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同樣是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的人生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劉邦打天下, 三個人功勞最大。 對此劉邦自己也說:“我之所以有今天, 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 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 安撫百姓, 不斷供給軍糧, 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 戰必勝, 攻必取, 吾不如韓信。 三位皆人傑, 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不過三個人的命運卻有天壤之別, 韓信最初封齊王, 然後降為楚王, 最後被貶淮陰侯, 然後被呂後殺死于未央宮;張良學赤松子隱居, 最後一直託病不出;倒是蕭何, 一直在劉邦身邊, 做到丞相, 而且孩子輩也是大官。

劉邦喜好結交天下朋友, 無論是位高權重者, 還是地痞流氓者, 就沒有劉邦交不了的人, 當然, 劉邦並不是個和藹的人, 當漢王朝樹立後, 他對手下的猜忌抵達了極點。

三傑中的張良, 知曉黃老之術, 深知“不伐其功, 不矜其能”, 張良實屬三人中最聰明的一人, 功成之後便身退, 劉邦論功行賞時, 張良拒絕了劉邦對自己“自擇其三萬戶”的封賞, 只需了“留”這個中央。 由於張良沒有根基且恬淡名利, 所以劉邦對張良最為放心, 張良也因此得以善終。

蕭何, 是劉邦多年的好友, 在關中有著無足輕重的位置, 這點讓劉邦開端猜忌起來, 更有著三次試探,

蕭何為了消弭劉邦對自己的猜忌, 捐獻自己的家產, 將族中的青年壯丁派往前線, 又自汙名聲, 終於換取來了劉邦的信任。

三人中最為自傲的韓信, 卻沒了這般好的下場, 其不知進退, 過於張揚, 固然有著過人的軍事才幹, 卻恃才傲物, 眼中無人。

劉邦曾和韓信談起各個軍事將領的才幹, 劉邦問:像我這樣的人能統領幾人的軍隊呢?韓信直言道:十萬人, 劉邦又問:那你能統領幾呢, 韓信傲然一笑:多多益善。 韓信對劉邦說的這番話自然容易遭到劉邦的猜忌。

韓信目光短淺, 用逼迫的方式邀功, 韓信在打下齊魯之地後,

手握重兵。 可以說成了劉邦和項羽爭霸的砝碼。 這時分他居然向劉邦伸手要官, 以功要封, 懇求劉邦封他為齊王。 殊不知, 他的做法犯了帝王大忌。 帝王們對手握重兵的將帥一向最為忌憚, 韓信作為一個手握兵權、用兵如神的軍事統帥不知避嫌也就算了, 竟然還主動邀功, 這讓本來就猜忌的劉邦愈加不滿。

漢十年,劉邦外出征討反賊,韓信稱病不隨,有人告韓信與家臣謀劃:可以在夜裡假傳詔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後率領他們去攻擊呂後和太子。這時韓信的一位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囚禁了他。那位門客的弟弟就向呂後密告韓信要謀反的情況。

呂後無明白證據,只需把韓信騙來,於是與相國蕭何商議,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前來進宮朝賀。韓信由於和蕭何的友誼,入朝進賀,呂後派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裡斬殺了他,並被誅滅三族。韓信臨斬時說:“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生死兩婦人,韓信是也

漢十年,劉邦外出征討反賊,韓信稱病不隨,有人告韓信與家臣謀劃:可以在夜裡假傳詔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後率領他們去攻擊呂後和太子。這時韓信的一位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囚禁了他。那位門客的弟弟就向呂後密告韓信要謀反的情況。

呂後無明白證據,只需把韓信騙來,於是與相國蕭何商議,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前來進宮朝賀。韓信由於和蕭何的友誼,入朝進賀,呂後派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裡斬殺了他,並被誅滅三族。韓信臨斬時說:“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生死兩婦人,韓信是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