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學生時代最無法忘懷的兩篇課文《十裡長街送總理》和《與妻書》

有的人很偉大, 在幾代人的記憶裡都是讓人潸然淚下、盪氣迴腸的畫面;有的文字很好, 是人類歷史的印記, 尤其我們懵懂的少年時期, 學生時代, 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與妻書》和《十裡長街送總理》, 雖然已時隔多年, 但文章的魅力依然, 那種經歷歲月洗滌後的感懷更是彌久不散, 這經久不衰的主因我想是他們“以天下人為念”的博大胸懷和高風亮節吧!

《十裡長街送總理》一文選自吳瑛《在沉痛悼念的日子裡》, 這篇文章發表在《人民文學》1977年1月號上。 該文選入1993年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 周恩來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從新中國成立起, 就一直擔任政府總理。 他以崇高的品格, 獲得全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1976年1月8日, 周總理因病逝世, 1月11日, 首都人民全部聚集到北京長安街送總理, 場面十分感人。

天灰濛濛的, 又陰又冷。 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

路那樣長, 人那樣多, 向東望不見頭, 向西望不見尾。 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 胸前都佩著白花, 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 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拄著拐杖, 背靠著一棵洋槐樹, 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 一對青年夫婦, 丈夫抱著小女兒, 妻子領著六七歲的兒子, 他們擠下了人行道, 探著身子張望。 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巾, 相互扶著肩, 踮著腳望著, 望著……

夜幕開始降下來。 幾輛前導車過去以後, 總理的靈車緩緩地開來了。 靈車四周掛著黑色和黃色的挽幛, 上面裝飾著大白花, 莊嚴, 肅穆。 人們心情沉痛, 目光隨著靈車移動。 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 老人、青年、小孩, 都不約而同地站直了身體, 摘下帽子,

眼睜睜地望著靈車, 哭泣著, 顧不得擦去腮邊的淚水。

就在這十裡長街上, 我們的周總理迎送過多少位來自五洲四海的國際友人, 陪著毛主席檢閱過多少次人民群眾。 人們常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 看到他矯健的身軀, 慈祥的面龐。 然而今天, 他靜靜地躺在靈車裡, 越去越遠, 和我們永別了!

靈車緩緩地前進, 牽動著千萬人的心。 許多人在人行道上追著靈車奔跑。 人們多麼希望車子能停下來, 希望時間能停下來!可是靈車漸漸地遠去了, 最後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了。 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 靜靜地站著, 站著, 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

這是一個偉人, 受到整個世界的尊重!這是一個楷模, 中華民族的楷模!敬愛的周總理萬古流芳, 永垂不朽!

《與妻書》入選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 作者是林覺民,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參加廣州起義前寫下了這首《絕筆書》, 即《與妻書》,隨即赴義,文章情真意切表達了對妻子綿綿不盡的愛,更表達了一個革命志士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讀來讓人肝腸寸斷。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雲: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我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複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告妾,妾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汙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吾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後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一慟!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這是一個革命者,為天下人謀永福!這是一個榜樣,億萬中國人的榜樣!深切緬懷以天下為己任談笑赴死的先烈!

你認為學生時代還有哪些讓人記憶猶新的課文呢?

即《與妻書》,隨即赴義,文章情真意切表達了對妻子綿綿不盡的愛,更表達了一個革命志士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讀來讓人肝腸寸斷。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雲: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我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個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複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告妾,妾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汙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吾死後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後日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

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吾愛汝至,所以為汝謀者惟恐未盡。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一慟!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這是一個革命者,為天下人謀永福!這是一個榜樣,億萬中國人的榜樣!深切緬懷以天下為己任談笑赴死的先烈!

你認為學生時代還有哪些讓人記憶猶新的課文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