉紅江。 相傳, 西元987年, 隋煬帝曾乘船周遊此地。 近代湖溝鎮、楊廟鄉的一些土崖, 高達30余米, 半崖中間有流沙層, 20世紀60年代, 這些土崖上還長有臘梅和桃、杏、梨樹等花木, 半崖土窟窿中還住著成群的“紅嘴鴨”“白脖老鴰”及“高腿白鵠”等珍奇貴鳥, 這些鳥均屬喜水禽鳥, 於60年代末才先後離去, 這都證實了粉紅江以前確實是一條大河。

關於粉紅江, 歷史上還有個與此相關的傳說叫“周公趕桃花, 留下桃花埂”。

相傳武王死後, 成王尚幼, 善於占卜的周公代理朝政。 他聽說淮水北岸有個能掐會算的美貌少女桃花, 欲娶其為妻, 便於春暖花開之際, 化裝成道士遍游四鄉尋找她。

一天, 周公尋找到宿國蘄城, 對一個賣柴的農夫說:“甭看你膀大腰圓, 身材魁梧, 到第三天午時必定死去!”農夫滿以為體格強壯, 就打賭說:“如果先生的話應驗, 我一定讓家人供奉你為神仙;萬一我不死就來砸你的算卦攤子!”周公滿口答應。

農夫繼續趕路, 一位妙齡女郎迎面走來說:“剛才那人會算, 我卻能破, 我可以讓你逢凶化吉。 ”接著, 桃花就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番。 農夫回到家裡, 在堂屋當門挖了一個土坑, 然後把門頂上, 頭朝南躺在坑裡, 又在頭和臉上糊上小米飯。 到第三天午後, 農夫果然無恙。

農夫氣衝衝地去找周公, 周公說:“我的話沒能應驗, 肯定是有人幫助了你。 請你告訴我, 這人是誰?”純樸的農夫想,

這個道士真行, 有人幫我也能算出來, 於是打消了“算帳”的念頭, 道出了桃花幫他破災的事。 周公一本正經他說:“桃花不是凡人, 而是妖女, 我正要處治她!”

周公找到官府, 亮明身份後, 帶兵抓住了桃花姑娘, 厲聲申斥道:“你妖言惑眾, 應處以死罪, 但你如肯嫁給我, 可免一死, 還讓你享受榮華富貴!”桃花桀驁不馴, 理直氣壯地反駁說:“你身居高位, 見死不救, 天理難容, 我豈能嫁給你!”周公惱羞成怒, 下令將桃花打入水牢。 不料, 桃花說服獄卒, 于夜深人靜之際逃脫。

翌日, 桃花向東逃到“馬鞍山”下的“桃花嶺”上(今固鎮縣瓦疃鎮單海村內)。 眼看周公及追兵就要趕到, 寧死不屈的桃花牙關一咬, 緊閉雙眼, 縱身跳崖。 由於華公老祖的及時搭救和超度, 桃花安全著地,遂與民女們一起嬉戲玩耍。一會兒周公趕到,卻分不出誰是桃花女,便以王命懸賞千金捉拿桃花(該地至今仍有“三月不娶桃花女”的舊俗)。桃花怕連累無辜,只好繼續東逃。眼看又要被周公追上,桃花急中生智,解下紅頭繩往地下一抖,周公面前立刻出現一條“粉紅江”(也稱汾洪江),江水滔滔,波浪沖天。趁周公過江之際,桃花又向東跑了好遠路程。眼看周公又要追上,桃花則向後吐了一口唾沫,周公面前頓時出現了一個湖泊。趁周公涉水的工夫,桃花跑到了連城,進了玄帝廟,立于上首,成了“神仙”;而周公持刀隨後沖進廟裡,僅立於下首,也成了“神仙”。

連城的玄帝廟毀於1954年的特大洪水中,而沿粉紅江岸周公趕桃花所走的路至今尚存。從蘄城到連城的一段路。被後人稱為“桃花埂”。傳說今連城一帶周姓視周公為祖先,有“不唱周公趕桃花”戲曲的俗說。

桃花安全著地,遂與民女們一起嬉戲玩耍。一會兒周公趕到,卻分不出誰是桃花女,便以王命懸賞千金捉拿桃花(該地至今仍有“三月不娶桃花女”的舊俗)。桃花怕連累無辜,只好繼續東逃。眼看又要被周公追上,桃花急中生智,解下紅頭繩往地下一抖,周公面前立刻出現一條“粉紅江”(也稱汾洪江),江水滔滔,波浪沖天。趁周公過江之際,桃花又向東跑了好遠路程。眼看周公又要追上,桃花則向後吐了一口唾沫,周公面前頓時出現了一個湖泊。趁周公涉水的工夫,桃花跑到了連城,進了玄帝廟,立于上首,成了“神仙”;而周公持刀隨後沖進廟裡,僅立於下首,也成了“神仙”。

連城的玄帝廟毀於1954年的特大洪水中,而沿粉紅江岸周公趕桃花所走的路至今尚存。從蘄城到連城的一段路。被後人稱為“桃花埂”。傳說今連城一帶周姓視周公為祖先,有“不唱周公趕桃花”戲曲的俗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