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971年,非洲這個皇帝訪華 指明要見溥儀 結果卻令人欷歔

1971年, 年近八旬的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訪華。 海爾·塞拉西提出要見一見宣統皇帝, 因為溥儀這個名字和他在清朝使用的年號宣統, 是塞拉西青年時代就非常熟悉的。

海爾·塞拉西一世在1930年11月2日加冕, 當時的衣索比亞是一個獨立的帝國。 1936年5月至1941年5月該國被義大利法西斯侵佔期間, 塞拉西流亡英國, 後在英軍幫助下返回阿迪斯阿貝巴復位, 繼續實行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 統治這個120多萬平方公里的非洲國家。

海爾·塞拉西一世

塞拉西知道, 自己因義大利法西斯侵略而流亡的年代, 在東方的某塊地方, 卻出現了一個因日本法西斯侵略而當上了“皇帝”的人, 他就是愛新覺羅·溥儀。 由於這種歷史上的緣由, 塞拉西頭一次來到中國的時候, 想見溥儀那是不奇怪的。 但中國這位宣統皇帝已在4年前病逝。 塞拉西聞訊扼腕長歎, 惜乎夙願難償, 其後塞拉西由周總理陪同著參觀了中國明清兩代帝王的宮廷和溥儀青少年時代居住過的紫禁城。

如果講命運的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面臨法西斯的瘋狂入侵, 塞拉西被迫逃離了祖國, 但他不曾背叛自己的民族。 就此而言, 他的命運比溥儀好;然而, 從人生的角度來說, 從生命的結局來說, 他和溥儀就不能同日而語了。

正是這位海爾·塞拉西一世, 訪華回國還不到4年, 就被門格斯圖領導的革命所推翻, 他本人作為衣索比亞的末代皇帝, 終於沒能逃脫被處死的命運, 尤其可悲的是, 其屍骨與1975年8月27日被秘密埋藏在新總統的辦公室下面3米深的地方, 16年之後才因門格斯圖總統被推翻而取出並重新安葬。

溥儀和塞拉西, 他們都是末代皇帝,

生前都遇上了法西斯, 也都經歷了革命, 結局的差異竟如此鮮明, 這當然不是“命運”所能夠解釋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