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垃圾分類 想說愛你不容易

市民意識不強

處理環節不當

回收企業不足

聊起城市環境, 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的城市居民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也願意為環境改善盡一分力, 日常進行垃圾分類, 但是運走時, 垃圾又混在一起, 我們的努力不是白廢了嗎?資料顯示, 本市每天要產生2.38萬噸的生活垃圾, 平均每人每天扔掉一公斤垃圾, 而目前本市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為2.4萬噸, 垃圾處理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去年6月中旬, 中央五部門曾聯合發出通知, 要求切實推進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今年, 北京兩會上, 生活垃圾分類問題再一次受到北京市政協委員的關注。

【探訪】 垃圾分類落實不徹底

昨天, 記者在位於東四環附近的某社區看到, 在投放垃圾的地方設置了四個垃圾桶。 垃圾桶身後還立著一塊帶棚頂的牌子, 牌子上是“垃圾分類示意圖”。 這張示意圖針對每一個垃圾桶應投放何種垃圾都作了說明。 其中一個綠色的小垃圾桶, 桶身上寫著“廚餘垃圾”。 示意圖對廚餘垃圾的說明是“菜幫菜葉、剩菜剩飯、瓜果皮核、蛋殼、動物骨骼和內臟、茶葉渣、盆景等植物的殘枝落葉”。 另外兩個垃圾桶上寫著“其它垃圾”, 最後一個垃圾桶上寫著“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的示意圖也很清楚, 還畫有圖片, 可回收垃圾的範圍是“飲料瓶、塑膠油桶、洗淨的優酪乳杯、報紙、塑膠餐盒……”。

可是, 記者在垃圾桶裡看到, 廚餘垃圾不僅有剩飯剩菜等, 還有不少食品包裝和優酪乳、牛奶杯。 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裡空蕩蕩的, 但其它垃圾的兩個垃圾桶都快滿了。 其它垃圾的垃圾桶裡, 也有外賣塑膠袋裝著的剩飯剩菜和打包盒。

記者隨機採訪了4名扔垃圾的居民。 一位20多歲的小夥子說, 他和幾個同事合租了這個社區的一間兩居室, 只有50多平方米, “這麼小, 放幾個垃圾桶也不現實。 我們不知道怎麼分類, 都扔中間這個大桶裡。 反正我們幾個不做飯, 沒有廚房垃圾。 ”一位70歲的大娘手裡提著3個垃圾袋, 其中一個紅色的扔進了廚餘垃圾桶。 “我們家的垃圾都分類。 這就是廚房的垃圾桶, 分類環保。 ”但是記者發現,

大娘的廚余垃圾裡也有掛麵的包裝袋, 還有牛奶的包裝盒。 當記者提醒大娘, 包裝盒不是廚餘垃圾後, 大娘掏出眼鏡看了半天示意圖, 表示今後會注意。 另外扔垃圾的兩位中年男士則表示, 知道垃圾分類, 但是分類太麻煩沒有堅持。

“垃圾分類不是簡單的分類投放的事情, 而是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這四個環節相互銜接、貫穿聯通的過程, 不進行系統的構建, 都只能成為某一環節的示範和‘模特’, 無法實際推廣。 ”北京環衛集團副總經理羅偉這樣說。

【現狀】

再生資源回收企業不足10家

不可否認的是, 垃圾分類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 依然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 簡單來說, 在北京, 一方面, 是再生資源回收場地不足,

處理能力亟待提高;另一方面, 從前端回收來看, 企業在回收再生資源時投入的時間、人力、物力、財力, 與實際回生的再生資源不成正比。

北京市華京源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經理王純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比如現在的市場行情, 廢紙5毛錢一公斤, 我們每天在社區內可回收六七十公斤廢除紙, 需要投入人工、車輛運輸、處理。 那麼實際上廢紙處理的成本遠高於回收利潤, 為保證社區環境、達到環保要求, 累積不到成本回收的量也要回收, 我們現在每1500-2000戶設置一個回收網點, 但是對於企業來說, 依然不賺錢。 ”

由於幾乎沒有利潤, 在北京專門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的企業不足10家。 有些企業為更好地收集、利用再生資源,

將原有分散的廢品回收人員收編為員工, 繼續從事廢品回收工作, 這也同時意味著用工成本的上漲。

“目前政府在這方面的態度還不明朗, 作為企業, 我們也希望政府幫助再生資源行業擺脫發展困境。 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基礎設施, 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 ”王純說。

市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市將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兩網融合, 健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

此外, 還將加快選址建設。 科學佈局, 每個區至少佈局一個規範性再生資源分揀中心, 具體數量根據轄區功能需要建設。 東城、西城和石景山區和其他區建立工作協同機制, 實現分揀中心共用。 分揀中心建成前, 每個區可利用現有的閒置廠房場地建設2-3個過渡性再生資源分揀中心,保證再生資源回收工作的有序銜接。

【前景】

“e資源”試點垃圾分類平臺

實際上,垃圾分類投放的難題是社會動員和綜合治理的過程;分類收集的難題是如何佈設科學醒目、類別合理的收集設備;分類運輸的難題是收運車輛與收運容器的匹配以及在密閉清潔站(垃圾樓)環節的對接問題;分類處理的難題是如何構建全口徑固廢處理體系的問題。

“北京環衛集團根據垃圾分類工作的實際情況,推出了源頭垃圾智慧分類系統解決方案,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已經覆蓋近1000個社區、100餘個單位,形成覆蓋近50萬人口的運營體系,創造性地推動了按戶計費的分類補貼政策,垃圾分類互聯網平臺‘e資源’已經成為行業領先的垃圾分類平臺。”

目前,經過業內不斷的探索,垃圾分類的模式五花八門,但仍存在系統性不強、沒有標準和規範的問題。因此北京環衛集團推出了《北京環衛集團垃圾分類標準和技術規範》,希望以企業標準規範推動國家標準體系的制定,以更好地規範全國垃圾分類模式。

市城市管委方面的消息稱,目前本市已確定134家中央單位,27家駐京部隊和127家市級公共機構作為首批強制分類實施單位,形成黨政機關率先垂範的局面。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涉及本市19個街道、527個社區的6231個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主體。本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等10部委聯合驗收;開展創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區試點工作,門頭溝、懷柔、延慶3區被住房城鄉建設部確定為全國第一批示範單位。一些單位在去年12月底前形成自查報告,今年1月要進行垃圾強制分類的檢查和考核。

在2017年底前,本市已經有2000家左右的單位進行垃圾強制分類。

強制垃圾分類也擴展到了醫院、學校和國有企業。目前啟動垃圾強制分類的三所高校分別為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工業大學;醫院則包括北京中醫醫院等;國有企業包括北京環衛集團、北京排水集團、北京自來水集團三家。今年,可能會有92所高校也將試點開展強制垃圾分類。

去年3月,本市正式開始了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行動,全市16個區都將全面開展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每區至少要有一個街道參與試點,其他街道至少有一個社區作為試點。示範片區內的所有垃圾責任主體,包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餐飲企業、商場超市、社區的物業公司等,都要開展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情況將被納入物業的考核標準,以此推動物業公司更好地進行社區垃圾分類。

【建議】

給生活垃圾處理立法

“近兩年,本市的生活垃圾量呈現逐年上升態勢,這對我市垃圾處理體系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近日,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部分委員聯組會上,褚瀟煒委員就北京生活垃圾處理提出了意見,他建議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政策法規體系,完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和廢品回收利用的相關法規規章。

他建議,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政策法規體系,強化立法調研,研究制定並完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和廢品回收利用的相關法規規章,同時依據現有法規加大對亂倒垃圾和非法回收的處理力度。首先,健全完善垃圾分類處理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並出臺實施細則。針對現在難以通過市場機制回收的有害垃圾,特殊行業廢棄物等,建立強制分類回收目錄及具體的實施辦法。建立完善執法監督體系,疏通公眾監督和回饋管道,發揮公眾的監督作用,促進垃圾分類的實施,遏制垃圾隨意排放現象。

保障基礎設施建設,重構收運處置網路。充分發掘現有環衛中轉網站和垃圾收運網路資源,改造和提升原有的垃圾清運設施,與再生資源回收網站,建設再生資源中轉網站和分揀打包中心。在分類處理設施方面,建立相應的可回收物的分揀打包中心,和廢塑膠、廢舊家電、輪胎等可回收物類的分選生產線。通過工業化的分揀手段,分揀出更多可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回收物,作為次級產品的原料再生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完善支持機制,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建立垃圾強制分類基金,由政府主管部門和社會組織多方進行管理,推行生產者責任制,凡納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生產企業,若不能建立自身產品的回收體系,都應該基金委託管理費,以保障回收處理的品質和效率。建立對分類回收的補償機制,建議在財政預算中對垃圾強制分類予以單項列支。以環境保護稅法實施為契機,逐步完善對分類回收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並落實違法違規企業的稅收責任。

□本報記者 邊磊 李婧/文 於佳/攝

每個區可利用現有的閒置廠房場地建設2-3個過渡性再生資源分揀中心,保證再生資源回收工作的有序銜接。

【前景】

“e資源”試點垃圾分類平臺

實際上,垃圾分類投放的難題是社會動員和綜合治理的過程;分類收集的難題是如何佈設科學醒目、類別合理的收集設備;分類運輸的難題是收運車輛與收運容器的匹配以及在密閉清潔站(垃圾樓)環節的對接問題;分類處理的難題是如何構建全口徑固廢處理體系的問題。

“北京環衛集團根據垃圾分類工作的實際情況,推出了源頭垃圾智慧分類系統解決方案,在實踐中不斷推進,已經覆蓋近1000個社區、100餘個單位,形成覆蓋近50萬人口的運營體系,創造性地推動了按戶計費的分類補貼政策,垃圾分類互聯網平臺‘e資源’已經成為行業領先的垃圾分類平臺。”

目前,經過業內不斷的探索,垃圾分類的模式五花八門,但仍存在系統性不強、沒有標準和規範的問題。因此北京環衛集團推出了《北京環衛集團垃圾分類標準和技術規範》,希望以企業標準規範推動國家標準體系的制定,以更好地規範全國垃圾分類模式。

市城市管委方面的消息稱,目前本市已確定134家中央單位,27家駐京部隊和127家市級公共機構作為首批強制分類實施單位,形成黨政機關率先垂範的局面。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涉及本市19個街道、527個社區的6231個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主體。本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等10部委聯合驗收;開展創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區試點工作,門頭溝、懷柔、延慶3區被住房城鄉建設部確定為全國第一批示範單位。一些單位在去年12月底前形成自查報告,今年1月要進行垃圾強制分類的檢查和考核。

在2017年底前,本市已經有2000家左右的單位進行垃圾強制分類。

強制垃圾分類也擴展到了醫院、學校和國有企業。目前啟動垃圾強制分類的三所高校分別為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城市學院、北京工業大學;醫院則包括北京中醫醫院等;國有企業包括北京環衛集團、北京排水集團、北京自來水集團三家。今年,可能會有92所高校也將試點開展強制垃圾分類。

去年3月,本市正式開始了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行動,全市16個區都將全面開展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每區至少要有一個街道參與試點,其他街道至少有一個社區作為試點。示範片區內的所有垃圾責任主體,包括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餐飲企業、商場超市、社區的物業公司等,都要開展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情況將被納入物業的考核標準,以此推動物業公司更好地進行社區垃圾分類。

【建議】

給生活垃圾處理立法

“近兩年,本市的生活垃圾量呈現逐年上升態勢,這對我市垃圾處理體系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近日,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部分委員聯組會上,褚瀟煒委員就北京生活垃圾處理提出了意見,他建議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政策法規體系,完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和廢品回收利用的相關法規規章。

他建議,建立生活垃圾處理政策法規體系,強化立法調研,研究制定並完善北京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和廢品回收利用的相關法規規章,同時依據現有法規加大對亂倒垃圾和非法回收的處理力度。首先,健全完善垃圾分類處理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並出臺實施細則。針對現在難以通過市場機制回收的有害垃圾,特殊行業廢棄物等,建立強制分類回收目錄及具體的實施辦法。建立完善執法監督體系,疏通公眾監督和回饋管道,發揮公眾的監督作用,促進垃圾分類的實施,遏制垃圾隨意排放現象。

保障基礎設施建設,重構收運處置網路。充分發掘現有環衛中轉網站和垃圾收運網路資源,改造和提升原有的垃圾清運設施,與再生資源回收網站,建設再生資源中轉網站和分揀打包中心。在分類處理設施方面,建立相應的可回收物的分揀打包中心,和廢塑膠、廢舊家電、輪胎等可回收物類的分選生產線。通過工業化的分揀手段,分揀出更多可進行資源化利用的回收物,作為次級產品的原料再生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完善支持機制,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建立垃圾強制分類基金,由政府主管部門和社會組織多方進行管理,推行生產者責任制,凡納入強制回收目錄的生產企業,若不能建立自身產品的回收體系,都應該基金委託管理費,以保障回收處理的品質和效率。建立對分類回收的補償機制,建議在財政預算中對垃圾強制分類予以單項列支。以環境保護稅法實施為契機,逐步完善對分類回收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並落實違法違規企業的稅收責任。

□本報記者 邊磊 李婧/文 於佳/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