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國內值得關注的12個“中國1類”NDA申請

作者: 強森

國內創新藥物的研製, 不僅可以提升我國製藥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解決我國許多疾病領域的藥品短缺、甚至“無藥”態勢,

全方位提升我國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保障。 同時, 創新藥物的研發, 作為一場從前、至今以及未來的持久戰, 每個品種的誕生可謂都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 故當一份NDA申請遞交到CFDA的藥審中心之時, 那又會是摻雜著怎樣的一種心情。 下面, 小編梳理了近年來國內值得關注的12個“進行中”的“中國1類”NDA申請, 希望抛磚引玉, 各位小夥伴可根據自己的科研需求, 進一步的挖掘自己感興趣的產品。

國內目前正在“進行中”的NDA申請

通過藥渡資料查詢(截至發稿共12,772個藥物資料), 目前處於研發階段的NDA申請共162條(全球), 而屬於“中國1類”的NDA申請共26條。 在這26條資訊中, 臨床狀態處於“進行中”的共12條, 無進展的11條, 已終止的3條。

下面著重介紹下臨床狀態處於“進行中”的12個NDA申請藥物。 簡要情況見表1。

對每個“進行中”的NDA申請分別進行介紹

☆鹽酸安羅替尼 (Anlotinib Dihydrochloride)

鹽酸安羅替尼, 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投入最多的抗癌藥, 由Advenchen Laboratory和正大天晴達成協議共同開發, 臨床擬用於多種癌症的治療,

包括晚期胃腺癌、非小細胞肺癌、晚期腎細胞癌、甲狀腺髓樣癌、軟組織肉瘤、轉移性結直腸癌和卵巢癌。 鹽酸安羅替尼“服二停一”的給藥方式比較獨特, 連兩周停一周這種給藥方式可使血藥濃度穩定維持在治療窗之內。 2010年7月, 鹽酸安羅替尼開始申報臨床, 2011年4月正式獲批臨床, 直到2017年3月正式申報生產, 報產後不久, 於4月底就獲得我國CDE優先審評資格(PS:2015年該化合物因治療卵巢癌而獲得美國孤兒藥資格)。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 (PEG-Loxenatide)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 由江蘇豪森自主研發, 為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 擬用於單藥或與二甲雙胍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 該產品每週只需注射1次。 註冊方面, 2007年3月, 江蘇豪森申報中國化藥1.1類臨床研究, 2008年10月獲得臨床批件, 2015年1月、7月完成了兩項重要的III期臨床試驗, 2017年10月開始註冊受理, 2017年12月6日進入審評中心CDE。 在項目不斷進展的同時, 還獲得了諸多殊榮, 如2008年入選國家“863計畫”、2010、2012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 等等。

☆苯環喹溴銨 (Bencycloquidium Bromide)

苯環喹溴銨,是在戊乙奎醚基礎上合成的全新抗膽鹼藥物,由固安世橋製藥(北京世橋生物製藥子公司)聯合銀谷製藥研製開發,臨床用於治療哮喘、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不良反應少,抗膽鹼作用強。2006年6月,北京世橋生物向CFDA遞交新藥申請,2007年8月獲批臨床。其中,2016年1月,研發企業曾撤回申請,2017年11月,再次向CFDA提交了藥品註冊申請NDA,目前已處於受理進行當中。

☆羅沙司他 (Roxadustat)

羅沙司他,是一種低氧誘導因數脯氨醯羥化酶(HIF-PH)抑制劑,可抑制HIF的泛素化降解,由FibroGen/阿斯利康/安斯泰來聯合開發,臨床擬用於治療透析依賴性慢性腎病患者(DD-CKD)以及非透析依賴性慢性腎病患者(NDD-CKD)貧血。最初,羅沙司他由FibroGen(琺博進)研發,2006年授權給安斯泰來在亞洲、歐洲和南非地區的開發權。2013年授權給阿斯利康美國、中國及除日本、歐洲以外的主要地區的開發權。該化合物2014年4月由北京琺博進醫藥技術申報中國化藥1.1類臨床研究,於2015年8月獲得臨床批件,2017年10月,在中國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化藥1類)。

☆鹽酸去甲烏藥堿 (Higenamine Hydrochloride)

鹽酸去甲烏藥堿,由珠海潤都製藥、廣東華南新藥創制中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聯合開發,作用靶點為β-AR,為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臨床擬用於冠心病的治療。歷時7年,完成臨床I、II、III期試驗,2011年9月17日在珠海市召開了臨床試驗總結會,指出該藥在心臟負荷試驗中對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診斷效果,能顯著提高心率,具有較強的正性肌力作用,而對血壓的影響較小,不良反應輕。2012年8月,珠海潤都製藥、廣東華南新藥創制中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聯合申報中國化藥1.1類生產審評。

☆可利黴素 (Carrimycin)

可利黴素,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北京首科集團/瀋陽同聯製藥集團聯合開發,是一種治療細菌感染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擁有國家三項專利,屬於國家863、“十五”重點攻關專案。2010年9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瀋陽同聯和北京首科集團共同申報1.1新藥申請;2015年3月,瀋陽同聯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補充申請;2017年1月,進入複審。

☆艾博衛泰 (Albuvirtide)

艾博衛泰,由前沿生物藥業(南京)研製開發,是一種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融合抑制劑,屬於gp41抑制劑,為全球第一個長效愛滋病藥物,可每週注射給藥1次,對主要流行的HIV-1病毒以及耐藥病毒均有效,擬與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聯用治療HIV感染。2007年3月,由重慶前沿生物申請新藥註冊;2012年6月,完成補充申請;2014年,進行兩項重要III期臨床;2016年7月,前沿生物向我國CFDA提交新藥上市申請NDA。此外,艾博衛泰同是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資助專案。

☆馬來酸吡咯替尼 (Pyrotinib Maleate)

馬來酸吡咯替尼,由江蘇恒瑞研發,作用靶點為EGFR/ErbB2,臨床擬用於HER2陽性的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2011年5月,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恒瑞醫藥有限公司聯合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1);2012年5月,獲得中國化藥1.1類臨床批件;2015年5月提交過補充申請;2016年7月、2017年3月,進行了兩項重要的III期臨床;2017年8月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用於治療HER2陽性的轉移性乳腺癌,有望成為國內乳腺癌小分子靶向治療重磅品種。

☆丁磺氨酸 (Buthionine Sulphoximine)

丁磺氨酸,由遼寧藍天製藥、復旦大學和上海中敏新技術共同研發,作用靶點為GCS,是一種腫瘤化療增敏劑。該化合物於1998年獲得I期新藥臨床證書,1999年獲得II、III期新藥臨床證書,2004年完成II期臨床試驗,2007年完成III期臨床試驗,2011年9月申報生產,審批結論是需補充部分臨床試驗。

☆呋喹替尼 (Fruquintinib)

呋喹替尼,由和記黃埔醫藥研發,作用靶點為VEGFR,用於治療胃癌、晚期或轉移性結直腸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呋喹替尼是一種高選擇性的血管內皮生長因數受體(VEGFR)口服抑制劑,最初是由和記黃埔研發,2013年授權給禮來公司合作開發。據臨床資料顯示,呋喹替尼的激酶選擇性被證實能夠降低脫靶毒性,該條件下藥物暴露量可以完全抑制VEGFR,且有潛能可以在接受早期治療的更大的患者群體中與其他靶向療法和化療聯合使用。2009年9月,向CFDA提交新藥申請;2014年11月、2015年12月,進行過兩項重要的III期臨床試驗;2017年6月呋喹替尼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新藥上市申請獲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的正式受理。

☆丹諾瑞韋鈉 (Danoprevir Sodium)

丹諾瑞韋鈉,為HCV蛋白抑制劑,與聚乙二醇干擾素、利巴韋林和利托那韋聯合治療丙肝感染。該化合物最初由InterMune開發,2006年授權給羅氏,2010年該協議終止,羅氏獲得該藥物的研發權,2014年,InterMune被羅氏收購;2013年,羅氏將中國及臺灣的研發權授權給歌禮,2016年12月在中國提交NDA申請。

☆苯烯莫德 (Benvitimod)

苯烯莫德,是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非激素類免疫調節/抗炎小分子化合物,擬用於治療皮膚炎與牛皮癬,該化合物最初由Welichem Biotech研發,後授權給施泰福(葛蘭素史克子公司)和天濟藥業。2008年3月,向CFDA提交新藥註冊申請;2013年4月、2013年9月,進行了兩項重要的III期臨床試驗;2016年12月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化藥1類)。此外,苯烯莫德作為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連續獲得十一五、十二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

小結

新藥研發,從最初的靶點識別、化合物篩選,到先導化合物、候選藥物的確定,再到IND申請、臨床試驗的展開,這條路的艱辛是讓人既痛苦又值得回味的。所以,能走道NDA這步,真的是其中是非曲折、冷暖自知,就好比足球場上的臨門一腳,勝負在此一舉。而已經邁到NDA這步,且還在“進行中”,多少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看到這份NDA申請的重要程度。小編希望,通過對藥渡資料及CDE資料的綜合整理,對近期“中國1類”進行中的12個NDA的簡要梳理,能夠對您的日常科研有所幫助,如是,則小編之萬幸也!

☆苯環喹溴銨 (Bencycloquidium Bromide)

苯環喹溴銨,是在戊乙奎醚基礎上合成的全新抗膽鹼藥物,由固安世橋製藥(北京世橋生物製藥子公司)聯合銀谷製藥研製開發,臨床用於治療哮喘、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不良反應少,抗膽鹼作用強。2006年6月,北京世橋生物向CFDA遞交新藥申請,2007年8月獲批臨床。其中,2016年1月,研發企業曾撤回申請,2017年11月,再次向CFDA提交了藥品註冊申請NDA,目前已處於受理進行當中。

☆羅沙司他 (Roxadustat)

羅沙司他,是一種低氧誘導因數脯氨醯羥化酶(HIF-PH)抑制劑,可抑制HIF的泛素化降解,由FibroGen/阿斯利康/安斯泰來聯合開發,臨床擬用於治療透析依賴性慢性腎病患者(DD-CKD)以及非透析依賴性慢性腎病患者(NDD-CKD)貧血。最初,羅沙司他由FibroGen(琺博進)研發,2006年授權給安斯泰來在亞洲、歐洲和南非地區的開發權。2013年授權給阿斯利康美國、中國及除日本、歐洲以外的主要地區的開發權。該化合物2014年4月由北京琺博進醫藥技術申報中國化藥1.1類臨床研究,於2015年8月獲得臨床批件,2017年10月,在中國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化藥1類)。

☆鹽酸去甲烏藥堿 (Higenamine Hydrochloride)

鹽酸去甲烏藥堿,由珠海潤都製藥、廣東華南新藥創制中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聯合開發,作用靶點為β-AR,為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臨床擬用於冠心病的治療。歷時7年,完成臨床I、II、III期試驗,2011年9月17日在珠海市召開了臨床試驗總結會,指出該藥在心臟負荷試驗中對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良好的診斷效果,能顯著提高心率,具有較強的正性肌力作用,而對血壓的影響較小,不良反應輕。2012年8月,珠海潤都製藥、廣東華南新藥創制中心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聯合申報中國化藥1.1類生產審評。

☆可利黴素 (Carrimycin)

可利黴素,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北京首科集團/瀋陽同聯製藥集團聯合開發,是一種治療細菌感染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擁有國家三項專利,屬於國家863、“十五”重點攻關專案。2010年9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瀋陽同聯和北京首科集團共同申報1.1新藥申請;2015年3月,瀋陽同聯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補充申請;2017年1月,進入複審。

☆艾博衛泰 (Albuvirtide)

艾博衛泰,由前沿生物藥業(南京)研製開發,是一種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融合抑制劑,屬於gp41抑制劑,為全球第一個長效愛滋病藥物,可每週注射給藥1次,對主要流行的HIV-1病毒以及耐藥病毒均有效,擬與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聯用治療HIV感染。2007年3月,由重慶前沿生物申請新藥註冊;2012年6月,完成補充申請;2014年,進行兩項重要III期臨床;2016年7月,前沿生物向我國CFDA提交新藥上市申請NDA。此外,艾博衛泰同是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資助專案。

☆馬來酸吡咯替尼 (Pyrotinib Maleate)

馬來酸吡咯替尼,由江蘇恒瑞研發,作用靶點為EGFR/ErbB2,臨床擬用於HER2陽性的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2011年5月,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恒瑞醫藥有限公司聯合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提交臨床試驗申請(化藥1.1);2012年5月,獲得中國化藥1.1類臨床批件;2015年5月提交過補充申請;2016年7月、2017年3月,進行了兩項重要的III期臨床;2017年8月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用於治療HER2陽性的轉移性乳腺癌,有望成為國內乳腺癌小分子靶向治療重磅品種。

☆丁磺氨酸 (Buthionine Sulphoximine)

丁磺氨酸,由遼寧藍天製藥、復旦大學和上海中敏新技術共同研發,作用靶點為GCS,是一種腫瘤化療增敏劑。該化合物於1998年獲得I期新藥臨床證書,1999年獲得II、III期新藥臨床證書,2004年完成II期臨床試驗,2007年完成III期臨床試驗,2011年9月申報生產,審批結論是需補充部分臨床試驗。

☆呋喹替尼 (Fruquintinib)

呋喹替尼,由和記黃埔醫藥研發,作用靶點為VEGFR,用於治療胃癌、晚期或轉移性結直腸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呋喹替尼是一種高選擇性的血管內皮生長因數受體(VEGFR)口服抑制劑,最初是由和記黃埔研發,2013年授權給禮來公司合作開發。據臨床資料顯示,呋喹替尼的激酶選擇性被證實能夠降低脫靶毒性,該條件下藥物暴露量可以完全抑制VEGFR,且有潛能可以在接受早期治療的更大的患者群體中與其他靶向療法和化療聯合使用。2009年9月,向CFDA提交新藥申請;2014年11月、2015年12月,進行過兩項重要的III期臨床試驗;2017年6月呋喹替尼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新藥上市申請獲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的正式受理。

☆丹諾瑞韋鈉 (Danoprevir Sodium)

丹諾瑞韋鈉,為HCV蛋白抑制劑,與聚乙二醇干擾素、利巴韋林和利托那韋聯合治療丙肝感染。該化合物最初由InterMune開發,2006年授權給羅氏,2010年該協議終止,羅氏獲得該藥物的研發權,2014年,InterMune被羅氏收購;2013年,羅氏將中國及臺灣的研發權授權給歌禮,2016年12月在中國提交NDA申請。

☆苯烯莫德 (Benvitimod)

苯烯莫德,是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非激素類免疫調節/抗炎小分子化合物,擬用於治療皮膚炎與牛皮癬,該化合物最初由Welichem Biotech研發,後授權給施泰福(葛蘭素史克子公司)和天濟藥業。2008年3月,向CFDA提交新藥註冊申請;2013年4月、2013年9月,進行了兩項重要的III期臨床試驗;2016年12月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化藥1類)。此外,苯烯莫德作為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連續獲得十一五、十二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

小結

新藥研發,從最初的靶點識別、化合物篩選,到先導化合物、候選藥物的確定,再到IND申請、臨床試驗的展開,這條路的艱辛是讓人既痛苦又值得回味的。所以,能走道NDA這步,真的是其中是非曲折、冷暖自知,就好比足球場上的臨門一腳,勝負在此一舉。而已經邁到NDA這步,且還在“進行中”,多少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看到這份NDA申請的重要程度。小編希望,通過對藥渡資料及CDE資料的綜合整理,對近期“中國1類”進行中的12個NDA的簡要梳理,能夠對您的日常科研有所幫助,如是,則小編之萬幸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