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00後,一個人在家上學,10歲寫成2本英語小說

相比同齡的小朋友, 瑞瑞顯得特別穩重、有禮貌。 光看照片, 很難猜出瑞瑞的真實年齡, 只有當他開口發出稚嫩的聲音時, 才會讓人覺得,

哦, 他只有10歲。

瑞瑞在學校只念到小學二年級, 就不去學校上學了。 他對我們說:“學校裡還在用30年前的教材, 沒有給我足夠的時間做我真正愛做的事情。 我每天還想練琴、看書, 可是沒時間啊。 ”他還特別強調:“不是不上學了, 只是換了個地方, 在家裡上學。 ”

不去學校, 在家上學, 是瑞瑞和父母共同做出的決定。 瑞媽說, 瑞瑞其實在學校是個很乖的孩子, 老師要求做什麼, 他就做什麼。 但如果問他:你今天開心嗎?就會明顯地感覺到他的不開心。 “當一個母親, 你總是要希望看到你的孩子是快樂的。 所以我覺得, 這個孩子, 你要幫他想想辦法。 ”

瑞爸和瑞媽都是留德的海歸, 懷孕後, 瑞媽就辭職在家, 專心培養兒子。 孩子出生到現在, 夫妻倆讀的教育書籍在150本以上, 關於如何教育孩子, 倆人一共研究了幾千個小時。 10年來, 他們幾乎沒有睡過懶覺, 每天早上7點就起床了。

瑞爸是有10年經驗的人力資源師和職業規劃師, 他面試過很多初入職場的畢業生, 發現他們對自己能做什麼、愛做什麼,

很茫然。 瑞爸覺得, 既然這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那為什麼不從娃娃抓起?

這是瑞瑞自己制定的日程, 排得比學校還滿, 但還是可以看出一些側重點。 瑞瑞每天練鋼琴4個半小時, 語言學習至少3個小時。 音樂和寫作, 正是父母給瑞瑞定的兩個“大方向”。

很早, 瑞媽就發現瑞瑞在語言和音樂上的天賦。 瑞瑞只需多聽幾遍繪本, 就能識字。 聽到音樂, 瑞瑞會扭動身體, 而且有固定的音高(能判斷聽到的音是什麼音)。

瑞瑞的自律能力超強, 可以自覺完成這些排程, 不需要媽媽的監督。 “其他小朋友做不到, 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想清楚他們的未來。 我要為自己的未來考慮。 ”

瑞媽說, 瑞瑞的自發性已經被激發出來了, 作為父母就應該後撤, 大方向把握住他的進度和方向即可, 其他都由他自己安排。

瑞媽現在的角色定位是“找書者”, 負責在成千上萬的資料中挑選出適合瑞瑞的資料。 這並不簡單, 她硬碟上的資料已經超過幾百個G, 使用率大概在50%左右, 家裡沒有讀過的新書永遠保持在30本左右。

迄今為止, 瑞瑞一共看了1500本書, 包括中文、英語和德語書籍, 其中80%都是英語原版書。 閱讀量累計超過2000萬字, 英文聽力超過3000小時。

瑞瑞在寫日記

瑞瑞7歲的時候,一家三口去廣州過年。回來後,瑞媽啟發瑞瑞把所見所聞寫成一篇遊記,瑞瑞竟然自告奮勇用英語來寫,而且一寫就是18頁,並配上了自己的插畫。

7歲時寫的遊記

雖然從來沒有專門學過英語語法,但是瑞瑞寫出來的句子結構完整,而且會正確使用複合從句。

瑞媽說:“在他寫作之前,是有巨大的鋪墊的。所謂的語法都是在閱讀中學到的,是一個很快樂,很地道的過程。”

寫完這次之後,瑞瑞有了極大的自信心,他說:“媽媽,我好愛寫作。”

第一本小說節選

目前為止,瑞瑞已經完成了兩本全英文的小說寫作,共計3萬2千字。兩本小說都是根據他讀過的小說進行的續寫。

“第一本小說是根據羅爾德·達爾的作品《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機》續寫的,我覺得這個故事太寶貴了,不想讓它結束。第二本小說是《三十九條線索》的續寫,我對這套書的細節不滿意,所以我進行了改寫。”

去年瑞瑞一共聯繫了22家出版社,談小說出版的事。其中有2、3家出版社認為他的故事太難、太長,不適合低幼年齡的孩子閱讀,但也有很多家認為他的書很好。具體的事宜還在洽談中。

目前瑞瑞正在籌備第三本書的創作,這是一本自傳,計畫每隔十年記錄一次自己的經歷,然後出版出去,“這是寫給我兒子的書,關於他爸爸的故事。”瑞瑞說。

日記本

每週,他都會抽出1個小時錄一段德語故事,在網路廣播的個人頻道播出。

除此之外,瑞瑞也有記日記的習慣,比如參加大型的展覽後,他會將一天的內容用德語記錄下來,以便往後翻閱,鞏固一些知識。

4歲半時,瑞瑞向媽媽提議,想學鋼琴。他一共換了4位鋼琴老師,沒有考過級。瑞瑞說:“考級不是專業音樂人能幹的事,它是業餘音樂人玩一玩的。”

除了每天練4個小時的鋼琴之外,瑞瑞去年一共聽了30場音樂會,家裡每天會固定放2個小時的音樂,各種風格都有。他也會讀一些音樂家的傳記,之前還給瑞爸瑞媽做過關于莫札特的展示報告,報告中還配上了莫札特最經典的曲子。

他第一次嘗試音樂的創作,是因為他非常喜歡看《星球大戰》的電影,瑞爸就鼓勵他做一些電影的配樂,沒想到開發出了他的另一個潛力。

去年10月,瑞瑞舉辦了個人鋼琴獨奏會,一共有8首曲子,其中有2首是瑞瑞原創的。音樂會一共來了120人,門票收入4200元,他全部捐給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早在7歲的時候,瑞瑞就開始關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上的資訊,發現世界上有很多孩子面臨危機,連吃飽喝足都成問題,這次音樂會就是為幫助他們而舉辦的。

瑞瑞在打橄欖球

“最近兩年,很少能跟其他同齡人談到一個話題上了。目前我見的這些小朋友,都是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幹什麼的,我的朋友確實年齡偏大,比如一些作家和大提琴家。”

目前,瑞瑞已經制定好了2018年的學習計畫,列好了今年全部要看的書,和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大家一定對瑞爸瑞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好奇,可以繼續往下看。

Q=一條 A=瑞媽

Q:哪裡來的勇氣讓孩子離開校園,在家學習?

A:當初我們從山西老家搬到成都,就是為了讓他接受更好的正規教育。但是在他讀一二年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校佔用太多時間了,而且傳統的作業模式真的對家長和孩子都是折磨。

Q:最開始在家上學的時候,焦慮嗎?

A:焦慮啊。就是不知道將來的路該怎麼走,要不要升學?教材用什麼?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培養他?但我很堅定的是,不能重複學校的東西,所以我就自己找教材。比如他的英語學習,我就直接找了國外的教材,叫《加州語文》,像數學的話就找了網上的課程。只要你願意找,肯定是能找到的。

Q:自己的英語不好,如何啟蒙孩子的英語?

A:因為我對自己的發音沒有自信,所以我買的繪本都有配套的聽力,幫他建立起文字跟發音的關係。從他3歲開始,我就給他讀英文的簡單的繪本。

不需要給他講語法,也不需要翻譯,要讓他用英語來學習英語。只要他自己不焦慮這句話在說什麼,就沒有必要翻譯。因為繪本有圖片的解釋,孩子總是能猜到這句話大致說了什麼意思。

到現在來看,他英語思維建立得非常好,他從來不查字典,當你問他這個句子是什麼意思的時候,他能找出10個英文詞來給你解釋。

Q:會陪孩子一起練習口語嗎?

A:學習英語很重要的是實練,每隔一兩天,我都會和他有一個英語上的互動,讓他用英語來講今天看了什麼書,最初我還能和他對話,現在以他灌輸為主,我已經聽不懂了。

Q:當孩子想玩遊戲的時候,如何引導?

A:我和瑞爸每天在家也都在學習,不會用手機玩遊戲,也幾乎不看電視。所以孩子會覺得學習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唯一一次發現瑞瑞在玩遊戲,是有一天我和瑞爸出門做教育分享,回來之後發現他已經睡著了,手機就放在床頭,螢幕上是“憤怒的小鳥”。瑞爸就跟他說:“你玩這個遊戲太沒技術含量了,你都不玩點高手玩的東西。”

瑞爸就在網上給他找遊戲。有一個遊戲很有趣,是關於化學啟蒙的,他爸爸說那就玩這個吧。我們不是一味地阻止他做什麼,而是引導他。後來他對寫作產生興趣之後,每一天都要寫2、3個小時,馬上音樂的興趣也被激發,他就沒有興趣再玩電子遊戲了。

Q:在孩子10歲的時候,就定下他未來的音樂家和作家的職業方向,會不會太早?會不會讓他的路越走越窄?

A: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定要把時間花在自己真正想做和能做好的事情上。我們不期望他所有科目平均分90以上,只要求他基本內容達標就行,但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一定要出類拔萃。

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孩子的特點和天賦,也不知道該怎樣幫助孩子把這個特點放到最大。人才就被平庸化了,這才是最可惜的事。

至於他長大還寫不寫,我們真的不擔心,人的格局和視野都是通過閱讀建立起來的,他有2000萬字以上的閱讀量。在音樂方面,他可以發揮的天地也非常廣闊,台前幕後都很好,只要他喜歡的,我們都支持。

瑞瑞在寫日記

瑞瑞7歲的時候,一家三口去廣州過年。回來後,瑞媽啟發瑞瑞把所見所聞寫成一篇遊記,瑞瑞竟然自告奮勇用英語來寫,而且一寫就是18頁,並配上了自己的插畫。

7歲時寫的遊記

雖然從來沒有專門學過英語語法,但是瑞瑞寫出來的句子結構完整,而且會正確使用複合從句。

瑞媽說:“在他寫作之前,是有巨大的鋪墊的。所謂的語法都是在閱讀中學到的,是一個很快樂,很地道的過程。”

寫完這次之後,瑞瑞有了極大的自信心,他說:“媽媽,我好愛寫作。”

第一本小說節選

目前為止,瑞瑞已經完成了兩本全英文的小說寫作,共計3萬2千字。兩本小說都是根據他讀過的小說進行的續寫。

“第一本小說是根據羅爾德·達爾的作品《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機》續寫的,我覺得這個故事太寶貴了,不想讓它結束。第二本小說是《三十九條線索》的續寫,我對這套書的細節不滿意,所以我進行了改寫。”

去年瑞瑞一共聯繫了22家出版社,談小說出版的事。其中有2、3家出版社認為他的故事太難、太長,不適合低幼年齡的孩子閱讀,但也有很多家認為他的書很好。具體的事宜還在洽談中。

目前瑞瑞正在籌備第三本書的創作,這是一本自傳,計畫每隔十年記錄一次自己的經歷,然後出版出去,“這是寫給我兒子的書,關於他爸爸的故事。”瑞瑞說。

日記本

每週,他都會抽出1個小時錄一段德語故事,在網路廣播的個人頻道播出。

除此之外,瑞瑞也有記日記的習慣,比如參加大型的展覽後,他會將一天的內容用德語記錄下來,以便往後翻閱,鞏固一些知識。

4歲半時,瑞瑞向媽媽提議,想學鋼琴。他一共換了4位鋼琴老師,沒有考過級。瑞瑞說:“考級不是專業音樂人能幹的事,它是業餘音樂人玩一玩的。”

除了每天練4個小時的鋼琴之外,瑞瑞去年一共聽了30場音樂會,家裡每天會固定放2個小時的音樂,各種風格都有。他也會讀一些音樂家的傳記,之前還給瑞爸瑞媽做過關于莫札特的展示報告,報告中還配上了莫札特最經典的曲子。

他第一次嘗試音樂的創作,是因為他非常喜歡看《星球大戰》的電影,瑞爸就鼓勵他做一些電影的配樂,沒想到開發出了他的另一個潛力。

去年10月,瑞瑞舉辦了個人鋼琴獨奏會,一共有8首曲子,其中有2首是瑞瑞原創的。音樂會一共來了120人,門票收入4200元,他全部捐給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早在7歲的時候,瑞瑞就開始關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上的資訊,發現世界上有很多孩子面臨危機,連吃飽喝足都成問題,這次音樂會就是為幫助他們而舉辦的。

瑞瑞在打橄欖球

“最近兩年,很少能跟其他同齡人談到一個話題上了。目前我見的這些小朋友,都是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幹什麼的,我的朋友確實年齡偏大,比如一些作家和大提琴家。”

目前,瑞瑞已經制定好了2018年的學習計畫,列好了今年全部要看的書,和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大家一定對瑞爸瑞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好奇,可以繼續往下看。

Q=一條 A=瑞媽

Q:哪裡來的勇氣讓孩子離開校園,在家學習?

A:當初我們從山西老家搬到成都,就是為了讓他接受更好的正規教育。但是在他讀一二年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校佔用太多時間了,而且傳統的作業模式真的對家長和孩子都是折磨。

Q:最開始在家上學的時候,焦慮嗎?

A:焦慮啊。就是不知道將來的路該怎麼走,要不要升學?教材用什麼?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培養他?但我很堅定的是,不能重複學校的東西,所以我就自己找教材。比如他的英語學習,我就直接找了國外的教材,叫《加州語文》,像數學的話就找了網上的課程。只要你願意找,肯定是能找到的。

Q:自己的英語不好,如何啟蒙孩子的英語?

A:因為我對自己的發音沒有自信,所以我買的繪本都有配套的聽力,幫他建立起文字跟發音的關係。從他3歲開始,我就給他讀英文的簡單的繪本。

不需要給他講語法,也不需要翻譯,要讓他用英語來學習英語。只要他自己不焦慮這句話在說什麼,就沒有必要翻譯。因為繪本有圖片的解釋,孩子總是能猜到這句話大致說了什麼意思。

到現在來看,他英語思維建立得非常好,他從來不查字典,當你問他這個句子是什麼意思的時候,他能找出10個英文詞來給你解釋。

Q:會陪孩子一起練習口語嗎?

A:學習英語很重要的是實練,每隔一兩天,我都會和他有一個英語上的互動,讓他用英語來講今天看了什麼書,最初我還能和他對話,現在以他灌輸為主,我已經聽不懂了。

Q:當孩子想玩遊戲的時候,如何引導?

A:我和瑞爸每天在家也都在學習,不會用手機玩遊戲,也幾乎不看電視。所以孩子會覺得學習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唯一一次發現瑞瑞在玩遊戲,是有一天我和瑞爸出門做教育分享,回來之後發現他已經睡著了,手機就放在床頭,螢幕上是“憤怒的小鳥”。瑞爸就跟他說:“你玩這個遊戲太沒技術含量了,你都不玩點高手玩的東西。”

瑞爸就在網上給他找遊戲。有一個遊戲很有趣,是關於化學啟蒙的,他爸爸說那就玩這個吧。我們不是一味地阻止他做什麼,而是引導他。後來他對寫作產生興趣之後,每一天都要寫2、3個小時,馬上音樂的興趣也被激發,他就沒有興趣再玩電子遊戲了。

Q:在孩子10歲的時候,就定下他未來的音樂家和作家的職業方向,會不會太早?會不會讓他的路越走越窄?

A: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定要把時間花在自己真正想做和能做好的事情上。我們不期望他所有科目平均分90以上,只要求他基本內容達標就行,但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一定要出類拔萃。

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孩子的特點和天賦,也不知道該怎樣幫助孩子把這個特點放到最大。人才就被平庸化了,這才是最可惜的事。

至於他長大還寫不寫,我們真的不擔心,人的格局和視野都是通過閱讀建立起來的,他有2000萬字以上的閱讀量。在音樂方面,他可以發揮的天地也非常廣闊,台前幕後都很好,只要他喜歡的,我們都支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