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霸王項羽寧可自刎也不過烏江,東山再起呢?

作為一個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項羽在烏江自刎這一壯舉, 引起了歷代詩人的無限情思。 他們認為, 項羽雖在鬥爭中失敗了, 但他死得壯烈, 不失為英雄本色, 因而, 李清照在《烏江》中寫到:“生當做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歌頌項羽是“人傑”和“鬼雄”。 那麼項羽他為什麼會不肯過江東呢?

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的兩種說法

西楚霸王項羽在中國可謂是婦孺皆知的一位大英雄。 關於他的傳說更是數不勝數, 其中更是以他自刎於烏江這一慷慨悲壯的事件最為出名, 在民間流傳甚廣。 然而關於他的死因, 一直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是以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為代表, 她在《烏江》中寫道:“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史料中的記載 項羽是秦末農民起義的領袖, 他為人有些剛愎自用, 喜歡獨斷專行, 這也是導致他在與劉邦對峙的過程中失敗的原因。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楚漢戰爭中項羽被劉邦打敗後, 項羽帶領八百人馬突出重圍, 來到烏江江畔, 這時烏江亭長勸項羽趕快渡江, 以圖東山再起、報仇雪恨, 可是項羽卻笑著說:“天之亡我, 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無一人還, 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 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 籍獨不愧於心乎!”於是拔劍自刎而死。

 虞姬之死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 據漢初陸賈的《楚漢春秋》記載, 虞姬當時愴然拔劍起舞, 並和歌曰:“漢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

賤妾何聊生。 ”歌罷揮劍自刎。

項羽是個爭強好勝、死要面子的人, 自己最心愛的侍妾被逼自殺, 心中既傷心絕望, 又十分羞愧, 自尊心受到強烈打擊, 再加上當時楚軍傷亡慘重, “虞姬死而子弟散”, 所以當項羽帶著殘兵敗將逃至烏江畔時, 頓覺羞恥難當, 沒有臉面去見江東父老, 於是選擇一死了之。

項羽的性格使然 我們從司馬遷的史記中尋找答案, 司馬遷的年代與楚漢之爭僅有70年的歷史, 所以他更容易接近事情的真相, 掌握到第一手材料。 其實項羽之所以不肯過江而選擇自刎而死, 實在是與他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係, 項羽是一個驕傲自大、剛愎自用、獨斷專行而又缺乏忍辱負重的堅韌意志的人, 這些才是導致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他的死因而顯得慷慨壯烈, 為後人所惋惜。  

對項羽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魄,做出了高度的評價和讚揚;另一種以唐朝詩人杜牧為代表的,他在《題烏江亭》中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詩中句句寫到項羽是一個缺乏自信和毅力的人,對他自刎的行徑表示惋惜和失望。2000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尋找著項羽不肯過江東捲土重來的原因。

對項羽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魄,做出了高度的評價和讚揚;另一種以唐朝詩人杜牧為代表的,他在《題烏江亭》中寫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詩中句句寫到項羽是一個缺乏自信和毅力的人,對他自刎的行徑表示惋惜和失望。2000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尋找著項羽不肯過江東捲土重來的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