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湘潭——湖南省地級市

一、概述

湘潭市, 簡稱潭, 因盛產湘蓮而別稱“蓮城”, 又稱”潭城“。 與長沙、株洲同為國家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心城市,

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市, 轄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雨湖區、岳塘區五個縣(市)區, 總面積5006平方公里, 總人口300萬。

湘潭從南朝開始建縣, 距今約1500多年, 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國紅色文化的搖籃, 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譽。 “湘中靈秀千秋水, 天下英雄一郡多”, 湘潭偉人、巨匠燦若星辰, 蜀漢名相蔣琬, 晚清重臣曾國藩, 文化名人齊白石, 一代領袖毛澤東、開國元勳彭德懷、著名將領黃公略、開國大將陳賡、譚政等都誕生於此。 歷經千年積澱, 科教人力資源豐富, 科教實力居湖南省第二位, 擁有湘潭大學、湖南科大等大中專院校12所, 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

國家交通主動脈京港澳高速與滬昆高速公路在市區交匯, 京廣鐵路、滬昆鐵路和滬昆客專等在境內縱橫交錯, 在建的長株潭城際鐵路即將構建起三市半小時經濟圈。

湘潭是“一五”、“二五”時期全國23個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之一, 是中南地區的工業重鎮。 目前擁有國家級湘潭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級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湘潭綜合保稅區。

二、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湘潭”之名來源於它的地理特徵。 一說為此地因處湘江之曲而多“潭”乃得名“湘潭”, 另一說則更廣為接受, 即得名於昭山下湘江中的湘州潭, 即昭潭, 此潭實際為湘江中較深的一段, 但因為傳說中與周昭王的聯繫而頗為有名, 以至於作為一個主要地理特徵自唐朝起賦名其所在的地域為湘潭縣。

湘潭市境內自漢代設立第一個縣治--湘南縣並構築縣城(今湘潭縣石潭鎮古城村)。 自唐移湘潭縣治於洛口(今湘潭縣易俗河鎮)基本確立今湘潭市區和湘潭縣的境域有1200餘年。 湘潭境內的古代居民,

已知的至遲在距今5000年前。

建制沿革

商周時期, 市境為荊楚之地, 百越文化的影響較大。 從出土的文物看, 這裡是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交匯融合地區。

戰國後期, 楚從黔中郡劃出長沙郡, 湘潭市全境屬長沙郡。 秦統一中國, 郡屬仍舊。

西漢, 劉邦封吳芮為長沙王, 繼而劉發為長沙王, 湘潭全境屬長沙國。

東漢初, 建湘鄉縣, 劃入零陵郡, 境內餘地屬長沙郡。 建安二十年(215年), 蜀、吳劃勢力範圍, 零陵郡屬蜀, 長沙郡屬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吳襲荊州, 市境遂均屬吳衡陽郡, 郡治在今湘潭縣古城鄉。

晉, 市境屬衡陽郡, 郡治仍在今湘潭縣古城鄉。 當東晉從荊州析出湘州時, 境屬湘州。

南北朝時期, 市境屬南朝管轄, 屬湘州衡陽郡。

隋, 市境屬潭州長沙郡。

唐天寶八年(749年), 從隋代的湘潭和衡山兩縣北部調整出新的湘潭縣, 並將縣治移至洛口(今易俗河鎮)。

五代時期, 市境為南方馬氏所建楚國屬地, 隸潭州長沙府。

宋朝, 市境屬荊湖南路潭州。 南宋, 湘潭縣城遷至今湘潭市城正街元貞元年(1295年), 湘鄉、湘潭縣均升為州, 均屬湖廣行省湖南道天臨路。

明, 市境屬潭州, 湘潭、湘鄉複為縣。

清代, 市境屬長沙府。

1949年8月, 湘潭和平解放, 湘潭縣人民政府成立。

湘潭市區

1950年7月, 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 改湘潭縣城關區為湘潭市, 隸屬由岳陽遷至湘潭的長沙專署(1952年10月改名為湘潭專署), 湘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3年4月, 政務院批准湘潭市為省轄市, 由湘潭專署代管。

1968年9月成立湘潭市革命委員會, 1980年10月市革命委員會改名為湘潭市人民政府,同年湘潭市改為省直轄市。

1983年8月,湘潭地市合併,將其原湘潭地區的瀏陽縣劃歸長沙市,醴陵、攸縣、茶陵、酃縣劃歸株洲市,湘潭、湘鄉兩縣劃歸湘潭市。湘潭實行市管縣體制。全市轄湘潭、湘鄉兩縣和雨湖、嶽塘、湘江、板塘、郊區五個區。

三、行政區劃

湘潭市轄1縣2市2區,即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雨湖區、岳塘區。全市共24個鄉,35個鎮,22個街道辦事處,其中湘潭縣轄5鄉,14鎮;湘鄉市轄5鄉,13鎮,4個街道辦事處;韶山市轄4鄉,3鎮;雨湖區轄6鄉,3鎮,8個街道辦事處;岳塘區轄3鄉,1鎮,9個街道辦事處。湘潭市建制鎮為鄉鎮總數的59.3%。

雨湖區:下轄城正街街道、平政路街道、雲塘街道、雨湖街道、中山路街道、窯灣街道、廣場街道、羊牯塘街道、響塘街道、響水街道、鶴嶺鎮、楠竹山鎮、薑佘鎮、長城鄉、先鋒鄉、昭潭鄉、護潭鄉;詳細區劃

岳塘區:下轄寶塔街道、中洲路街道、五裡堆街道、書院路街道、東坪街道、社建村街道、建設路街道、嶽塘街道、下攝司街道、滴水街道、雙馬街道、板塘街道、易家灣鎮、昭山鄉、霞城鄉、荷塘鄉;

湘鄉市:下轄新湘路街道、望春門街道、昆侖橋街道、東山街道、龍洞鎮、棋梓鎮、潭市鎮、白田鎮、梅橋鎮、泉塘鎮、中沙鎮、壺天鎮、虞唐鎮、翻江鎮、栗山鎮、月山鎮、山棗鎮、東郊鄉、毛田鎮、金石鎮、育塅鄉、金藪鄉;

韶山市:下轄清溪鎮、銀田鎮、如意鎮、韶山鄉、永義鄉、楊林鄉、大坪鄉 ;

湘潭縣:下轄易俗河鎮、梅林橋鎮、譚家山鎮、中路鋪鎮、茶恩寺鎮、河口鎮、射埠鎮、花石鎮、青山橋鎮、石鼓鎮、雲湖橋鎮、石潭鎮、楊嘉橋鎮、白石鎮、烏石鎮、分水鄉、排頭鄉、龍口鄉、錦石鄉;

四、教育事業

湘潭教育具有良好的歷史傳統,基礎教育發展較好,全市共有小學481所,普通中學181所,其中湖南省示範性中學達11所。同時湘潭也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副中心,有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分校(在建)及湖南科技大學等8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學生數達12.6萬人。此外,全市還有各類科研機構97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13萬餘人,每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每萬人專利申請量和每萬人專利持有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截至2016年底,湘潭市共有普通高校10所。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招生2987人,在學研究生8732人,畢業生2606人。普通本專科招生3.8萬人,在校生13.0萬人,畢業生3.4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0.7萬人,在校生2.4萬人,畢業生0.9萬人。普通高中招生1.6萬人,在校生4.6萬人,畢業生1.6萬人。初中招生2.4萬人,在校生7.0萬人,畢業生2.5萬人。普通小學招生2.7萬人,在校生14.5萬人,畢業生2.4萬人。在園幼兒8.8萬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95%。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2.2億元,發放普通高中助學金1412.7萬元;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603.3萬元,資助中職學生6033人次;落實中職免學費資金3886.4萬元,資助中職學生3.3萬人次。

●本科院校

院校名稱辦學層次備註

湘潭大學

博士、碩士、本科

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湖南科技大學

博士、碩士、本科

湖南省重點建設的高水準大學、卓越計畫

湖南工程學院

碩士、本科

卓越計畫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本科

——

湖南大學湘江學院

本科

在建

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

本科

——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本科

——

●高職院校

湘潭教育學院、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湘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軟體職業學院、湖南科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湘潭縣一中(全國百強中學)、湘潭市一中、湘潭市二中、湘潭市三中、湘鋼一中、湘鄉一中、東山學校、湘機中學、韶山學校、湘潭縣五中、湘潭鳳凰中學

普通中學:

湘潭市四中、湘潭市六中、湘潭市七中、湘潭市十中、湘潭市十一中、湘潭市十二中、湘潭市十六中、湘潭市十七中、湘潭市十八中

五、風景名勝

湘潭旅遊景區基本上形成了三大板塊:以韶山為代表,以彭德懷紀念館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紅色旅遊;以湖南水府旅遊區為代表,以湘潭農博園和昭山風景名勝區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綠色山水旅遊;以齊白石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旅遊。三大板塊構築了湘潭旅遊的大框架,特別是紅色旅遊。

景區名稱

景區等級

景區簡介

韶山

國家5A級

主要景點有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紀念園、韶峰、滴水洞等。

烏石

國家4A級

主要景點有彭德懷故居、彭德懷紀念館、銅像廣場、烏石峰等。

東山書院

國家4A級

全國最早的新式學校之一,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書院。

茅滸水鄉國家4A級湖南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五星級休閒農莊。水府廟旅遊區國家4A級國家濕地公園、湖南省重點休閒度假旅遊區昭山國家4A級古瀟湘八景之一、長株潭城市群“綠心”湘潭盤龍大觀園國家4A級既具明清風格又具江南風情的生態休閒樂園

陳賡故居

國家3A級

景區由陳賡故居、陳賡墓園和生平陳列館組成。

漣濱書院

國家3A級

包括曾國藩生平研究館。

湘潭農博園

國家3A級

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農業科技示範基地

東臺山

/

國家森林公園、湘鄉八景之首。

齊白石紀念館

/

收藏了齊白石國畫作品和早期雕花作品數十件。

隱山

/

湖湘學派發源地。

六、名優特產

檳榔

檳榔作為一種食品,已在湘潭生根發展達四百餘

湘潭檳榔

年的歷史,據《湘潭市志》介紹:1650年(順治六年)正月,清兵在湘潭屠城九天,縣城人口數萬,所剩戶不上二、三十,人不滿百口。有一位姓程的安徽商人,得一老和尚嚼檳榔避疫之法收屍淨域,從此嚼檳榔習慣也就陸續延續下來。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內居民患臌脹病,縣令白景將藥用檳榔分患者嚼之,臌脹病消失,爾後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隨嚼之,久而成習。由此,湘潭檳榔逐步得到發展。檳榔作為湘潭地區市場中重要商品的地位,檳榔攤遍佈大街小巷。歷史上檳榔製作以家庭作坊加工,少量製作的生產方式為主,20世紀90年代後,開始出現以現代技術生產包裝的大規模生產的檳榔企業,例如小龍王、賓之郎、胖哥、友文、皇爺等。機械包裝製品漸漸勝過手工包裝,佔據市場主體,而且湘潭檳榔逐漸滲透到湖南省內其他地區乃至國內其他城市。

湘蓮

湘潭有“中國湘蓮之鄉”的美稱,是歷代皇室貢品,“寸三蓮”馳名中外是蓮

魅力湘潭(20張)

中珍品。湘潭湘蓮產量占全國的63.4%,且品質均為上乘,年成交額1.2億元左右。湘潭縣有4000多人從事著蓮子的種植、加工、販運。以花石鎮為囤積地,該鎮有一個頗具規模的湘蓮市場。蓮子的系列產品及深加工也在不斷的發展。1992年中國國立商檢局對湘蓮測定認為,淨蓮肉含十八種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性平、味甘,具有降血壓、健脾胃、安神固精、潤肺、清心之效,蓮芯性味苦寒,有強心鎮靜、清熱平火、除煩利尿之功能。湘蓮被譽為中國南方“人參”。

龍牌醬油

龍牌醬油是湘潭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的傳統產品。自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龍牌醬油與貴州茅臺酒同時獲得金獎,從而名揚四海。清乾隆年間,湘潭有吳源泰、吳恒泰兩家制醬作坊,相互競爭,制醬工藝不斷提高,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釀造工藝。龍牌醬油選用優質黃豆、麵粉為主要原料。

燈芯糕

燈芯糕是湘潭的傳統副

燈芯糕

食特產。它不僅形似燈芯,潔白柔潤,味道甜辣,清涼芳香,彎轉成圈而不斷,而且可以用火點燃,散發純淨的玉桂香味。湘潭製作燈芯糕,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140多年前,在清代咸豐年間全國名特產品博覽會上,湘潭燈芯糕被評為一等特產;民國四年(1915年)巴拿馬國際商品賽會上,受到各國代表的稱讚;1988年5月,又被評為湖南省“名糕點”。後榮獲湖南省優秀產品的稱號。

鄉下臘菜

湘潭、湘鄉、韶山都有薰制臘菜的習慣。制法一般是冬至後取鮮肉切成條塊,用鹽醃漬兩三天,晾乾,以 糠殼、癟穀、木屑、花生殼等煙火薰烤,成臘黃色即成。因以農曆十二月(臘月)薰制的最好,故稱冬臘肉,味香可口,且不像鮮肉油膩,許多人都喜歡吃,深受消費者歡迎。

七、著名人物

毛澤東,韶山人,20世紀對中國及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政治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之一。

彭德懷,湘潭縣人,中國共產黨軍事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曾任國防部長,指揮過百團大戰和抗美援朝等戰爭。

賀國強,湘鄉人,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曾國藩,湘鄉人,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近代散文湘鄉派的創始人,湘軍的創建者。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譚政,湘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陳賡,湘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蔣琬,湘鄉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蔡和森,湘鄉人,中國無產階級傑出的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動家、理論家、宣傳家,新民學會發起人之一。

成思危,湘鄉籍人,成舍我之子。原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主席,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博士生導師。

宋希濂,湘鄉人,抗日名將,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十四兵團司令。

宋楚瑜,湘潭人,臺灣政治家,親民黨主席。

馬英九,湘潭人(正式簡歷祖籍為衡山縣,實際祖籍地為湘潭馬家堰),臺灣政治家,2008年和2012年兩度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齊白石,湘潭人,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是中國20世紀著名畫家和書法篆刻家。被授予“中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金獎。

羅典,湘潭人,清朝經學家,教育家,主持岳麓書院近30載。

王闓運,湘潭人,晚清經學家、文學家,清史館館長。

毛岸英,韶山人,毛澤東之子,於抗美援朝戰役中犧牲。

毛新宇,韶山人,毛澤東嫡孫,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副部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全國政協委員。

羅亦農,湘潭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工人運動領袖。

彭紹輝,湘潭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劉道一,湘潭人,近代革命家,同盟會為近代中國革命犧牲第一人。

劉揆一,湘潭人,近代革命家,曾任華興會副會長。

彭公達,韶山人,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革命烈士。

禹之謨,湘鄉人,民國奠基者,同盟會會員,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實業家。湖南師大附中和湘鄉一中的創辦者。

楊度,湘潭人,被袁世凱譽為“曠代逸才”,曾任參政院參政。

馬鶴淩,湘潭人,國民黨陸軍中將,馬英九之父。

馬福益,湘潭人,哥老會首領,反清革命家。

周小舟,湘潭人,曾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

周伯華,湘潭人,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

陶凱元,湘潭人,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八指頭陀,湘潭縣人,寄禪法師,中華佛教會首任會長。

黎錦熙,湘潭人,語言文字學家、被譽為“中國注音字母之父”。

黎錦暉,湘潭人,音樂家。

楚崧秋,湘潭縣人,臺灣新聞界耆宿。

呂驥,湘潭人,音樂家。中國音樂家協會一、二、三屆主席和第四屆名譽主席,周筆暢的外叔公。

馮小剛,湘潭籍人,當代著名導演。

徐靜蕾,湘潭籍人,當代著名演員。

餘男,湘潭籍人,當代著名演員。

譚盾,湘潭籍人,著名作曲家。

汪涵,湘潭人,湖南衛視當家主持人。

王湘平,湘潭人,藝名“陳英俊”,演員,湖南電視臺主持人。

李清德,湘潭人,湖南著名本土喜劇演員,藝名“德哥”。

張丹丹,湘潭人,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

王燕,湘潭人, 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

熊曉鴿,湘潭人,國際資料集團(IDG)全球常務副總裁

王填,湘鄉人,湖南省連鎖零售龍頭企業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文一波,湘鄉人,北京桑德環保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方克立,湘潭人,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哲學家。

歐陽平凱,湘潭人,生物化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南京工業大學校長。

黎念之,湘潭人,化工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

彭先覺,湘潭人,原子核子物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

譚天偉,湘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校長。

曾士邁,湘潭人,植物病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齊白石

王新陸,湘潭人,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

龔克,湘潭人,南開大學校長

伍卓群,湘潭人,吉林大學校長

谷霽光,湘潭人,原江西大學校長,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史學家

胡元倓,湘潭人,長沙明德中學創始人、教育家

陳東琪,湘潭人,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家

黃公略,湘鄉人,紅軍將領,指揮創建湘鄂贛革命根據地。

成之凡,湘鄉人,成舍我之女,鋼琴家,社會活動家,曾三次參選法國總統。

成舍我,湘鄉人,報刊出版家,新聞教育家,臺灣世新大學的創建者。

楊小凱,湘潭縣人,經濟學家,曾任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研究員、澳洲社會科學院院士。

蕭三,湘鄉人,著名詩人,翻譯家。

黎烈文,湘潭縣人,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教育家。

張天翼,湘鄉人,中國著名的現代小說家和作家、文學家,兒童文學作家。

陳慶雲,湘鄉人,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星旦,湘鄉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昌浚,湘鄉人,清朝官員,官至浙江巡撫、陝甘總督,閩浙總督。

袁樹勳,湘潭人,清朝官員,官至兩廣總督。

劉嶽昭,湘鄉人,清朝官員,官至雲貴總督。

蔣益澧,湘鄉人,清朝官員,官至廣東巡撫。

黎培敬,湘潭人,清朝官員,官至江蘇巡撫。

劉錦棠,湘鄉人,清朝官員,官至新疆巡撫。

趙啟霖,湘潭人,晚清政治人物、學者、教育家。

胡安國、胡宏父子在湘潭隱山定居、講學,開創了湖湘學派,兩人逝世後皆安葬於隱山。

左宗棠,入贅湘潭,妻為湘潭人周詒端。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華國鋒,1949年後,任中共湘潭縣委書記、湘潭地委專員。主持修建韶山灌區工程。粉碎“四人幫”後,華國鋒同志擔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等職務

胡耀邦,1962年~1964年兼任中共湘潭地委第一書記。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鄭培民,1943年~1990年,任中共湘潭市委副書記、書記。

1980年10月市革命委員會改名為湘潭市人民政府,同年湘潭市改為省直轄市。

1983年8月,湘潭地市合併,將其原湘潭地區的瀏陽縣劃歸長沙市,醴陵、攸縣、茶陵、酃縣劃歸株洲市,湘潭、湘鄉兩縣劃歸湘潭市。湘潭實行市管縣體制。全市轄湘潭、湘鄉兩縣和雨湖、嶽塘、湘江、板塘、郊區五個區。

三、行政區劃

湘潭市轄1縣2市2區,即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雨湖區、岳塘區。全市共24個鄉,35個鎮,22個街道辦事處,其中湘潭縣轄5鄉,14鎮;湘鄉市轄5鄉,13鎮,4個街道辦事處;韶山市轄4鄉,3鎮;雨湖區轄6鄉,3鎮,8個街道辦事處;岳塘區轄3鄉,1鎮,9個街道辦事處。湘潭市建制鎮為鄉鎮總數的59.3%。

雨湖區:下轄城正街街道、平政路街道、雲塘街道、雨湖街道、中山路街道、窯灣街道、廣場街道、羊牯塘街道、響塘街道、響水街道、鶴嶺鎮、楠竹山鎮、薑佘鎮、長城鄉、先鋒鄉、昭潭鄉、護潭鄉;詳細區劃

岳塘區:下轄寶塔街道、中洲路街道、五裡堆街道、書院路街道、東坪街道、社建村街道、建設路街道、嶽塘街道、下攝司街道、滴水街道、雙馬街道、板塘街道、易家灣鎮、昭山鄉、霞城鄉、荷塘鄉;

湘鄉市:下轄新湘路街道、望春門街道、昆侖橋街道、東山街道、龍洞鎮、棋梓鎮、潭市鎮、白田鎮、梅橋鎮、泉塘鎮、中沙鎮、壺天鎮、虞唐鎮、翻江鎮、栗山鎮、月山鎮、山棗鎮、東郊鄉、毛田鎮、金石鎮、育塅鄉、金藪鄉;

韶山市:下轄清溪鎮、銀田鎮、如意鎮、韶山鄉、永義鄉、楊林鄉、大坪鄉 ;

湘潭縣:下轄易俗河鎮、梅林橋鎮、譚家山鎮、中路鋪鎮、茶恩寺鎮、河口鎮、射埠鎮、花石鎮、青山橋鎮、石鼓鎮、雲湖橋鎮、石潭鎮、楊嘉橋鎮、白石鎮、烏石鎮、分水鄉、排頭鄉、龍口鄉、錦石鄉;

四、教育事業

湘潭教育具有良好的歷史傳統,基礎教育發展較好,全市共有小學481所,普通中學181所,其中湖南省示範性中學達11所。同時湘潭也是湖南省高等教育副中心,有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分校(在建)及湖南科技大學等8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學生數達12.6萬人。此外,全市還有各類科研機構97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13萬餘人,每萬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數、每萬人專利申請量和每萬人專利持有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截至2016年底,湘潭市共有普通高校10所。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招生2987人,在學研究生8732人,畢業生2606人。普通本專科招生3.8萬人,在校生13.0萬人,畢業生3.4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0.7萬人,在校生2.4萬人,畢業生0.9萬人。普通高中招生1.6萬人,在校生4.6萬人,畢業生1.6萬人。初中招生2.4萬人,在校生7.0萬人,畢業生2.5萬人。普通小學招生2.7萬人,在校生14.5萬人,畢業生2.4萬人。在園幼兒8.8萬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95%。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2.2億元,發放普通高中助學金1412.7萬元;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603.3萬元,資助中職學生6033人次;落實中職免學費資金3886.4萬元,資助中職學生3.3萬人次。

●本科院校

院校名稱辦學層次備註

湘潭大學

博士、碩士、本科

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湖南科技大學

博士、碩士、本科

湖南省重點建設的高水準大學、卓越計畫

湖南工程學院

碩士、本科

卓越計畫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本科

——

湖南大學湘江學院

本科

在建

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

本科

——

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

本科

——

●高職院校

湘潭教育學院、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湘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軟體職業學院、湖南科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湘潭縣一中(全國百強中學)、湘潭市一中、湘潭市二中、湘潭市三中、湘鋼一中、湘鄉一中、東山學校、湘機中學、韶山學校、湘潭縣五中、湘潭鳳凰中學

普通中學:

湘潭市四中、湘潭市六中、湘潭市七中、湘潭市十中、湘潭市十一中、湘潭市十二中、湘潭市十六中、湘潭市十七中、湘潭市十八中

五、風景名勝

湘潭旅遊景區基本上形成了三大板塊:以韶山為代表,以彭德懷紀念館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紅色旅遊;以湖南水府旅遊區為代表,以湘潭農博園和昭山風景名勝區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綠色山水旅遊;以齊白石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旅遊。三大板塊構築了湘潭旅遊的大框架,特別是紅色旅遊。

景區名稱

景區等級

景區簡介

韶山

國家5A級

主要景點有毛澤東故居、毛澤東紀念園、韶峰、滴水洞等。

烏石

國家4A級

主要景點有彭德懷故居、彭德懷紀念館、銅像廣場、烏石峰等。

東山書院

國家4A級

全國最早的新式學校之一,保存最為完整的清代書院。

茅滸水鄉國家4A級湖南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五星級休閒農莊。水府廟旅遊區國家4A級國家濕地公園、湖南省重點休閒度假旅遊區昭山國家4A級古瀟湘八景之一、長株潭城市群“綠心”湘潭盤龍大觀園國家4A級既具明清風格又具江南風情的生態休閒樂園

陳賡故居

國家3A級

景區由陳賡故居、陳賡墓園和生平陳列館組成。

漣濱書院

國家3A級

包括曾國藩生平研究館。

湘潭農博園

國家3A級

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農業科技示範基地

東臺山

/

國家森林公園、湘鄉八景之首。

齊白石紀念館

/

收藏了齊白石國畫作品和早期雕花作品數十件。

隱山

/

湖湘學派發源地。

六、名優特產

檳榔

檳榔作為一種食品,已在湘潭生根發展達四百餘

湘潭檳榔

年的歷史,據《湘潭市志》介紹:1650年(順治六年)正月,清兵在湘潭屠城九天,縣城人口數萬,所剩戶不上二、三十,人不滿百口。有一位姓程的安徽商人,得一老和尚嚼檳榔避疫之法收屍淨域,從此嚼檳榔習慣也就陸續延續下來。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內居民患臌脹病,縣令白景將藥用檳榔分患者嚼之,臌脹病消失,爾後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隨嚼之,久而成習。由此,湘潭檳榔逐步得到發展。檳榔作為湘潭地區市場中重要商品的地位,檳榔攤遍佈大街小巷。歷史上檳榔製作以家庭作坊加工,少量製作的生產方式為主,20世紀90年代後,開始出現以現代技術生產包裝的大規模生產的檳榔企業,例如小龍王、賓之郎、胖哥、友文、皇爺等。機械包裝製品漸漸勝過手工包裝,佔據市場主體,而且湘潭檳榔逐漸滲透到湖南省內其他地區乃至國內其他城市。

湘蓮

湘潭有“中國湘蓮之鄉”的美稱,是歷代皇室貢品,“寸三蓮”馳名中外是蓮

魅力湘潭(20張)

中珍品。湘潭湘蓮產量占全國的63.4%,且品質均為上乘,年成交額1.2億元左右。湘潭縣有4000多人從事著蓮子的種植、加工、販運。以花石鎮為囤積地,該鎮有一個頗具規模的湘蓮市場。蓮子的系列產品及深加工也在不斷的發展。1992年中國國立商檢局對湘蓮測定認為,淨蓮肉含十八種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性平、味甘,具有降血壓、健脾胃、安神固精、潤肺、清心之效,蓮芯性味苦寒,有強心鎮靜、清熱平火、除煩利尿之功能。湘蓮被譽為中國南方“人參”。

龍牌醬油

龍牌醬油是湘潭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的傳統產品。自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龍牌醬油與貴州茅臺酒同時獲得金獎,從而名揚四海。清乾隆年間,湘潭有吳源泰、吳恒泰兩家制醬作坊,相互競爭,制醬工藝不斷提高,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釀造工藝。龍牌醬油選用優質黃豆、麵粉為主要原料。

燈芯糕

燈芯糕是湘潭的傳統副

燈芯糕

食特產。它不僅形似燈芯,潔白柔潤,味道甜辣,清涼芳香,彎轉成圈而不斷,而且可以用火點燃,散發純淨的玉桂香味。湘潭製作燈芯糕,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140多年前,在清代咸豐年間全國名特產品博覽會上,湘潭燈芯糕被評為一等特產;民國四年(1915年)巴拿馬國際商品賽會上,受到各國代表的稱讚;1988年5月,又被評為湖南省“名糕點”。後榮獲湖南省優秀產品的稱號。

鄉下臘菜

湘潭、湘鄉、韶山都有薰制臘菜的習慣。制法一般是冬至後取鮮肉切成條塊,用鹽醃漬兩三天,晾乾,以 糠殼、癟穀、木屑、花生殼等煙火薰烤,成臘黃色即成。因以農曆十二月(臘月)薰制的最好,故稱冬臘肉,味香可口,且不像鮮肉油膩,許多人都喜歡吃,深受消費者歡迎。

七、著名人物

毛澤東,韶山人,20世紀對中國及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政治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者和主要領導人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之一。

彭德懷,湘潭縣人,中國共產黨軍事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曾任國防部長,指揮過百團大戰和抗美援朝等戰爭。

賀國強,湘鄉人,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曾國藩,湘鄉人,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近代散文湘鄉派的創始人,湘軍的創建者。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

譚政,湘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陳賡,湘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蔣琬,湘鄉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蔡和森,湘鄉人,中國無產階級傑出的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動家、理論家、宣傳家,新民學會發起人之一。

成思危,湘鄉籍人,成舍我之子。原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主席,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博士生導師。

宋希濂,湘鄉人,抗日名將,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十四兵團司令。

宋楚瑜,湘潭人,臺灣政治家,親民黨主席。

馬英九,湘潭人(正式簡歷祖籍為衡山縣,實際祖籍地為湘潭馬家堰),臺灣政治家,2008年和2012年兩度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齊白石,湘潭人,二十世紀十大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是中國20世紀著名畫家和書法篆刻家。被授予“中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金獎。

羅典,湘潭人,清朝經學家,教育家,主持岳麓書院近30載。

王闓運,湘潭人,晚清經學家、文學家,清史館館長。

毛岸英,韶山人,毛澤東之子,於抗美援朝戰役中犧牲。

毛新宇,韶山人,毛澤東嫡孫,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副部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全國政協委員。

羅亦農,湘潭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工人運動領袖。

彭紹輝,湘潭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劉道一,湘潭人,近代革命家,同盟會為近代中國革命犧牲第一人。

劉揆一,湘潭人,近代革命家,曾任華興會副會長。

彭公達,韶山人,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革命烈士。

禹之謨,湘鄉人,民國奠基者,同盟會會員,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實業家。湖南師大附中和湘鄉一中的創辦者。

楊度,湘潭人,被袁世凱譽為“曠代逸才”,曾任參政院參政。

馬鶴淩,湘潭人,國民黨陸軍中將,馬英九之父。

馬福益,湘潭人,哥老會首領,反清革命家。

周小舟,湘潭人,曾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

周伯華,湘潭人,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

陶凱元,湘潭人,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八指頭陀,湘潭縣人,寄禪法師,中華佛教會首任會長。

黎錦熙,湘潭人,語言文字學家、被譽為“中國注音字母之父”。

黎錦暉,湘潭人,音樂家。

楚崧秋,湘潭縣人,臺灣新聞界耆宿。

呂驥,湘潭人,音樂家。中國音樂家協會一、二、三屆主席和第四屆名譽主席,周筆暢的外叔公。

馮小剛,湘潭籍人,當代著名導演。

徐靜蕾,湘潭籍人,當代著名演員。

餘男,湘潭籍人,當代著名演員。

譚盾,湘潭籍人,著名作曲家。

汪涵,湘潭人,湖南衛視當家主持人。

王湘平,湘潭人,藝名“陳英俊”,演員,湖南電視臺主持人。

李清德,湘潭人,湖南著名本土喜劇演員,藝名“德哥”。

張丹丹,湘潭人,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

王燕,湘潭人, 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

熊曉鴿,湘潭人,國際資料集團(IDG)全球常務副總裁

王填,湘鄉人,湖南省連鎖零售龍頭企業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文一波,湘鄉人,北京桑德環保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方克立,湘潭人,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哲學家。

歐陽平凱,湘潭人,生物化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南京工業大學校長。

黎念之,湘潭人,化工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

彭先覺,湘潭人,原子核子物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

譚天偉,湘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北京化工大學校長。

曾士邁,湘潭人,植物病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齊白石

王新陸,湘潭人,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

龔克,湘潭人,南開大學校長

伍卓群,湘潭人,吉林大學校長

谷霽光,湘潭人,原江西大學校長,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史學家

胡元倓,湘潭人,長沙明德中學創始人、教育家

陳東琪,湘潭人,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家

黃公略,湘鄉人,紅軍將領,指揮創建湘鄂贛革命根據地。

成之凡,湘鄉人,成舍我之女,鋼琴家,社會活動家,曾三次參選法國總統。

成舍我,湘鄉人,報刊出版家,新聞教育家,臺灣世新大學的創建者。

楊小凱,湘潭縣人,經濟學家,曾任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研究員、澳洲社會科學院院士。

蕭三,湘鄉人,著名詩人,翻譯家。

黎烈文,湘潭縣人,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教育家。

張天翼,湘鄉人,中國著名的現代小說家和作家、文學家,兒童文學作家。

陳慶雲,湘鄉人,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星旦,湘鄉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昌浚,湘鄉人,清朝官員,官至浙江巡撫、陝甘總督,閩浙總督。

袁樹勳,湘潭人,清朝官員,官至兩廣總督。

劉嶽昭,湘鄉人,清朝官員,官至雲貴總督。

蔣益澧,湘鄉人,清朝官員,官至廣東巡撫。

黎培敬,湘潭人,清朝官員,官至江蘇巡撫。

劉錦棠,湘鄉人,清朝官員,官至新疆巡撫。

趙啟霖,湘潭人,晚清政治人物、學者、教育家。

胡安國、胡宏父子在湘潭隱山定居、講學,開創了湖湘學派,兩人逝世後皆安葬於隱山。

左宗棠,入贅湘潭,妻為湘潭人周詒端。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華國鋒,1949年後,任中共湘潭縣委書記、湘潭地委專員。主持修建韶山灌區工程。粉碎“四人幫”後,華國鋒同志擔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總理等職務

胡耀邦,1962年~1964年兼任中共湘潭地委第一書記。1980年2月在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鄭培民,1943年~1990年,任中共湘潭市委副書記、書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