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西藏“兩會”進行時」24個名詞解釋詮釋西藏工作要點

圖為齊紮拉作《政府工作報告》 攝影:旦增

中國西藏網訊 1月24日上午, 西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拉薩隆重開幕。

西藏自治區主席齊紮拉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 會上, 有24個名詞被提及, 分別是:

 十三對關係:西藏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以來, 區黨委明確做好經濟社會發展應把握處理好“十三對關係”, 即:國家投資和社會投資關係;重大專案和民生專案的關係;發揮優勢和補齊短板的關係;城鎮就業和就近就便、不離鄉不離土、能幹會幹的關係;扶貧搬遷向城鎮聚集和向生產資料富裕、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地區聚集的關係;央企在藏資源開發和解決當地農牧民增加收入的關係;保護生態和富民利民的關係;城市發展和提高農牧區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的關係;高校畢業生政府就業和市場就業的關係;簡政放權和地方承接的關係;企業增產提效和改善企業職工福利待遇、促進農牧民群眾增收的關係;中央關心、全國支援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關係;鼓勵幹部擔當幹事和容錯糾錯的關係。

2017年全區經濟工作會明確把處理好“十三隊關係”作為經濟工作的根本方法。

“663”發展思路:2013年,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按照中央對西藏的戰略定位, 科學把握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 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 創新實施“663”發展思路, 即:“六對抓手”、“六動措施”、“三條底線”。 六對抓手:打牢農牧業和基礎設施兩個基礎、突出特色產業和生態文明建設兩個重點、加強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務兩個保障、啟動改革開放和對口支援兩個動力、強化科技和人才兩個支撐、鞏固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兩個基石;六動措施:民生先動、專案帶動、市場推動、金融撬動、創新驅動、環境促動;三條底線:和諧穩定、生態保護、安全生產。

“兩江四河”造林綠化工程:為推進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自2014年起對雅魯藏布江、怒江及拉薩河、年楚河、雅礱河、獅泉河區域進行系統規劃, 實施造林綠化和生態保護。

河長制、湖長制:2016年12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 河長制是指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 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污染治理的一種管理制度。 “河長制”是從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保問責制所衍生出來的水污染治理制度。 “河長制”由江蘇省無錫市首創。

湖長制是河長制的必要補充。

 中尼跨境經濟合作區:是指在中尼沿邊地區由兩國政府共同推動建設的, 享有出口加工區、報稅區、自由貿易區等優惠政策的次領域經濟合作區。

藏博會:全稱為“中國西藏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 2014年以來共舉辦三屆, 是全面展示西藏自然風貌、傳統文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突出文化旅遊融合, 推進合作發展, 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全國輻射力、區域帶動力的西藏文化旅遊推介高端平臺。

全時旅遊與全域旅遊:全時旅遊的理念是拓展旅遊時間, 開展全天候旅遊;要求是旺季與淡季、白天與夜間的旅遊市場和旅遊消費均衡發展;目標是全年旅遊豐富多彩, 春夏秋冬各有特色,

白天夜間相得益彰。 全域旅遊是指圍繞旅遊發展, 各行業積極融入其中, 各部門齊抓共管, 全領域群眾共同參與, 充分發掘各地旅遊資源優勢和潛力, 為遊客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旅遊產品和服務;核心是資源效益、產業鏈條和參與主體最大化, 是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的重要方向。

12項國家重點人才工程: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國家層面組織實施12項重大人才工程, 包括“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企業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畫”“文化名家工程”“全面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畫”“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援計畫”“高校畢業生基層培養計畫”“青年英才開發計畫”“高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工程”, 內容覆蓋培養、吸引、使用等各個環節。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1971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推動下,國家開展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新時期,圍繞國家戰略,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部、中國科學院發起宣導,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牽頭,於2017年啟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將對青藏高原的水、生態、人類活動等環境問題進行考察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環境變化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提出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功能保護和第三極國家公園建設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發來賀信,劉延東副總理出席啟動儀式。

八大重大科技專項:西藏自治區在“十二五”期間實施的青稞、飼草、馬鈴薯、藏藥、金犛牛、金太陽、生態環保、自然博物館等8個重大科技專項,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五個認同: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必須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這是党的治藏方略的一項重要內容。

城鎮登記失業率和城鎮調查失業率:城鎮登記失業率是指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與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城鎮單位中的不在崗職工、城鎮私營業主、個體戶主。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就業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之和的比。城鎮調查失業率是指城鎮調查失業人數占城鎮調查從業人數與城鎮調查失業人數之和的比。

結構性減稅:是“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的一種稅制改革方案。按照中央確定的“稅制一致、適當變通”的原則,西藏自治區結構性減稅更加突出了落實中央賦予西藏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通過稅收減免、稅率優惠、簡化稅率、稅前扣除等方式,積極發揮稅收在促進區域發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招商引資、擴大就業、節能環保、惠民利民等方面的作用。

邊境小康村建設:為促進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鞏固祖國邊防,確保邊境地區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西藏自治區決定在“十三五”期間,對邊境地區628個行政村,實行以住房改善、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富民產業。改善生態與人居環境為重要內容的小康村建設。2017年已開工建設122個。

負面清單:屬於產業投資領域准入條件的規定方式,負面即列明瞭不予准入和不能投資的領域和產業。但按非禁即入原則,反而體現了對準入條件的放寬。

三區三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2017年9月印發《關於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將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作為脫貧攻堅決戰補齊短板的重點區域,由中央統籌,予以重點支持。

 三個新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提出,新增脫貧攻堅資金、新增脫貧攻堅項目、新增脫貧攻堅舉措主要用於深度貧困地區。

五個100%:西藏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明確的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即:實現中小學雙語教育普及率100%,小學數學課程開課率100%,中學數理化生課程教學計畫完成率100%,職業技術學校國家目錄規定課程開出率100%。

數字經濟:以數位化的知識和資訊為關鍵要素、以現代資訊網路為重要載體、以資訊通信技術發展和經濟結構優化為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是隨著資訊技術革命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三權分置:是指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促進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

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基本含義是,有效、全方位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綠色金融有兩層含義:一是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其作用主要是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二是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過度投機行為。

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以15分鐘車程為服務半徑,規劃佈局公共文化設施、完善服務網路的發展理念。努力實現城鎮群眾從市(區)或城鎮任意一點出發,乘坐交通工具15分鐘內就能到達區域性綜合文化設施場所,參與文化活動,享受文化服務。

一個辦法、兩個體系:一個辦法即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2016年12月印發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兩個體系是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制定的《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

綠色發展指數:2017年12月,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和中央組織部聯合發佈《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其中,綠色發展指數是調查評價和公佈的主要內容,由採用資源利用、環境治理、環境品質、生態保護、增長品質、綠色生活6個方面的55項評價指標計算生成,全面反映各地區綠色發展成果。(中國西藏網 文/周晶)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內容覆蓋培養、吸引、使用等各個環節。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1971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推動下,國家開展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新時期,圍繞國家戰略,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科技部、中國科學院發起宣導,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牽頭,於2017年啟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將對青藏高原的水、生態、人類活動等環境問題進行考察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環境變化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提出青藏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功能保護和第三極國家公園建設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發來賀信,劉延東副總理出席啟動儀式。

八大重大科技專項:西藏自治區在“十二五”期間實施的青稞、飼草、馬鈴薯、藏藥、金犛牛、金太陽、生態環保、自然博物館等8個重大科技專項,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五個認同: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必須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這是党的治藏方略的一項重要內容。

城鎮登記失業率和城鎮調查失業率:城鎮登記失業率是指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與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城鎮單位中的不在崗職工、城鎮私營業主、個體戶主。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就業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之和的比。城鎮調查失業率是指城鎮調查失業人數占城鎮調查從業人數與城鎮調查失業人數之和的比。

結構性減稅:是“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的一種稅制改革方案。按照中央確定的“稅制一致、適當變通”的原則,西藏自治區結構性減稅更加突出了落實中央賦予西藏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通過稅收減免、稅率優惠、簡化稅率、稅前扣除等方式,積極發揮稅收在促進區域發展、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招商引資、擴大就業、節能環保、惠民利民等方面的作用。

邊境小康村建設:為促進邊境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鞏固祖國邊防,確保邊境地區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西藏自治區決定在“十三五”期間,對邊境地區628個行政村,實行以住房改善、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富民產業。改善生態與人居環境為重要內容的小康村建設。2017年已開工建設122個。

負面清單:屬於產業投資領域准入條件的規定方式,負面即列明瞭不予准入和不能投資的領域和產業。但按非禁即入原則,反而體現了對準入條件的放寬。

三區三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2017年9月印發《關於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將西藏、四省藏區、南疆四地州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作為脫貧攻堅決戰補齊短板的重點區域,由中央統籌,予以重點支持。

 三個新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援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提出,新增脫貧攻堅資金、新增脫貧攻堅項目、新增脫貧攻堅舉措主要用於深度貧困地區。

五個100%:西藏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明確的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即:實現中小學雙語教育普及率100%,小學數學課程開課率100%,中學數理化生課程教學計畫完成率100%,職業技術學校國家目錄規定課程開出率100%。

數字經濟:以數位化的知識和資訊為關鍵要素、以現代資訊網路為重要載體、以資訊通信技術發展和經濟結構優化為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是隨著資訊技術革命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

三權分置:是指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促進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

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基本含義是,有效、全方位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綠色金融有兩層含義:一是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其作用主要是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二是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過度投機行為。

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以15分鐘車程為服務半徑,規劃佈局公共文化設施、完善服務網路的發展理念。努力實現城鎮群眾從市(區)或城鎮任意一點出發,乘坐交通工具15分鐘內就能到達區域性綜合文化設施場所,參與文化活動,享受文化服務。

一個辦法、兩個體系:一個辦法即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於2016年12月印發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兩個體系是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環境保護部、中央組織部制定的《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

綠色發展指數:2017年12月,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和中央組織部聯合發佈《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其中,綠色發展指數是調查評價和公佈的主要內容,由採用資源利用、環境治理、環境品質、生態保護、增長品質、綠色生活6個方面的55項評價指標計算生成,全面反映各地區綠色發展成果。(中國西藏網 文/周晶)

轉載該作品,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