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評論: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政法工作的根本立場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剛剛結束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全國政法機關要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毫不動搖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政法工作的根本立場。

新時代政法工作以人民為中心,要主動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新變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在政法領域,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體現在“四個轉變”上:一是從實現基本物質文化需要向同步追求高品位物質文化生活轉變,不僅希望吃飽、穿暖、住好,而且期待食品更安全、生態更美好、服務更均等、社會更和諧,盼望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二是從實現外在物質文化需要向同步追求精神心理滿足轉變,不僅希望人身權、財產權不受侵犯,而且期待個人尊嚴、情感得到更多尊重,隱私、名譽、榮譽等人格權得到有效保護。 三是從注重現實安全向同步追求長遠安寧轉變,更加關注改革發展大局、民主法治建設,期待權利有保障、權力受制約、公正可預期的良法善治,對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有更高要求,希望對自身發展有更長遠的預期和更持久的信心。
四是從單純的個體受益向同步追求參與社會事務轉變,更加關注共商共建共治共用,更加重視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對社會事務參與意願更加強烈,希望在促進社會發展進步中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

這些新變化、新期待要求政法機關更好地堅持民意導向,把滿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新需要作為奮鬥目標,把政法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新時代政法工作以人民為中心,要把党的群眾路線作為政法工作的生命線。 黨的群眾路線是立黨之本、興黨之要,政法工作必須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中。 現在科技發達了,溝通便捷了,但“滑鼠”不能代替“腳板”,要把“面對面”與“鍵對鍵”結合起來,及時體察人民群眾心聲、心願,保持對人民群眾最本真、最樸素的感情,做到憂民、愛民、為民、惠民。

新時代政法工作以人民為中心,要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政法機關要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服務為民,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依法嚴厲打擊恐爆槍、黃賭毒、黑拐騙、食藥環等嚴重侵害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深化和完善各項為民、便民的政策措施,保護人民群眾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解決好他們最關切的公共安全、權益保障、公平正義問題,使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加持續。

新時代政法工作以人民為中心,要善於發揮民智依靠民力。 政法機關要深刻懂得人民群眾的實踐往往走在我們前面的道理,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沉到一線,身入心至,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要牢記人民群眾是政法工作的力量源泉,練好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的基本功,以民智民力推動政法工作創新發展。

樹高萬丈,植根於大地;江河千里,回溯於其源。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全國政法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新時代政法工作,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新時代政法工作的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政法工作新奇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