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八位華人微生物學家當選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

胡建明、劉善慮、邱建明和史佩勇等八位華人微生物學家當選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

祝賀八位老師~

安志強

胡建明

焦念志

劉善慮

邱建明

史佩勇

Jade Wang

Shaohua Zhao

近日, 美國微生物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Microbiology )正式公佈了2018年度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入選名單。 來自中國, 孟加拉, 荷蘭, 瑞士, 以色列, 奧地利, 瑞典, 比利時和英國等國共計96位科學家入選。 在本年度人選名單裡面共有八位華人科學家, 他們分別是: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教授、德克薩斯藥物研究中心主任安志強博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系教授胡建明博士;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博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逆轉錄病毒研究中心終身正教授劉善慮博士;美國堪薩斯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病毒分類命名委員會委員邱建明博士;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教授史佩勇博士,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研究生院微生物教授Jade Wang 博士, 美國FDA獸醫醫學中心Shaohua Zhao博士。 其中胡建明、劉善慮、邱建明和史佩勇等四位科學家是近年來活躍於病毒學領域研究前沿的傑出華人科學家。

美國微生物科學院是是生命科學領域中全球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會員組織“美國微生物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Microbiology)”的下設機構之一, 美國微生物科學院處於國際微生物科學的領導地位,

它每年都在全球範圍內通過高度選擇性的同行評審程式遴選出數十名院士, 以彰顯他們在微生物科學研究或微生物學技術服務及公益事業中做出的卓越貢獻。 在過去的50年中, 全球已有3000多名科學家當選為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 其中有200多位美國科學院院士, 其中不乏諾貝爾獎、拉斯克獎和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系教授 胡建明

胡建明教授于 1983 年在武漢大學醫學院獲得學士學位, 1986 年獲碩士學位, 1993 年在美國賓州大學獲博士學位。 1993 年至 1997 年在美國 Fox Chase癌症中心做博士後研究。 1997 年起任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 2004 年任副教授, 同年轉任美國賓州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副教授,

自2009 年起擔任美國賓州大學微生物和免疫學系教授。 20 餘年來, 胡教授實驗室一直從事 HBV 複製和持續感染的研究, 已在 HBV 的組裝、反轉錄、促進或抑制 HBV 複製和持續感染的宿主細胞因數的鑒定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在Lancet、PNAS、Mol Cell Biol、JVI、EMBO J、JBC、PLoS Pathog 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60 餘篇, 其中在 JVI 發表論文 28 篇, 多篇被選為 JVI Spotlight論文;參編 17 部英文專著。 其研究成果在抗病毒藥物的研發、新的診斷標誌物的篩選和 HBV 疫苗的研發等方面得到了應用, 對慢性 HBV 患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俄亥俄州立大學逆轉錄病毒研究中心終身正教授 劉善慮

劉善慮教授, 1989年畢業于河南醫科大學醫學系, 獲醫學學士學位。 1990年考入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現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病毒學研究所,

獲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碩士學位。 1993-1994年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4年應邀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醫學院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系深造, 從事病毒學訓練。 2003年畢業于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病理學系(Department of Pathology), 獲哲學博士學位(Ph.D)。 2005-2010年聘為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醫學院微生物與免疫學系助理教授, 2010-2015年為密蘇裡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醫學院分子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系副教授, 2016年至今為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逆轉錄病毒研究中心終身正教授。 目前主要從事病毒侵入細胞機制、病毒免疫逃逸機制、病毒複製機制以及抗病毒分子的篩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Science、PLOS PATHOGENS、PNAS、Oncogene、Cell Reports, Journal of Virology、JBC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多篇有影響的論文, 目前為美國微生生物學會、美國病毒學會、美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會員,
同時擔任Journal of Virology、Virology、Viruses、Cancer Research 、PLoS Pathogens 等雜誌的編委和審稿人, 也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病毒學科(NIH Virology B Study Section)基金評審的常任成員 (Roster)。

美國堪薩斯大學終身教授 邱建明

邱建明教授主要從事分子病毒學研究, 在動物細小病毒的比較病毒學研究、水貂阿留申病毒的基礎研究及預防、人博卡病毒(一種引起兒童肺炎的細小病毒)的感染性克隆及免疫載體構建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2006年9月進入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從事微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及免疫學系工作, 2011年7月被評為終身副教授, 2011年7月被評為終身教授。 近5年來, 在病毒學相關領域發表論文30篇, 其中14篇以通訊作者的身份在病毒學頂尖雜誌Journal of Virology或 PLOS Pathogens上發表。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教授 史佩勇

史佩勇教授長期從事病毒學和抗病毒新藥研究,先後在公共衛生機構、全球大型藥物公司,以及科研單位擔任重要職位。2015年,應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邀請擔任該校講席教授,從事黃病毒複製機理、抗病毒藥物和疫苗研發等方面研究。至今已發表SCI論文22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121篇。研究成果主要發表在病毒學、藥理學、生物化學等領域權威刊物,如Cell,Nature,Nature Medicine,PNAS,Cell Host Microbe,PLoS Pathog.,J. Virol.等;並應邀在Science,Lancet Neurol.,Cell Host Microbe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評論和綜述;目前發表的論文被SCI引用已經超過9500次,另擁有2項世界專利和1項美國專利。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教授 史佩勇

史佩勇教授長期從事病毒學和抗病毒新藥研究,先後在公共衛生機構、全球大型藥物公司,以及科研單位擔任重要職位。2015年,應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醫學院邀請擔任該校講席教授,從事黃病毒複製機理、抗病毒藥物和疫苗研發等方面研究。至今已發表SCI論文22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121篇。研究成果主要發表在病毒學、藥理學、生物化學等領域權威刊物,如Cell,Nature,Nature Medicine,PNAS,Cell Host Microbe,PLoS Pathog.,J. Virol.等;並應邀在Science,Lancet Neurol.,Cell Host Microbe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評論和綜述;目前發表的論文被SCI引用已經超過9500次,另擁有2項世界專利和1項美國專利。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