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筆桿子必讀:中辦大秘是這樣起草領導講話稿的!

文章也像人一樣, 有其筋骨皮肉。 所謂筋, 就是公文的立意、思路;所謂骨, 就是公文的結構、層次;所謂皮, 就是公文的格式、規範;所謂肉, 就是公文的語言、論述。 筋骨決定皮肉。 對一篇好公文來說, 筋骨是根本性、決定性因素。

1、文章的立意要高

“立意”之“意”, 是指文章的精神、氣質、風骨、神韻, 是統領全文、貫穿全篇始終的靈魂。 立意高, 文章才能顯得大氣, 文章的思路才能打開、才能清晰, 文章的語言才能拿捏得當。 如果立意平淡, 文章在起跑線上就算是失敗的。

要學會“畫老虎”。 在起草和修改文稿時, 要有虎一般的威風和氣勢,

多一點全域觀、戰略觀。 有畫虎之心, 還得有畫虎之技。 有效的辦法就是防止就事論事。 “不畏浮雲遮望眼, 只緣身在最高層。 ”要學會“跳出來”, 儘量擺脫具體材料的羈絆, 提煉出總體思路和帶有傾向性的觀點。 這就要求在實際動筆的時候, 注意將敘事與明理結合起來, 在陳述具體事物的基礎上, 揭示事物的本質, 將其提高到理論的高度去認識、完善與歸納概括, 提出原則性意見。

要學會“嚼甘蔗”。 要想實現“畫成老虎”的雄心壯志, 還得有“慢嚼甘蔗”的作風。 寫稿子的人, 常把構思比作“嚼甘蔗”。 談到“嚼甘蔗”, 似乎人人都會, 其實不然。 不善於“嚼甘蔗”的人, 心急氣躁, 大咬一口後, 隨便嚼上幾口就吐了。 而善於“嚼甘蔗”的人, 不急不躁,

細嚼慢嚥, 甚至有時會停下來, 細細地品一品。 定立意、出思路、擬提綱也是這樣。 不斷打腹稿, 不斷修正完善, 掰開揉碎, 千回百轉, 殫精竭慮, 等把思想嚼爛了、嚼透了, 就會自然而然地“一吐為快”。

要學會“找感覺”。 特別是寫講話稿, 更是如此。 可以說, 找不到感覺, 文章肯定不成功, 動起筆來也不會產生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的感覺。 怎麼找感覺?就是要設身處地找那種現場感, 找那種面對特定物件講話的氛圍, 就是找准位置, 搞清楚以什麼角度講, 以誰的名義講, 對誰講, 最後要達到什麼目的。 那種不分場合、不分物件、不顧及身份、不預設目的的公文, 不會起到好效果。

2、文章的層次要分明

胸中有了好的立意和大的思路以後, 就要開始謀篇佈局。 具體而言, 就是擬提綱、搭框架、定層次。 框架和層次好比是文章之骨。 不先擬好提綱直接開寫, 多半會將文章寫得一團糟。 “腳踩西瓜皮, 滑到哪算哪”的做法, 是不可取的。 公文只有框架立得穩, 才能站得住。 框架定好了, 才能夠提綱挈領, 觀點和材料的組織才會圍繞中心展開,

寫起來才不致“節外生枝”。

文章框架設計的過程, 也是初步分析歸納和理順思路的過程。 文章主題從哪幾個方面展開分析, 每個方面有哪些內容, 按照內在邏輯關係大致擺佈停當, 文章大的輪廓和脈絡也就有了, 什麼地方是需要彌補和加強的薄弱環節, 也就大體清楚了。 最初確定的框架, 只能是粗線條的, 寫作過程中修改補充和局部改變是難免的, 但事先的縝密思慮可以防止中途全盤推倒重來。

就公文總體框架而言, 一般的要求是“虎頭、豬肚、豹尾”。 所謂虎頭, 就是開門見山點明主旨, 提綱挈領, 恢宏大氣, 有虎虎生威之氣勢;所謂豬肚, 就是論述描寫充實而不貧瘠, 銜接過渡自然而不突兀, 就像豬的肚子一樣豐滿圓潤;所謂豹尾,

就是當止則止, 像豹的尾巴一樣簡潔有力, 寧可留有餘韻未盡, 也不作畫蛇添足的贅述。

3、文章的論述要充分

公文的具體論述就是文章的血肉。 在具體行文時, 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

把握好論點與論證的關係。 免去不著邊際的高調, 多用事實說話, 把資料案例擺清楚、微觀機制搞清楚、因果關係講清楚。

把握好目標與手段的關係。 少提泛泛的要求, 多講一些具體的策略、方法、途徑和措施。

把握好宏觀與微觀的關係。 沒有宏觀論述不行, 只有宏觀論述也不行, 因為宏觀最終要靠微觀來落實。 就好比房子的圖紙設計得再好, 也必須一磚一瓦地蓋起來, 一張藍圖可以指揮千百根樑柱, 但只要有一根樑柱不到位, 房子就成了危房,千萬張藍圖也不管用。起點高、落點實,宏觀上有高度、微觀上很扎實,上可頂天、下能立地,才是一篇好文章。

把握好論述的切入點。切入點找准了,觀點的論述就等於成功了一半。一要新,就是破題新穎,不落窠臼,別開生面,在別人不注意的地方下刀。這就需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善於捕捉最新的動態。二要准,要善於抓住要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那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一語中的。三要高,就是要具備一定的高度,著眼全域和長遠,抓住戰略問題做文章。四要巧,需要用“四兩撥千斤”的功夫,從針對性最強、時機最成熟、操作性最便捷的地方下手。

房子就成了危房,千萬張藍圖也不管用。起點高、落點實,宏觀上有高度、微觀上很扎實,上可頂天、下能立地,才是一篇好文章。

把握好論述的切入點。切入點找准了,觀點的論述就等於成功了一半。一要新,就是破題新穎,不落窠臼,別開生面,在別人不注意的地方下刀。這就需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善於捕捉最新的動態。二要准,要善於抓住要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那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一語中的。三要高,就是要具備一定的高度,著眼全域和長遠,抓住戰略問題做文章。四要巧,需要用“四兩撥千斤”的功夫,從針對性最強、時機最成熟、操作性最便捷的地方下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