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茶百科丨瓷器開片的產生

茶圈裡, 有人不僅喜歡養壺, 還熱衷養杯。 養什麼杯, 怎麼養?其實就是仿汝瓷、仿龍泉青瓷的茶器。

這類瓷器的釉面通常都有“開片”, 所謂的養杯, 基本就是泡茶、喝茶過程當中, 茶湯慢慢自然滲入到開片當中, 茶色逐漸沉積著色, 開片被浸染成黑線或者金線。

所以很多茶人挑選此類茶杯時都會以開片的形態、圖樣作為參考。 甚至有時還會因為它們使用過程當中產生新開片而感到興奮。

那“開片”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開片, 也稱為紋片, 實際是釉面的細小裂隙。 最初開片的形成是一種缺陷, 而後因其獨特的美又被視為藝術而被利用。

從本質上而言, 開片是物理上的熱脹冷縮原理形成的。 因為物質不同而膨脹係數不同, 而不同膨脹係數在冷熱交換時, 會導致大小不等的內應力, 而且這個內應力是一直存在的。

瓷的胎體和釉層成分不同, 膨脹係數不同, 在冷熱不均、驟冷、忽冷忽熱的狀態下, 內應力就大於釉層中的泛性強度, 然後它按照內應力的不同拉伸方向就導致釉面開裂, 產生很細小的裂隙。

打個比方, 就像在釉面和胎體中間有個怪物不斷在撕扯, 力量弱時, 就看不出變化, 但當外界冷熱不均等情況就好比給怪物加注了能量, 把釉面撕開, 形成裂隙, 也就形成開片。

參考資料:《古瓷開片及機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