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當朝皇子盜開前朝皇帝的墓只為“滴血認親”

梁武帝蕭衍次子蕭綜據說不是親生兒子。 蕭綜的母親吳氏, 本來是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的宮人, 在蕭寶卷被殺死後得幸于蕭衍, 立為淑媛, 當時吳淑媛已經懷有身孕, 但卻隱瞞了這一事實。 七個月後出生, 取名為蕭綜, 蕭衍並不知道蕭綜的身份, 還在504年(天監三年)封蕭綜為豫章王。

此後, 蕭綜的官職如同梁武帝的其他皇子一樣步步擢升。 吳淑媛失寵後, 將真相告訴了兒子。 蕭綜知道後, 秘密地建立齊朝的七廟, 又微服拜謁齊明帝的陵墓。 然而, 蕭綜無法確信自己真的是蕭寶卷的兒子。

為了核實此事, 他暗地裡挖開蕭寶卷的墳墓, 取出遺骨, 割破手臂, 將血滴到遺骨上, 血滲入了骨骸。 《梁書·列傳第四十九》(卷第五十五)是這樣記載的:“然猶無以自信, 聞俗說以生者血瀝死者骨, 滲, 即為父子。 綜乃私發齊東昏墓, 出骨, 瀝臂血試之。 ”

後來他殺死自己的一個兒子,

用同樣的方法加以檢驗。 自此, 蕭綜確信自己是蕭寶卷的遺腹子, 他白天談笑風生跟平常一樣, 夜晚則號哭不止;為了磨礪自己的意志, 他在一間屋內的地上灑滿沙子, 一整天光著腳在沙子上行走, 以至腳下生有厚厚的老繭, 如此便能日行三百里。 可以看出蕭綜其實很痛苦, 畢竟蕭衍對他還是很寵愛的。 可是殺了兒子來檢驗簡直讓人難以接受。

蕭衍的其他兒子對蕭綜甚為猜忌和排擠, 但是蕭衍對蕭綜卻十分寵愛。 在證明自己與蕭寶卷是“父子關係”後, 蕭綜就懷有二心, “自此常懷異志”, 主動提出到邊遠的、別人都不想去的地方去任職服役。

梁武帝北伐, 北魏彭城守將元法僧舉城降梁。 梁武帝下令蕭綜都督眾軍, 鎮守彭城。 於是蕭綜與北魏密約, 棄軍叛逃, 梁軍大敗, 北伐嚴重失利。 蕭綜遂于率親信芮文寵、梁話, 連夜逃到北魏臨淮王元彧(《南史》作安豐王元延明)的軍營中。

如果蕭綜不執著於自己的生世, 也許還是一位受寵的皇子。 如果他多想想其實養大他的是蕭衍而不是那位從未見面的父親也許他不會走上這條叛逃之路。 然而從他後面的人生來看, 叛逃到北魏這條路可以說是一條不歸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