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秦漢時期,丞相與相國,哪一個的地位在朝廷中更高

秦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 不過期間也有變化。 西漢成帝時, 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 與大司馬、丞相為三公;哀帝時, 以大司馬、大司空、大司徒為三公;東漢光武帝以太尉、司馬、司空為三公。 這些改變, 自然不僅僅是名稱上的變換, 主要反映了當時政局的變化以及加強皇權的需要。

秦武王

漢代的官署稱府。 中央機構有三府, 即丞相府、太尉府、禦史府, 是中央政權的決策機構, 主要職責是上承皇帝旨意並以皇帝的名義向全國發號施令。 三府的長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對皇帝來說這三府只是幕僚性質, 就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參謀長之類的, 然而對於相對的下屬機關而言, 他們又僅次於皇帝的政、軍、監察首長。 三府和三公, 是朝廷最重要的機構和官員。 這就構成了行政、軍事、監察三足鼎立的局面, 同時構成了秦漢官制的鐵三角。

劉邦

首先我們具體說一說丞相這一為後世所繼承的官職。

丞相的丞是承受的意思, 而相有輔助的含義。 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中記載:相國、丞相, 皆秦官, 金印紫綬, 掌承天子, 助理萬機。 丞相歷來被認為是百官之長, 是皇帝之下權力最大。 職責最重的官員,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黃霸

丞相在戰國就是官職, 最初由秦武王設置。 在此之前, 一般都是稱呼相。 而秦朝的丞相, 有左右兩名, 也就是正相和副相。 秦朝以左為上, 所以左相為正相。 秦朝的丞相與其他各國的最大不同是, 其他各國的丞相基本上是由本國貴族擔任, 而秦國的丞相則全部是外地人。

同時, 秦國丞相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於丞相制度廢除了“世卿世祿制”, 是對宗法血緣制度的一種否定。 然而, 丞相儘管權力很大, 但是他也是皇帝的手下, 不管權力多麼大, 皇帝也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將丞相免掉。 就像當初的呂不韋, 雖然是一代權相, 被尊為“仲父”, 秦始皇一聲令下, 還是將他徹底搬倒了。

蕭何

漢承秦制, 區別在於以右為尊, 則右為正相。 不過, 漢代許多情況下, 只設丞相一員, 當然也無所謂左右了。

丞相尊稱相國, 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非正式的, 對於輔佐國君的最高行政長官都是可以稱相國的, 例如, 楚國的令尹。 另一種情況是正式任命的, 就像呂不韋開始為丞相, 嬴政即位後, 尊稱呂為相國, 號稱“仲父”。 當初西漢蕭何設計協助呂後殺死韓信, 去掉劉邦的心腹之患後, 劉邦拜蕭何為相國, 封五千戶。 相國與丞相雖然職務一樣, 但相國地位更尊重。 相國一開始稱相邦, 漢人為避漢高祖劉邦的諱, 才改稱相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