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今天過節,估計網友又得吵起來了……

今天是臘月初八, 俗稱“臘八”。

元宵、端午、重陽……你也許會忘記其中的典故, 但絕不會忘記其中的美食。 畢竟, 我們就是這樣一個能把所有傳統節日、節氣都轉化成“吃吃吃”的國度。

中國人在吃方面的爭論, 從來不會停止。 臘八粥同粽子、月餅一樣, 它的起源、口味、食材……幾乎方方面面都能挑起“紛爭”。

比如, 臘八粥到底要放哪些食材, 不要說南北方之間的差距了, 也許你媽媽和你姥姥的做法都不一樣。

先來說說起源

為什麼要在臘八這天喝臘八粥呢?說法挺多, 學界都存在爭議。

有說是紀念釋迦牟尼的。 臘八這天是釋迦牟尼在佛陀伽耶菩提下成道並創立佛教的日子, 為紀念這個日子, 寺廟多在這天進行施粥活動。

△每年的臘月初八,

佛教的各個寺院、佛教團體皆有施粥善舉。

有說是當年朱元璋落難遭受牢獄之苦時, 從老鼠洞裡刨找出七八種雜糧, 把這些雜糧熬成了粥。 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 朱元璋後來當上皇帝, 把這鍋雜糧粥美其名為臘八粥。

還有說是嶽飛打了勝仗, 臘月初八大勝而歸, 眾百姓們相繼給岳家軍送粥。 嶽飛死後, 人們也在臘八煮粥食用, 以紀念這位民族英雄。

還有“慶祝豐收”說、“長城修築”說等等, 就不一一贅述了。

其實, 民間無論有什麼樣的故事, 都不必太深究, 不過是為了確立食俗儀式找一個合理性而已。 我們自古講究“師出有名”, 吃個飯也要琢磨:以什麼名義聚在一起才好呢?

再來說說甜還是鹹

關於臘八粥的甜鹹問題, 就像是端午節討論粽子甜鹹一樣, 就算再怎麼探究, 也難以得出一個答案來。 這跟地域和習俗有關, 一般北方吃的臘八粥是甜的, 而南方喜歡鹹口。

尤其是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 人們突然發現集主流粗糧於一體的臘八粥, 簡直就是健康食品, 於是發明了——罐裝八寶粥。

在此過程中, 甜八寶粥搶先一步, 如今甜派陣營的聲量已遠占上風。 總之, 自己吃得慣就好。

△八寶粥與速食麵、火腿腸, 堪稱“國民食品”。

另外, 就是配料問題

可以說, 各個地區的臘八粥, 配料都有所不同, 很難抱團。 類比一組對話來感受一下:

北京妞:我們這兒的臘八粥裡摻有不下20種東西呢, 紅棗兒、蓮子兒、核桃仁兒等,黏糊,好喝。

陝西大叔:除了米和豆,加些乾果、肉、豆腐一起煮,嘹咋咧!

寧夏丫頭:加肉?把尬嫩介啥!臘八粥當然要豆、大米,再加上麥面和蔥花油咯。

河南妮兒:不中。小米、綠豆、麥仁、花生、玉米等,再加紅糖和核桃仁,這才叫臘八粥嘛。

江蘇帥哥:有鹹和甜兩種吃法,甜的加茨菇、荸薺、胡桃仁、松子仁等,鹹的會加青菜和油,個是家?

浙江妹子:肯定要甜的才好吃的呀。我們都是放胡桃仁、松子仁、桂圓肉、荔枝肉的呀。

廣東細佬:你哋喺度講八寶粥呀?唔識咩節,慶祝咩?

安徽小哥:粥?馬虎熊。我們都吃臘八豆腐的。

青海小哥:豆腐?逮!可我們都只是吃麥仁飯,就是麥仁、牛羊肉、青鹽、花椒、姜皮等一起煮的那種。

東北老妹:光喝粥多埋汰,重點要吃臘八泡蒜!

懶癌患者:都別爭了,臘八粥放什麼,取決於冰箱裡都剩下什麼菜。。。

△在東北,臘八蒜算是臘月的象徵。

△陝西關中地區,家家戶戶臘八節一般不喝粥,而是要吃碗臘八面。

△青海西寧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

△臘八節前,安徽黟縣地區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臘八豆腐”。

是不是千差萬別?

各地臘八粥配方不同,是因為各地物產不同,自然也就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再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花生、黃豆、白果、豆腐、油豆腐、芋頭等等。

所以,儘管差別很大,都自認為握有“正宗臘八粥”的配方,但是,正是這種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局面,反而形成了一種和諧:各有講究,各有特色。

本來嘛,食材用什麼有那麼重要嗎?喝過臘八就是年,只要能和家人一起,吃的開心、吃出年的氣氛就可以了。

△臘八節前後,南方一些地區有習俗自製臘肉臘腸,迎接新春的到來!

一個小冷的問題:臘八粥和八寶粥是一回事嗎?

小編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決心,查了很多資料,一番追尋,得到結果如下,僅供參考:

本質上,臘八粥不是八寶粥,因為臘八粥正如前文介紹,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形成了很有趣的飲食風俗,配料也因各省市產出作物不同而有所差異,特定在臘八那天食用。

而八寶粥以滋補為主,可以常年食用。

只不過,因為現在物品豐富了,臘八粥與八寶粥的內容有了更多的改變。臘八粥與八寶粥的實際區別也就很小了。

每個人的記憶裡

都有一碗屬於自己味道的臘八粥

你家臘八粥的口味是甜的還是鹹的,裡面又會有怎樣獨特的食材,留言聊一聊啊~

紅棗兒、蓮子兒、核桃仁兒等,黏糊,好喝。

陝西大叔:除了米和豆,加些乾果、肉、豆腐一起煮,嘹咋咧!

寧夏丫頭:加肉?把尬嫩介啥!臘八粥當然要豆、大米,再加上麥面和蔥花油咯。

河南妮兒:不中。小米、綠豆、麥仁、花生、玉米等,再加紅糖和核桃仁,這才叫臘八粥嘛。

江蘇帥哥:有鹹和甜兩種吃法,甜的加茨菇、荸薺、胡桃仁、松子仁等,鹹的會加青菜和油,個是家?

浙江妹子:肯定要甜的才好吃的呀。我們都是放胡桃仁、松子仁、桂圓肉、荔枝肉的呀。

廣東細佬:你哋喺度講八寶粥呀?唔識咩節,慶祝咩?

安徽小哥:粥?馬虎熊。我們都吃臘八豆腐的。

青海小哥:豆腐?逮!可我們都只是吃麥仁飯,就是麥仁、牛羊肉、青鹽、花椒、姜皮等一起煮的那種。

東北老妹:光喝粥多埋汰,重點要吃臘八泡蒜!

懶癌患者:都別爭了,臘八粥放什麼,取決於冰箱裡都剩下什麼菜。。。

△在東北,臘八蒜算是臘月的象徵。

△陝西關中地區,家家戶戶臘八節一般不喝粥,而是要吃碗臘八面。

△青海西寧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

△臘八節前,安徽黟縣地區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臘八豆腐”。

是不是千差萬別?

各地臘八粥配方不同,是因為各地物產不同,自然也就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再根據個人喜好,加入花生、黃豆、白果、豆腐、油豆腐、芋頭等等。

所以,儘管差別很大,都自認為握有“正宗臘八粥”的配方,但是,正是這種誰也說服不了誰的局面,反而形成了一種和諧:各有講究,各有特色。

本來嘛,食材用什麼有那麼重要嗎?喝過臘八就是年,只要能和家人一起,吃的開心、吃出年的氣氛就可以了。

△臘八節前後,南方一些地區有習俗自製臘肉臘腸,迎接新春的到來!

一個小冷的問題:臘八粥和八寶粥是一回事嗎?

小編抱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決心,查了很多資料,一番追尋,得到結果如下,僅供參考:

本質上,臘八粥不是八寶粥,因為臘八粥正如前文介紹,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形成了很有趣的飲食風俗,配料也因各省市產出作物不同而有所差異,特定在臘八那天食用。

而八寶粥以滋補為主,可以常年食用。

只不過,因為現在物品豐富了,臘八粥與八寶粥的內容有了更多的改變。臘八粥與八寶粥的實際區別也就很小了。

每個人的記憶裡

都有一碗屬於自己味道的臘八粥

你家臘八粥的口味是甜的還是鹹的,裡面又會有怎樣獨特的食材,留言聊一聊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