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星雲大師點智慧:大的真義

星雲大師點智慧系列

“許多人拘泥於一件小事, 而忽略了大事……”

星雲大師說:分享故事:有一人兩手各持一把豆, 不小心誤掉了一豆在地上,

他便嘗試騰出一手中的許多豆, 要去撿拾那掉下地的豆。

誰知, 他在撿拾那豆的當兒, 手上的豆也紛紛撒地, 他花了很多時間撿豆後, 結果發現, 許多豆卻被一群雞鴨吃光了。

真正的‘大’

人浮於事, 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大”呢?四點參考:

一、大智若愚:大智慧人, 深藏不露, 表面上看起來平庸, 其實他不露鋒芒, 故不會遭人妒忌。 一旦面臨判斷或抉擇, 敏銳行事、面面俱到。 高貴者, 重視道德人格, 不需等待別人加諸頭銜, 才算尊貴;真仁者, 不須刻意標榜自己, 只要務實求全, 他人自然尊重。

二、大器晚成:種一年的樹木, 砍下來只能當柴燒;三年的樹木, 只能砍來作板凳;十年以上的樹木才能做棟樑。 趕工的活兒, 未經琢磨、粗糙不美;豐厚的學養,

也要靠時間與經歷的醞釀始得。 “大器晚成, 大方無隅”, 因此, 在我們能力尚未具足之前, 要懂得韜光養晦。

三、大富若貧:真正富有的人, 雖富貴而不驕縱, 雖自信而不狂妄。 平和嚴謹、崇勤尚儉的生活態度, 讓他們更堅定意志創造事業, 這些善性迴圈, 像滾雪球般, 富者愈富, 尊者更貴。 所以, “富而能儉, 其富必久, 富而不儉, 其富難常”, 這是大富若貧的智慧。

四、大事小聲:一位有才幹的軍師, “運籌于帷幄之中, 決勝於千里之外”, 他寧靜心志, 幕後謀略, 不必親自到前線搖旗吶喊, 才能贏得勝利。 會做事的人, 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他注重冷靜分析、勤快實踐, 不必大聲喧嚷。 過度的宣傳, 大肆的喧嚷, 往往成事不足, 落得雷聲大雨點小的後果。

大愚者終身不靈

世人大概都喜歡“大”。

大丈夫, 氣概沖天;“大人物”平頭大臉;做事想做“大”, 鴻圖大展, 乃至很多人也希望自己是個大智慧者、大慈悲者、大能力者、大功德者。 佛教說“大慈同體, 大悲平等”, 千萬不可“大惑者終身不解, 大愚者終身不靈”, 這就不好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