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平山美食」蒸年糕,年年高,平山人過年的味道~

時隔四年,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終於來了!

一部從一開播,

就一路爆火的紀錄片,

趕在春節前夕上映,

帶著假期濃濃的年味,

簡直是吃貨福利。

遙想前兩季《舌尖》,

真讓人夜不能寐、欲罷不能,

讓人不由得口水直流,

夜晚打開電視,

在如此美味面前撫摸自己那

已經空空如也的胃,

中國美食的魅力,

已成功化身為催胖神器!

年關將近

小編不禁想起來冬天必備的蒸年糕了

生活的細節總是透露出國人

亙古不變的美好祝福。

你家的年糕上,

也會點上紅點嗎?

春節, 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年糕又稱“年年糕”,

與“年年高”諧音,

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蒸年糕是中國人過年時候的一項民俗傳統。

不過小編吃過最多的是黃面棗年糕

這也是平山人們常吃的一種年糕

蒸年糕來歷

關於春節年糕的來歷, 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 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稱為“年”, 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裡, 餓了就捕捉其他獸類充饑。 可到了嚴冬季節, 獸類大多都躲藏起來休眠了。 “年”餓得不得已時, 就下山傷害百姓, 攫奪人充當食物, 使百姓不堪其苦。

後來有個聰明的部落稱“高氏族”, 每到嚴冬, 預計怪獸快要下山覓食時, 事先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 搓成一條條, 撳成一塊塊地放在門外, 人們躲在家裡。 “年”來到後找不到人吃, 饑不擇食, 便用人們製作的糧食條塊充腹, 吃飽後再回到山上去。 人們看怪獸走了, 都紛紛走出家門相互祝賀, 慶倖躲過了“年”的一關, 平平安安, 又能為春耕作準備了。 這樣年復一年, 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來。 因為糧食條塊是高氏所制, 目的為了喂“年”度關, 於就把“年”與“高”連在一起, 稱作為年糕(諧音)了。

說起吃年糕, 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 吳王夫差建都蘇州, 終日沉湎酒色, 大將伍子胥預感必有後患。 故伍子胥在興建蘇州城牆時, 以糯米制磚, 埋於地下。 當吳王賜劍逼其自刎前, 他吩咐親人:“吾死後, 如遇饑荒, 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覓食。 ”伍子胥死後, 吳越戰火四起, 城內斷糧, 此時又值新年來臨, 鄉親們想起伍子胥生前囑咐, 爭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磚充饑,從那以後,蘇州百姓為紀念伍子胥,每逢過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磚頭的年糕,漸漸地,過年做年糕,吃年糕相沿成習,風行各地。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春節的大年初一的早點人們講究吃年糕,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平山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

記憶中的蒸年糕

你今年會吃到嗎?

爭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磚充饑,從那以後,蘇州百姓為紀念伍子胥,每逢過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磚頭的年糕,漸漸地,過年做年糕,吃年糕相沿成習,風行各地。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春節的大年初一的早點人們講究吃年糕,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平山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

記憶中的蒸年糕

你今年會吃到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