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間諜衛星意外發現了宇宙中最強爆炸現象:或曾致生物大滅絕

伽馬射線暴, 或稱伽瑪暴, 是目前人類發現的宇宙中的最強爆炸源, 其能量輻射可以對周邊很大範圍宇宙中的生命造成滅頂之災。 作為天文學研究熱點, 與之相關的研究已經多次獲得諾獎, 大幅度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但有趣的是, 人類最早確認它的存在並不是因為科研工作, 而是靠一次間諜衛星的意外發現。

在冷戰時期, 古巴導彈危機差一點讓全世界捲入核戰爭, 在其後的1963年, 為了監視蘇聯與中國的核子試驗, 美國向太空發射了一組間諜衛星, 這批間諜衛星可以檢測到核爆炸產生的高能輻射——伽馬射線。

很奇怪的是, 這批衛星在1967年探測到了幾次明顯的輻射爆發——但似乎輻射源並不來自地球, 而是來自太空。 不過, 這種神秘現象一直處於保密狀態, 直到1973年才公之於眾。

這種太空現象引起了天文學家們的極大關注, 雖然到現在, 人類對這種在宇宙間的巨大能量爆發的成因還有很多疑問, 但是可以基本確定, 這種現象只能來自於恒星級別的天體。

伽馬射線暴是一種強爆炸產生高頻(伽馬射線波段)電磁輻射的現象。 這種超強的能量爆發, 最強時1秒鐘產生的輻射量可以與太陽一生(100億年左右)的輻射能量總和相當。

其威力之大, 可見一斑。 如果伽馬射線暴正好指向地球, 即便爆炸源離地球有上萬光年, 依然可以對大氣層內的生物造成超級災難:臭氧層會迅速瓦解消失, 強大的輻射量會直接將地表生物的DNA破壞。

可見, 只要這種現象發生在銀河系內, 擊中地球就會是一場大災難。 而且, 這種輻射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與光速無異, 但卻沒有任何資訊可以超光速傳遞:這意味著, 在輻射到達地球之前, 我們無法探測到其存在, 一旦發現, 就已經是避無可避的時刻。

所幸, 這種輻射的方向性較強, 破壞力最集中的部分不是很容易擊中特定目標。

到目前為止, 人類通過衛星已經觀測到數千次伽瑪暴, 平均下來可能一天就要發生一兩次, 而且科學家們現在認為這一現象或許存在週期性——這或許也可以解釋著名的“費米悖論”:為什麼宇宙如此之大卻很少能有生命存在。

科學家們按照其持續時間把這種伽瑪暴分為兩類:短暴(2秒以內)和長暴(2秒以上)。

長暴的典型時間在30秒左右, 目前認為其應該有類似於超新星爆發的產生機制, 只有50到100倍於太陽品質的大恒星發生毀滅性爆發才會出現。 短暴最短可能只有幾毫秒的持續時間, 其機制或與雙中子星合併有關。

現在,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奧陶紀生物大滅絕”事件, 或許就是一次伽瑪暴直接擊中地球導致的,當時的超強能量應該伴隨著一束明亮的可見光照射到地球,讓天空中看起來就像出現了“兩個太陽”:輻射直接導致70%的大氣被破壞,而海洋中的生物鏈基層也受到毀滅性打擊,最終導致75%以上的生物從地球消失。不過,這次物種大滅絕讓很多無脊椎動物淡出了歷史舞臺,才使得後來脊椎動物成了地球的霸主。

或許就是一次伽瑪暴直接擊中地球導致的,當時的超強能量應該伴隨著一束明亮的可見光照射到地球,讓天空中看起來就像出現了“兩個太陽”:輻射直接導致70%的大氣被破壞,而海洋中的生物鏈基層也受到毀滅性打擊,最終導致75%以上的生物從地球消失。不過,這次物種大滅絕讓很多無脊椎動物淡出了歷史舞臺,才使得後來脊椎動物成了地球的霸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