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如果慈禧早死,光緒領政,清朝會不會多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假設光緒18歲時慈溪死了, 感覺此時的大清形勢會類似日本幕末, 最終的命運取決於保皇黨與革命黨的力量對比, 但是學習日本搞君主立憲是不可避免的。 此時是1889年, 北洋水師剛剛成立, 不用給老佛爺祝壽, 5年後的甲午戰爭有較高可能會打敗日本, 如此一來, 保皇黨力量上升, 最終成立一個保守的君主立憲政府, 緩和內部矛盾。

但是擋得住日本並擋不住西方列強, 各地終會被列強瓜分劃為勢力範圍, 中央保持名義上的統一, 最終成為一個類似今日印度的國家, 這種情況下, 大清在名義上是會一直苟延殘喘下去的, 而日本也會最終落得跟大清一個命運。 若是甲午戰爭還是被日本打爆, 這時候保皇黨沒法甩鍋慈禧, 怕是崩得更快, 按光緒的性格, 應該會交出權力當個沒有實權的立憲制君主, 但是如果滿清貴族集團認不清形勢搞點事, 只怕君主立憲就變成共和了,

這時候應該還不到1900年, 大清就已經亡了。

小編一直覺得甲午戰爭的意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的晚清是最重大的一次, 被洋人打敗和被倭奴打敗帶給國人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若說之前中國是在被溫水煮青蛙, 每次列強對華戰爭算是一次次加開水,

但加的那會兒燙的疼, 不久就習慣了, 但這一次是被另一隻青蛙給狠踩了一腳跳出了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