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香港兒科醫生:孩子要怎樣打疫苗?家長選擇疫苗需謹慎!

出身不久的寶寶, 由於離開母親子宮的天然保護, 再加上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善, 總需要接種疫苗來增加抵抗力, 但是很多家長看著長長的疫苗表難免頭昏腦脹, 應該如何科學的為寶寶接種疫苗。

近年更有一股 ”不打疫苗“的風潮, 家長決定完全不為孩子注射疫苗, 純用天然免疫力, 熟不知這樣“放養”式養娃是萬萬不可取的。

香港兒科專科醫生鄧秀碩指出, 很多對疫苗的指控仍未獲得證實, 注射疫苗仍是對孩子利多於弊。

鄧秀碩醫生說:

家長最常見的憂慮是:孩子還小, 打這麼多病毒進去, 孩子受得了嗎?

首先, 疫苗並不是把病毒或細菌直接注射入人體, 它只是含有已弱化或滅活的病毒。

病毒就好像外敵入侵人體, 有一定的陣法;如果我們的免疫系統可以及早知道它們的陣法、預早演練, 一到真正感染時就可以很快打敗它。

嬰孩疫苗已調節分量

因為孩子的免疫能力比成人低很多, 所需要注射疫苗的次數難免要多次, 以説明孩子加強製造抗體的能力, 因此家長會覺得孩子要打太多針。

鄧秀碩醫生解釋, “其實嬰幼兒可以注射的疫苗, 分量已調節至適合他們的分量, 不會有藥量太多的問題,

有時候家長擔心的是注射次數太多, 令孩子多受皮肉之苦 。 ”

很多家長其實不知道現在的六合一疫苗已經可以讓孩子減少注射6針, 更不需要在6個月大的時候在母嬰健康院同一天接種3支疫苗。 不過六合一疫苗需要自費, 家長要在針數及費用作出衡量。

不打疫苗增加感染風險

疫苗這麼多, 有些疾病家長從來也沒有聽說過, 真的要打嗎?

其實醫學界研發疫苗, 一般都是後遺症嚴重、難以治療的疾病。 例如最簡單的流感疫苗, 每年也有很多人因流感而死亡。

又例如近年新推出的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及日本腦炎疫苗, 它們雖然不是普遍疾病, 但是兩者都可導致智力障礙、甚至死亡。

而日本腦炎更是無藥可治, 若可及早接種疫苗, 可將不幸機會減至最低。

日本腦炎又稱為流行性腦炎, 該病是日本腦炎病毒引起的影響中樞神經的急性傳染病。 在亞洲與東南美洲日本腦炎流行十分普遍, 發病症狀為神經親和性急性傳染病, 感染對象主要是15歲以下的身體虛弱者

日本腦炎的潛伏期為5~15天。 主要的症狀為發燒、抽筋與深度昏迷。 目前為止, 日本腦炎的治療並未有很大的突破, 仍是以支援療法為主, 給予生命症候的支援, 以及降腦壓藥物, 接種疫苗可以增加免疫力。

鄧秀碩醫生說, “ 網上流傳不少關於疫苗的副作用, 令家長膽戰心驚。 最多人流傳的是三合一疫苗(MMR)會引致自閉症, 甚至是糖尿病, 但至今尚未有科學根據。 而流感疫苗引發的吉巴氏綜合症, 事實上其機率低於100萬分之一。 反而是有大量文獻表明, 不打疫苗會提高感染風險。 ”

鄧秀碩醫生分析, 現在的疫苗選擇很多, 家長如不想全數注射, 可依疾病危險性來決定注射次序。 比如, 後遺症嚴重、死亡率高的疾病優先注射疫苗預防, 較為輕的疾病可以從長計議。如果對疫苗有疑慮的話,可以請教醫生。

預防疫苗接種要有始有終

北大免疫學教授王月丹告訴家長,預防接種疫苗要有始有終,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哪些常見一般反應?應如何處理?

局部反應:打針部位的皮膚發紅、發癢、腫脹、疼痛、硬結等;左手臂接種卡介苗的部位可能會有小膿包。

全身反應:輕度發熱、胃口不好、拉肚子、嘔吐、倦怠、睡覺不踏實、煩躁、易惹哭、起輕微皮疹等。

發熱(<38℃)、胃口不好、局部紅腫等輕微的反應,只要注意休息、多喝溫開水、避免著涼等,一般1-2天后這些反應就會自動消失。

卡介苗接種後出現的局部小膿包屬於正常現象,應保持乾燥清潔,不要擠壓,一段時間後會自行結痂痊癒。如果寶寶反應強烈且持續時間長,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2.為什麼預防接種要有始有終?

為了達到防病的目的,各種預防接種的方法和次數有所不同。其中有的疫苗注射一次即可產生足夠的抗體,有的疫苗產生抗體少,維持時間短,為了獲得較長時間的有效作用,就得重複注射幾次,有的疫苗則需要定期加強,所以,預防接種就要“有始有終”。

3.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的區別是什麼?

國產、進口疫苗價格上的差異在於疫苗毒株及其培養工藝不同,都通過了國家衛生部門的嚴格檢查,都能達到保護效果。疫苗的選擇,關鍵看品種。有些疫苗國外的工藝要好一些、有效性強一些,家長可根據個人經濟情況酌情選擇接種。

4.接種疫苗後就保證不得病嗎?

接種疫苗對疾病的預防效果是得到了充分肯定的。但是沒有一種疫苗的保護效果是100%。大多數常規使用的疫苗保護率是在85%-95%。而且由於個體差異,免疫應答能力的不同,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哪些情況下寶寶最好不要接種或延遲接種?

1、發燒、咳嗽、嘔吐、淋巴結明顯腫大不宜接種疫苗

寶寶在生病狀態下,不管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都會加大疫苗反應的風險。由於感染的存在,新接種的疫苗作用會大大降低,還可能會加劇發熱性疾病。因此,如果寶寶還在疾病狀態,不要急於接種,應治癒後再接種。

哪怕只是輕微的流鼻涕、感冒症狀,也不要盲目接種疫苗,因為疾病有一個逐漸加量的過程,一旦接種後,症狀加重了,同時還會對疫苗效果產生影響。

圖片:網路

2、患有皮炎、蕁麻疹、嚴重濕疹不宜接種疫苗

如果寶寶本身皮疹比較多,一旦接種疫苗,根本無法區分是因為疫苗過敏引起的,還是自身疾病引起的。因此,當寶寶出現明顯的皮疹,應暫緩接種,在皮疹基本消退後進行接種。

如果只是輕微濕疹或濕疹出現很久,參照疫苗說明書,如果禁忌症裡沒有這一項就可接種。

3、過敏性體質不宜接種

有過敏性體質的人接種疫苗,常常可能引起過敏性反應。對有過敏性皮炎、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食物過敏史者,在接種疫苗前應詳細瞭解過敏原。

今後在接種含有引起過敏成分的疫苗時,一定要慎重。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須把過敏情況反映給醫生。

4、先天性心臟病預防接種,需諮詢醫生

文獻分析近20年美國因疫苗接種發生兒童死亡的原因,未證實與先天性心臟病併發症相關。美國心臟病學會認為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不僅應常規接種疫苗,還應增加免疫接種,如流感疫苗,冬季應接種疫苗預防病毒。

但因為個體具有特殊性,所以媽媽在做決定時,應該先諮詢專業醫生,並詳細閱讀疫苗說明書。

5、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不宜接種

當寶寶嚴重營養不良或者佝僂病嚴重到了一定程度,才需要暫緩。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嚴重營養不良。

如果寶寶只是稍微瘦一點,或只是一點輕微的缺鈣表現,是不要緊的,可以正常接種疫苗。

6、出現腹瀉,慎重接種

如果寶寶是最近出現的腹瀉,不論是病毒、細菌感染,還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一定等腹瀉好轉後再接種。

當然,也有的寶寶從出生開始,每天就拉好多次,長得還不錯,精神也好,大便也正常,這種寶寶就可以接種疫苗,但是不建議寶寶接種活的疫苗,建議接種滅活疫苗。

特別是脊髓灰質炎疫苗,建議進行滅活注射的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不建議口服。

圖片:網路

7、最近注射過免疫球蛋白,不宜接種

若寶寶患川崎病等疾病後,靜脈注射了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在6個月內應暫緩接種疫苗,6個月後正常接種即可。但要提醒爸爸媽媽一點,不同的情況可能接種的時間就不同,還是需要爸爸媽媽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對於普通的疾病,比如感冒、發燒、咳嗽、皮疹等,在徹底治療並停藥3天后,就可以進行正常的預防接種啦。

對於一些特殊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癲癇等,一定要在治療後進行評估,再根據評估情況看是否能進行接種。

8、神經系統疾病和精神病,要慎重接種

對腦或神經發育不正常或患有癲癇、癔症、腦炎後遺症、抽搐等疾患或有既往史者,接種疫苗時應慎重態度。特別是對接種乙腦、流腦這種疫苗的時候,貿然接種,會引起相應的病症。

如果接種,需要等疾病痊癒後,再進行評估能否進行疫苗的接種。

【旅醫網】由香港執業專科醫生團隊提供最專業的醫療服務,如果有任何健康疑問,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旅醫網

較為輕的疾病可以從長計議。如果對疫苗有疑慮的話,可以請教醫生。

預防疫苗接種要有始有終

北大免疫學教授王月丹告訴家長,預防接種疫苗要有始有終,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哪些常見一般反應?應如何處理?

局部反應:打針部位的皮膚發紅、發癢、腫脹、疼痛、硬結等;左手臂接種卡介苗的部位可能會有小膿包。

全身反應:輕度發熱、胃口不好、拉肚子、嘔吐、倦怠、睡覺不踏實、煩躁、易惹哭、起輕微皮疹等。

發熱(<38℃)、胃口不好、局部紅腫等輕微的反應,只要注意休息、多喝溫開水、避免著涼等,一般1-2天后這些反應就會自動消失。

卡介苗接種後出現的局部小膿包屬於正常現象,應保持乾燥清潔,不要擠壓,一段時間後會自行結痂痊癒。如果寶寶反應強烈且持續時間長,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2.為什麼預防接種要有始有終?

為了達到防病的目的,各種預防接種的方法和次數有所不同。其中有的疫苗注射一次即可產生足夠的抗體,有的疫苗產生抗體少,維持時間短,為了獲得較長時間的有效作用,就得重複注射幾次,有的疫苗則需要定期加強,所以,預防接種就要“有始有終”。

3.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的區別是什麼?

國產、進口疫苗價格上的差異在於疫苗毒株及其培養工藝不同,都通過了國家衛生部門的嚴格檢查,都能達到保護效果。疫苗的選擇,關鍵看品種。有些疫苗國外的工藝要好一些、有效性強一些,家長可根據個人經濟情況酌情選擇接種。

4.接種疫苗後就保證不得病嗎?

接種疫苗對疾病的預防效果是得到了充分肯定的。但是沒有一種疫苗的保護效果是100%。大多數常規使用的疫苗保護率是在85%-95%。而且由於個體差異,免疫應答能力的不同,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哪些情況下寶寶最好不要接種或延遲接種?

1、發燒、咳嗽、嘔吐、淋巴結明顯腫大不宜接種疫苗

寶寶在生病狀態下,不管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都會加大疫苗反應的風險。由於感染的存在,新接種的疫苗作用會大大降低,還可能會加劇發熱性疾病。因此,如果寶寶還在疾病狀態,不要急於接種,應治癒後再接種。

哪怕只是輕微的流鼻涕、感冒症狀,也不要盲目接種疫苗,因為疾病有一個逐漸加量的過程,一旦接種後,症狀加重了,同時還會對疫苗效果產生影響。

圖片:網路

2、患有皮炎、蕁麻疹、嚴重濕疹不宜接種疫苗

如果寶寶本身皮疹比較多,一旦接種疫苗,根本無法區分是因為疫苗過敏引起的,還是自身疾病引起的。因此,當寶寶出現明顯的皮疹,應暫緩接種,在皮疹基本消退後進行接種。

如果只是輕微濕疹或濕疹出現很久,參照疫苗說明書,如果禁忌症裡沒有這一項就可接種。

3、過敏性體質不宜接種

有過敏性體質的人接種疫苗,常常可能引起過敏性反應。對有過敏性皮炎、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食物過敏史者,在接種疫苗前應詳細瞭解過敏原。

今後在接種含有引起過敏成分的疫苗時,一定要慎重。如果一定要注射,必須把過敏情況反映給醫生。

4、先天性心臟病預防接種,需諮詢醫生

文獻分析近20年美國因疫苗接種發生兒童死亡的原因,未證實與先天性心臟病併發症相關。美國心臟病學會認為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不僅應常規接種疫苗,還應增加免疫接種,如流感疫苗,冬季應接種疫苗預防病毒。

但因為個體具有特殊性,所以媽媽在做決定時,應該先諮詢專業醫生,並詳細閱讀疫苗說明書。

5、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不宜接種

當寶寶嚴重營養不良或者佝僂病嚴重到了一定程度,才需要暫緩。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嚴重營養不良。

如果寶寶只是稍微瘦一點,或只是一點輕微的缺鈣表現,是不要緊的,可以正常接種疫苗。

6、出現腹瀉,慎重接種

如果寶寶是最近出現的腹瀉,不論是病毒、細菌感染,還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一定等腹瀉好轉後再接種。

當然,也有的寶寶從出生開始,每天就拉好多次,長得還不錯,精神也好,大便也正常,這種寶寶就可以接種疫苗,但是不建議寶寶接種活的疫苗,建議接種滅活疫苗。

特別是脊髓灰質炎疫苗,建議進行滅活注射的脊髓灰質炎疫苗接種,不建議口服。

圖片:網路

7、最近注射過免疫球蛋白,不宜接種

若寶寶患川崎病等疾病後,靜脈注射了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在6個月內應暫緩接種疫苗,6個月後正常接種即可。但要提醒爸爸媽媽一點,不同的情況可能接種的時間就不同,還是需要爸爸媽媽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對於普通的疾病,比如感冒、發燒、咳嗽、皮疹等,在徹底治療並停藥3天后,就可以進行正常的預防接種啦。

對於一些特殊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癲癇等,一定要在治療後進行評估,再根據評估情況看是否能進行接種。

8、神經系統疾病和精神病,要慎重接種

對腦或神經發育不正常或患有癲癇、癔症、腦炎後遺症、抽搐等疾患或有既往史者,接種疫苗時應慎重態度。特別是對接種乙腦、流腦這種疫苗的時候,貿然接種,會引起相應的病症。

如果接種,需要等疾病痊癒後,再進行評估能否進行疫苗的接種。

【旅醫網】由香港執業專科醫生團隊提供最專業的醫療服務,如果有任何健康疑問,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旅醫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