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臘八之後就是年,但卻不知臘八竟然與佛祖有關!

今天1月24日, 陰曆臘八, 是傳統的臘八節, 據說是佛祖正道的日子。

宋朝吳自牧撰《夢粱錄》卷六載:“八日, 寺院謂之‘臘八’。 大刹寺等俱設五味粥, 名曰‘臘八粥’。 ”

《永樂大典》記述“是月八日, 禪家謂之臘八日, 煮經糟粥以供佛飯僧”。

《光緒順天府志》又雲:“每歲臘月八日, 雍和官熬粥, 定制, 派大臣監視, 蓋供上膳焉。 ”

關於“臘八粥”仍然有很多傳說, 比如臘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教育後代勤儉持家、為了紀念岳飛的忠心等等。

但其實按照時間年代來說, 臘八粥的由來是佛祖極端酷刑的時候, 接受了別人的一碗粥。

據傳:佛陀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 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 捨棄王位, 出家修道。 初無收穫, 每日僅食一麻一米, 曾欲棄此苦, 恰遇一牧羊女, 送他乳糜, 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 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 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 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 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 中國信徒出自虔誠, 遂與“臘日”融合, 方成“臘八節”, 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佛祖也因此坐於菩提樹下悟道49日, 悟出了“十二姻緣”。

十二姻緣即: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那麼臘八粥怎麼做呢?

臘八粥的做法:

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 後來材料逐漸增多。 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 謂之‘臘八粥’”。 我國多地所用材料各有不同, 多用糯米、紅豆、棗子、栗子、花生、白果、蓮子、百合等煮成甜粥。 也有加入桂圓、龍眼肉、蜜餞等同煮的。 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 既可口有營養, 確實能增福增壽。

步驟:

1、大米、香菇清水淘洗, 紅豆、蓮子提前浸泡。

2、水開後, 將大米、紅豆、蓮子一次放入鍋內, 改小火文煮, 加入香菇、青豆。

3、粥煮7成熟時, 用湯勺不停攪拌以免糊底。 煮至米粒開花即可。

由於南北方生活習俗不同, 在原料上和味道上有一定的差異, 自己煮粥, 味道自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