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奢侈品電商寺庫的焦慮“追風”曲

1月22日, 曆峰集團和義大利奢侈時尚電商集團Yoox Net-a-Porter(簡稱YNAP)達成股份收購協定。 根據協定, 交易完成後, 曆峰集團持有的YNAP的股份將從49%提升至90%,

YNAP則將從米蘭證券交易所退市。 此次交易, 意味著奢侈品集團全面擁抱電商。

恰巧在第二天, 1月23日, 寺庫集團與百盛集團在百盛淮海店三樓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二者會從美妝品類出發共同進行新零售探索。 在簽約儀式前的講話中, 寺庫創始人李日學躊躇滿志地對現場媒體說“物種”不可怕, 可怕的是“變種”, 寺庫和百盛將合作孵化業界沒有的“變種”。

作為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 上市沒多久的寺庫剛剛涉足區塊鏈, 計畫通過區塊鏈解決奢侈品流通過程中產生的信任問題。 據悉, 寺庫即將推出的首個區塊鏈產品為“寺庫區塊鏈證書”, 為業內首個基於區塊鏈的奢侈品電商認證體系產品。

現在奢侈品集團開始發力電商,

必然要覬覦中國市場。 作為國內最大的奢侈品交易平臺, 寺庫能否守住陣地?剛此次與百盛的合作佈局線下, 又是出於什麼考慮?

寺庫無法避免奢侈品電商困境

寺庫已成立10年。 2008年7月, 李日學在濟南成立寺庫, 開始做二手奢侈品交易業務。 2008年10月, 寺庫的第一家線下體驗店在濟南開業, 在此之前, 寺庫三名創始人就獲得了國家鑒定估價師的資質, 這家門店也是寺庫的鑒定中心。

現在來看, 這個鑒定中心對寺庫的意義重大。 對於奢侈品而言, 正品保障, 穩定而體面的線下管道對建立消費者的信任至關重要, 線上交易也需要線下門店展示和體驗。 目前寺庫的鑒定團隊是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的戰略合作單位和技術方之一。

受限於當時二手市場的制約, 寺庫的二手奢侈品業務並不順利。 騰訊《一線》曾總結寺庫的發展軌跡:

剛開始, 寺庫以全二手奢侈品寄賣的模式進軍市場, 通過自建鑒定中心, 提升消費者對商品的信任度。 而後因二手市場發育不足, 又引入新貨售賣並逐漸提升比例:寺庫許諾利用自家管道, 幫助品牌商在市場低迷時“清掉庫存”——這通常是看重形象的品牌商不能自己動手做的事情。 再往後, 降低客單價有助於充分利用現有流量, 寺庫開始向輕奢品類轉向。 那些作為庫存而需要被品牌商清掉的尾貨, 一定程度上幫助從二手寄賣起家的寺庫完成了首次轉型, 海外同行Yoox的起家路徑與之類似。

2011到2014年, 奢侈品電商湧現出很多玩家,

寺庫、尚品網、佳品網、唯品會、魅力惠、走秀網等, 都是立足庫存清理的奢侈品電商管道, 如今境遇卻各有不同:佳品網等一批奢侈品電商倒閉;尚品網入坑代理Topshop, 後賣身赫美;唯品會開始幫中低端品牌清理庫存, 轉型不錯;走秀網一直在撐, 直到CEO紀文泓走私被抓, 連帶暴露奢侈品電商的困境;魅力惠一直有正品口碑優勢, 獲得阿裡投資熬出了頭。

奢侈品電商的問題一覽無遺, 沒有品牌授權, 奢侈品電商註定是偽命題。 做庫存寄賣只是管道, 有多少話語權在於有多少流量。 阿裡入股魅力惠, 是因其創始人兼CEO韋奕博(Thibault Villet)在奢侈品行業有20年從業經驗(曾經擔任歐萊雅中國區副總裁及Coach大中華區總裁), 能夠和品牌聯繫並拿到品牌官方授權。

官方合作意味著沒有中間代理商的價格、豐富的貨品和保真, 這對阿裡的誘惑不言而喻。

寺庫則得益於先發優勢和線下門店, 一直有不錯的流量, 但無奈品牌授權也是寺庫的痛點。 2015年寺庫707促銷期間, 為對標北京新光天地, 放出低於專櫃2萬元的4.7折CHANEL包袋引起猜議, 尷尬的是香奈兒中國發文稱從未授權。 相關人士稱要麼是寺庫的貨源見不得光, 要麼就是下血本補貼引流。

寺庫也意識到“奢侈品電商”的瓶頸。 從2015年開始, 寺庫轉型定位為“線上線下精品生活方式平臺”, 專業服務“高端人群”, 上線了藝術品、生活用品、母嬰用品甚至豪車、私人飛機。 線下高端體驗店“庫會所”是寺庫突圍的著力點, 隨後寺庫在北京、上海、成都、青島、米蘭等地都有設店。

強敵林立,寺庫如何夾縫求生?

2017年9月22日,已拿五輪融資的寺庫網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品電商第一股。但開盤後連續下跌的股價給了寺庫不想看到的答案:寺庫還沒撕掉奢侈品電商的標籤。而從其目前業務構成來看,寺庫仍是奢侈品電商。

即便上市,寺庫的財報業並不漂亮,長期虧損甚至使寺庫上市前仍是資不抵債。不過上市之後寺庫逐漸盈利,第三季度報告顯示總營收為9.82億元,淨利潤為3970萬元。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寺庫連續5個季度保持盈利。

在招股書中,寺庫援引Frost&Sulliva的報告稱,"若以2016年的交易總額(GMV)計算,寺庫已經成為了亞洲規模最大的一體化奢侈品服務平臺。”在亞洲區域,寺庫以15%市場份額成為亞洲最大的高端消費與服務平臺。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奢侈品市場已是強敵林立。

首先是品牌方的壓力。奢侈品品牌開始接受線上管道推出自營電商,同時國內奢侈品定價在逐漸趨近國外定價。社交媒體KOL的影響力以及巨大流量池的誘惑,吸引奢侈品紛紛入駐微信小程式,尤其是手錶和包袋等標品奢侈品比較適合小程式售賣,而寺庫的業務配比為手錶26.9%、包袋23.6%、珠寶20%、服裝22.9%,標品相對較多。

綜合電商方面,天貓和京東都在打造時尚產業頭部影響力。此前阿裡已入股魅力惠,天貓上線了奢侈品頻道Luxury Pavilion,同時大力扶植中國本土品牌。2月7日,天貓將在紐約時裝周舉辦“China Day(中國日)”,紐約時裝周雖日漸衰落,但對國內品牌來說仍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老對手京東也毫不示弱,成立時尚事業部,上線TOPLIFE奢侈品APP,並將老闆娘奶茶妹妹打造成京東時尚IP,活躍在時尚圈。京東還成為Farfetch的最大股東,在高端物流也頗有投入。最近達沃斯論壇,Zegna、Chanel等時尚集團領導人受邀了劉強東的午餐會。

網易考拉、洋碼頭等全球購平臺目前也涉足奢侈品,此外類似銀泰西有這種百貨集團的全管道平臺也在搶奪寺庫的目標消費群。

奢侈品已不排斥電商管道,曆峰集團私有化YNAP再次證明這一點,YNAP也必然會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能否獲得品牌直簽,是奢侈品電商生存的關鍵,YNAP就是通過直接對接品牌從而取得優勢,獲得品牌直簽合作代表了真品、高毛利以及重點管道,是電商平臺能否做大的根基。

據寺庫2017Q3財報,寺庫成為歐洲鞋履聯盟(CEC)在中國的獨家合作夥伴,並積極與品牌方進行產品合作,但品牌方的授權卻不得見。

相比之下,魅力惠在其官網放了品牌授權書,看起來更能讓消費者放心。在品牌授權及供應鏈方面,寺庫的優勢並不明顯——雖然中國是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在這個行業,中國仍沒有話語權。

寺庫對品牌的吸引力,更多會在多年積累的用戶上。根據公開消息,寺庫的註冊會員1600萬,但活躍會員30萬,線上線下年總訂單量在100萬左右,平均客單價在4000左右。客單價較高,但核心會員數量卻少了一些。

為了提高流量轉化率,寺庫增加了不少價格親民的商品,同時準備在青島,長沙,杭州,廈門和天津五大二線城市做線下佈局。據悉為了節省成本,寺庫五大體驗中心會步步高、碧桂園等商業地產展開合作落地。一線城市是品牌方自己的地盤,通過線下佈局進行管道下沉會是寺庫未來的戰略之一。

寺庫為緩和焦慮,追“風”不停

在寺庫2017年會上,李日學公佈了寺庫2018年的戰略方向:鎖定“物聯網”、“社群”、“信用”這三個關鍵字,大力推動寺庫金融、寺庫藝術、寺庫生活、庫店主、中國精品、庫客計畫、生態雲、國際站等業務。

從佈局來看,寺庫堪稱“風口達人”,熱門的金融、智能、雲生態和區塊鏈等風口寺庫都有踩上。

上圖為筆者根據公開消息整理,獲悉寺庫傳媒專案已停滯,由庫客專案取代內容方面的佈局,其他專案的經營情況無確認消息。

今年年初寺庫公佈兩項新任命:由原樂視高管任冠軍出任寺庫CGO一職,幫助寺庫強化整合行銷對於業績增長的價值;寺庫集團CMO楊靜怡升任寺庫賦能生態雲CEO,主要面向全球高端品牌商提供資料系統及行銷服務。

生態雲業務能將寺庫高端消費人群的優勢發揮,1600註冊會員及30萬活躍會員,對高端品牌有一定的吸引力。

寺庫區塊鏈業務仍處於保密狀態,公開消息稱其應用在奢侈品流通的認證上,對此筆者有兩點疑問:如果認證全新產品,寺庫能否和主要奢侈品集團及主要流通管道達成合作;如果認證非標品,寺庫是否有充足的二手奢侈品資料以及鑒定公信力。具備其中一點,寺庫區塊鏈才有意義。

主營業務的壁壘還不夠高就開始橫向發展,寺庫好像很焦慮。是否從寺庫的角度出發,奢侈品業務已經很難進一步突破?寺庫是否有魄力在這些熱門領域重金投入研發?

攜手百盛,寺庫開講“美妝故事”

與百盛合作後,寺庫的線下佈局會進一步強化,這次寺庫和百盛戰略合作將涵蓋“品牌和商品互相入駐和銷售”、“線下實體店合作”、“會員權益互補”和“探索智慧零售應用和資料建設及應用”四個方面。

筆者獲悉這次合作有寺庫CEO陳建豪(K11集團中國區前總經理)的推動,陳建豪表示這次合作將從雙方會員需求出發,通過合作門店推動新零售“人、貨、場”的重構與升級。

近年百盛的美妝業務表現亮眼,百盛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瑞雄表示雙方合作會從美妝方面出發,在百盛合適的門店落地,同時百盛將在年底推出自有品牌。

對於這個李日學口中超越“物種”的“變種”,現場媒體都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但多方打聽試探,寺庫和百盛都未透露任何蛛絲馬跡。

筆者大膽猜測,這個項目會吃跨境電商的紅利,所以門店可能更多負責商品展示和美妝體驗,消費者現場試用下單後由寺庫或百盛從保稅倉發貨,從而讓用戶收穫體驗的同時獲得比其他管道更優惠的價格。

此前寺庫的財報中未提到美妝業務,相比是剛做不久,選擇美妝領域,寺庫必然是看中國內美妝市場的巨大潛力,其次是對自身會員的消化。

但美妝市場,想做大也是困難重重,要知道天貓、京東和唯品會都在重點開拓美妝市場,也莫要忘記聚美優品的警示。

作者:虎嗅實習生 范向東 微信公眾號:dsnm008(電商內幕)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范向東授權虎嗅網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連結。原文連結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0998.html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強敵林立,寺庫如何夾縫求生?

2017年9月22日,已拿五輪融資的寺庫網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品電商第一股。但開盤後連續下跌的股價給了寺庫不想看到的答案:寺庫還沒撕掉奢侈品電商的標籤。而從其目前業務構成來看,寺庫仍是奢侈品電商。

即便上市,寺庫的財報業並不漂亮,長期虧損甚至使寺庫上市前仍是資不抵債。不過上市之後寺庫逐漸盈利,第三季度報告顯示總營收為9.82億元,淨利潤為3970萬元。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寺庫連續5個季度保持盈利。

在招股書中,寺庫援引Frost&Sulliva的報告稱,"若以2016年的交易總額(GMV)計算,寺庫已經成為了亞洲規模最大的一體化奢侈品服務平臺。”在亞洲區域,寺庫以15%市場份額成為亞洲最大的高端消費與服務平臺。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奢侈品市場已是強敵林立。

首先是品牌方的壓力。奢侈品品牌開始接受線上管道推出自營電商,同時國內奢侈品定價在逐漸趨近國外定價。社交媒體KOL的影響力以及巨大流量池的誘惑,吸引奢侈品紛紛入駐微信小程式,尤其是手錶和包袋等標品奢侈品比較適合小程式售賣,而寺庫的業務配比為手錶26.9%、包袋23.6%、珠寶20%、服裝22.9%,標品相對較多。

綜合電商方面,天貓和京東都在打造時尚產業頭部影響力。此前阿裡已入股魅力惠,天貓上線了奢侈品頻道Luxury Pavilion,同時大力扶植中國本土品牌。2月7日,天貓將在紐約時裝周舉辦“China Day(中國日)”,紐約時裝周雖日漸衰落,但對國內品牌來說仍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老對手京東也毫不示弱,成立時尚事業部,上線TOPLIFE奢侈品APP,並將老闆娘奶茶妹妹打造成京東時尚IP,活躍在時尚圈。京東還成為Farfetch的最大股東,在高端物流也頗有投入。最近達沃斯論壇,Zegna、Chanel等時尚集團領導人受邀了劉強東的午餐會。

網易考拉、洋碼頭等全球購平臺目前也涉足奢侈品,此外類似銀泰西有這種百貨集團的全管道平臺也在搶奪寺庫的目標消費群。

奢侈品已不排斥電商管道,曆峰集團私有化YNAP再次證明這一點,YNAP也必然會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能否獲得品牌直簽,是奢侈品電商生存的關鍵,YNAP就是通過直接對接品牌從而取得優勢,獲得品牌直簽合作代表了真品、高毛利以及重點管道,是電商平臺能否做大的根基。

據寺庫2017Q3財報,寺庫成為歐洲鞋履聯盟(CEC)在中國的獨家合作夥伴,並積極與品牌方進行產品合作,但品牌方的授權卻不得見。

相比之下,魅力惠在其官網放了品牌授權書,看起來更能讓消費者放心。在品牌授權及供應鏈方面,寺庫的優勢並不明顯——雖然中國是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在這個行業,中國仍沒有話語權。

寺庫對品牌的吸引力,更多會在多年積累的用戶上。根據公開消息,寺庫的註冊會員1600萬,但活躍會員30萬,線上線下年總訂單量在100萬左右,平均客單價在4000左右。客單價較高,但核心會員數量卻少了一些。

為了提高流量轉化率,寺庫增加了不少價格親民的商品,同時準備在青島,長沙,杭州,廈門和天津五大二線城市做線下佈局。據悉為了節省成本,寺庫五大體驗中心會步步高、碧桂園等商業地產展開合作落地。一線城市是品牌方自己的地盤,通過線下佈局進行管道下沉會是寺庫未來的戰略之一。

寺庫為緩和焦慮,追“風”不停

在寺庫2017年會上,李日學公佈了寺庫2018年的戰略方向:鎖定“物聯網”、“社群”、“信用”這三個關鍵字,大力推動寺庫金融、寺庫藝術、寺庫生活、庫店主、中國精品、庫客計畫、生態雲、國際站等業務。

從佈局來看,寺庫堪稱“風口達人”,熱門的金融、智能、雲生態和區塊鏈等風口寺庫都有踩上。

上圖為筆者根據公開消息整理,獲悉寺庫傳媒專案已停滯,由庫客專案取代內容方面的佈局,其他專案的經營情況無確認消息。

今年年初寺庫公佈兩項新任命:由原樂視高管任冠軍出任寺庫CGO一職,幫助寺庫強化整合行銷對於業績增長的價值;寺庫集團CMO楊靜怡升任寺庫賦能生態雲CEO,主要面向全球高端品牌商提供資料系統及行銷服務。

生態雲業務能將寺庫高端消費人群的優勢發揮,1600註冊會員及30萬活躍會員,對高端品牌有一定的吸引力。

寺庫區塊鏈業務仍處於保密狀態,公開消息稱其應用在奢侈品流通的認證上,對此筆者有兩點疑問:如果認證全新產品,寺庫能否和主要奢侈品集團及主要流通管道達成合作;如果認證非標品,寺庫是否有充足的二手奢侈品資料以及鑒定公信力。具備其中一點,寺庫區塊鏈才有意義。

主營業務的壁壘還不夠高就開始橫向發展,寺庫好像很焦慮。是否從寺庫的角度出發,奢侈品業務已經很難進一步突破?寺庫是否有魄力在這些熱門領域重金投入研發?

攜手百盛,寺庫開講“美妝故事”

與百盛合作後,寺庫的線下佈局會進一步強化,這次寺庫和百盛戰略合作將涵蓋“品牌和商品互相入駐和銷售”、“線下實體店合作”、“會員權益互補”和“探索智慧零售應用和資料建設及應用”四個方面。

筆者獲悉這次合作有寺庫CEO陳建豪(K11集團中國區前總經理)的推動,陳建豪表示這次合作將從雙方會員需求出發,通過合作門店推動新零售“人、貨、場”的重構與升級。

近年百盛的美妝業務表現亮眼,百盛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瑞雄表示雙方合作會從美妝方面出發,在百盛合適的門店落地,同時百盛將在年底推出自有品牌。

對於這個李日學口中超越“物種”的“變種”,現場媒體都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但多方打聽試探,寺庫和百盛都未透露任何蛛絲馬跡。

筆者大膽猜測,這個項目會吃跨境電商的紅利,所以門店可能更多負責商品展示和美妝體驗,消費者現場試用下單後由寺庫或百盛從保稅倉發貨,從而讓用戶收穫體驗的同時獲得比其他管道更優惠的價格。

此前寺庫的財報中未提到美妝業務,相比是剛做不久,選擇美妝領域,寺庫必然是看中國內美妝市場的巨大潛力,其次是對自身會員的消化。

但美妝市場,想做大也是困難重重,要知道天貓、京東和唯品會都在重點開拓美妝市場,也莫要忘記聚美優品的警示。

作者:虎嗅實習生 范向東 微信公眾號:dsnm008(電商內幕)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本文由 范向東授權虎嗅網發表,並經虎嗅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虎嗅網)及本頁連結。原文連結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0998.html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