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人不能忘恩:蔣經國因一事幫助晚年淒涼的張國燾度過生命最後一刻

1968年, 中國“文化大革命”波及到了香港。 這使張國燾甚為驚慌, 為了保險起見, 他決定和妻子遠走高飛, 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加拿大,

投奔大兒子海威。

張國燾、楊子烈來到了加拿大華裔較多的多倫多。 張國燾的長子張海威此時正在多倫多教學, 二兒子張湘楚在紐約當醫生, 三兒子張渝川在多倫多當工程師。 張國燾夫婦到達多倫多後, 與大兒子一家同住。 時間不久, 他和楊子烈發現大兒子的收入養活一家老小有些困難, 便搬出了大兒子家, 住進加拿大免費的養老院。 加拿大法律規定, 65歲以上的老人即可接受政府福利救濟。 這樣他們每月領到的養老金足夠生活, 有時還可到中餐館裡小酌一頓。

1976年的一天, 79歲的張國燾突然中風, 右半身癱瘓, 生活不能自理。 楊子烈也已年逾七旬, 腿還有殘疾, 無力照料張國燾。 張國燾只得申請住進老人病院。 老人病院地處多倫多郊區, 因為是官辦的慈善機構, 所以醫療條件很差。

中風後張國燾行動非常不便, 說話困難, 發音也不清楚, 耳朵也不怎麼管用, 天天只能坐在輪椅上在室內活動。 張國燾心裡清楚, 自己的日子已不多了。

張國燾後來病重, 便與楊子烈商量解決貧病交加的辦法。

楊子烈想起了一個人, 便提醒說他當年到武漢向國民黨政府投降時, 熱情接待他的是萍鄉同鄉、時任武漢市警察局局長的蔡孟堅。 張國燾與蔡孟堅交往多年, 頗為投緣。 蔡孟堅現在就在美國, 楊子烈認為可以請他幫幫忙。 張國燾認為妻子的話有道理, 就囑咐她和蔡孟堅聯繫。

蔡孟堅知道張國燾的現狀後立馬趕到了多倫多看望, 並且找人告知了蔣經國, 蔣經國知道後很震驚, 幾天後就派臺灣駐紐約“總領事”把蔣經國的1萬美金支票轉交給張國燾作醫藥費。 夏功權與蔡孟堅立即飛赴加拿大, 將支票交與楊子烈。

有許多人會問, 蔣經國為什麼要幫助我黨的叛徒?要想說明這個問題, 還得從蔣經國留學蘇聯說起。

蔣經國在蘇聯留學時, 因蔣介石兒子這個特殊的身份被王明所仇恨, 王明將蔣經國打成託派, 被判流放。 是時任中共駐莫斯科首席代表的張國燾向俄共極力交涉, 才改為准許蔣經國到列寧格勒軍事學院旁聽, 後又爭取蔣經國去工廠做工, 使蔣經國免去了流放之苦。 在重慶時, 蔣經國曾與蔡孟堅一道探望過張國燾, 二人無話不談。 所以張國燾對蔣經國有舊恩。

蔣經國不忘舊恩,在經過四十多年之後,恩人需要幫助之際能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得不說,經國先生這一做法和為人確實讓世人所敬佩。

蔣經國不忘舊恩,在經過四十多年之後,恩人需要幫助之際能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得不說,經國先生這一做法和為人確實讓世人所敬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