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蘇軍對日軍太狠!燃燒彈虐殺日軍,坦克碾壓日僑,令日本膽寒

俄羅斯總統曾經用無恥兩字貼切的形容了二戰中的日本, 更在公共場合大罵日本是人類史上最無恥的民族, 這並不是他太極端, 而是日本做的事確實讓人可恨。

1945年8月, 日軍自知戰敗不可避免, 然而此時的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居然叫囂著要與盟軍進行本土決戰, 號召要一億玉碎, 與盟軍魚死網破, 當時日本高層十分清楚, 想要完全佔領日本, 至少要付出100萬人的傷亡, 盟軍接受不了這麼大的傷亡, 因此日本政府十分有恃無恐。

於是百萬蘇軍進攻盤踞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 當時關東軍參謀長喝的伶仃大醉, 居然號稱不僅要守住防線, 還要組織反擊, 將蘇軍全部殲滅。 坦白來說, 秦彥三郎中將之所以敢這樣說, 還是有點底氣的, 當時關東軍已經在東北盤踞了大約14年, 建立了遍佈各地的永久工事, 並且火力點密密麻麻。

再加上東北地形複雜, 蘇軍的機械化部隊難以發揮作用,

蘇軍為了減少傷亡, 打算嘗試勸降日軍, 勸降之後似乎收到了效果, 然而這只是日軍使出的緩兵之計, 日軍突然對蘇軍發動襲擊, 使得蘇軍部隊受到了一些損失。

蘇軍高層因此大為惱火, 決定搶佔日軍各個據點, 在虎頭要塞戰役中,

蘇軍派出重武器守住幾個出口, 然後往洞內扔燃燒彈, 結果一時間日軍要麼是被燒死, 要麼是被活活餓死, 景象十分慘烈。 後來日軍眼見打不過蘇軍, 有一些日軍士兵還真向蘇軍投降, 但是蘇軍卻不答應, 於是戰鬥一直持續到裕仁天皇宣佈停戰後的第12天, 虎頭要塞的1300名日軍, 活下來的只有53人。

蘇軍在完全佔領東北之後, 卻發現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原來當年日軍攻佔東北之後, 遣送了數以萬計的日本僑民到東北,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日僑群體的數量十分龐大。 然而日軍自顧不暇, 居然都沒管這些僑民。

“在紮蘭屯、海拉爾的公路上, 聚集著數十萬逃難的日本僑民, 他們堵塞了交通要道, 強行攔住來往的車輛, 想要搭乘到安全的地方去 。 而蘇軍坦克在途經上述地域時, 未做過多的疏散和停留, 便殘酷無情的碾壓過去。 致死成百上千的平民被碾死碾傷, 坦克履帶上粘附著的血肉, 在滿洲平原上印出了一條几十公里長的痕跡。 ”

因此, 二戰時日本怕蘇聯, 並不完全是因為蘇軍軍事力量強大,

打仗兇猛。 在處理敵人的問題上, 蘇軍的強硬手段才是日本人最怕的。 正如有些歷史學者認為的那樣:是美國的兩顆原子彈, 從蘇軍手裡拯救了日本。 這種影響, 直到今天仍未消退。

從日本人敬畏俄羅斯人我們可以學到硬實力和意志力是贏得尊重的關鍵。 弱國無外交,沒有硬實力就不會贏得尊重。虛胖也不會有人怕你。老大的地位都是打出來的,不是花錢買來的。

弱國無外交,沒有硬實力就不會贏得尊重。虛胖也不會有人怕你。老大的地位都是打出來的,不是花錢買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