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熱點丨不要讓中國唯一的馴鹿村莊,只能在相機裡收藏

我聽過最溫柔的聲音, 是來自我心底你的召喚。

那是自然的呼喚, 帶著遠古的記憶排山倒海般呼嘯而來, 沒有羈絆。

城市繁華,

塵世紛雜, 最近, 一部“輕氧”紀錄片進入大家的視線。 沒有熱門的鮮肉明星, 沒有精心演練的劇情, 它的主角是一座座古老的村落以及生活在村落中的村民, 它的故事正是一磚一瓦、一石一木的它自己, 它就是——《了不起的村落》。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海報

“《了不起的村落》是一部存檔百個東方村落的輕氧紀錄片。 逃離都市, 去向慰藉心靈的精神淨土, 用一百次抨擊心靈的本真記錄, 留給後世一本不被遺忘的村落百科全書。 ”網路上這樣介紹道。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海報

紀錄片第一期便為大家展開介紹了這樣一個村落:“在大興安嶺北部,

有個叫‘敖魯古雅’的村子。 這個曾經的馴鹿部落只剩下最後14戶……只有100多個村民, 每天和馴鹿生活在一起。 然而, 這個中國唯一的馴鹿村, 使鹿鄂溫克部落, 正在慢慢消失......”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那村落, 是中國最後的馴鹿養殖民族——敖魯古雅鄂溫克族人, 世代生活的地方;那族人, 與森林和馴鹿為伴, 住在樺樹做的撮羅子裡, 在迎接客人、讚美祖先之時會圍著篝火載歌載舞;那呼喚聲, 有著抑揚頓挫的調子, 配著嫋嫋燃起的白煙, 是在召喚迷失在樹林迷霧圈套中的馴鹿回家……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可日新月異的生活方式, 流光溢彩的紛繁城市, 使得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逐漸離開了村子, 文化的傳承與森林和馴鹿的守護面臨後繼無人的危機;現代化的步伐, 侵佔了大自然鹿群與族人生活的地方,使得人們忘記了鄂溫克族人也曾為這些林立“銅牆鐵壁”與大地上蜿蜒曲折的“長蛇”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曾為森林的和平安詳,往往走上百里的山路下山報告森林險情,默默守望在山頭無數日夜……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文明的不斷進步,反而要將這些拋諸腦後了嗎?傳統的鄂溫克人可以沒有獵槍,但絕不能離開馴鹿,也不能離開這片養育了世代族人的土壤。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現代化到底是什麼呢?是鋼筋水泥堆砌的城樓,是遠距離通信連接的各種各樣的圈子?是火箭飛船實現的可上九天攬月,還是人工智慧開拓的能夠戰勝人類的新的“大腦”?我們是否應該反思,在這樣快速的現代化進程中,是否“慢”的文明就應該被淘汰?

“守護自然,搬家頻繁,從不趕盡殺絕,只取生活所需”,這是鄂溫克族人從祖上流傳下來的法則。自禁獵以來,便收起了獵槍。難道正因如此,狩獵文化真的要衰落而終將消沉下去?回首歷史的長河,正是有了這些文化各異的少數民族,才組成了中華民族,也正是由於差異性與相似性的多元文化存在,才能夠構成這繽紛多彩、錯綜複雜的世界。

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組成它的文化,就失去了靈魂,一個空空如也的軀殼,終將面臨消亡。請在現代化的發展中,在文明前進的過程中,為一個民族的文化,為一個少數民族的文化,留下一條出路。

“文明是人的最高文化歸屬,是人必不可少文化認同的最大層面,是人區別於其他物種的根本。”

——亨廷頓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村莊是美麗的地方,是心靈安放的地方。我們應該有所行動,保護民族的靈魂。

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曾經說,“現代化並不等於西方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實現了現代化,而實現之後又都反對西方價值而復興本土文化,實行自我伸張。”

我們或許已經到了“自我伸張”的階段。我們也許可以通過旅遊對文化傳承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傳承這份即將消失的民族傳統,保留那份純粹,為那些在喧鬧的城市中忙碌奔波的人們,留下一處安心之地,為那些想要獨處的人們留下可以卸下防備、放空思想的天堂。

(1)敖魯古雅傳統建築“撮羅子”

(2)敖魯古雅主食“列巴”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3)敖魯古雅馴鹿文化博物館

(4)敖魯古雅舞臺劇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如果沒有這部紀錄片提起那古老的村莊,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在遙遠的大興安嶺森林的深處,有這樣一群世世代代守護著馴鹿與森林生態的人們;不知你是否能夠在世界快速發展的大潮當中,在中華文明歷史進程的畫卷中,為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個部落的文明,留有一席之地。我們希望,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在方便快捷的快消品文化、快節奏生活之中,在原始部落與“狩獵”文化衰落之時,有人能夠為心中曾有過的虔誠的信仰,曾有過的對村莊安寧靜謐的純潔的嚮往,保存下這個美麗的地方。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這是鄂溫克人生活的地方,這是馴鹿成長的故鄉——敖魯古雅村莊。

結尾

如果你願意,就來這純潔的地方,也許在漫步林間之時,你會聽到馴鹿的脖子上的鈴聲叮噹地從山間傳來迴響。如果你還記得,就也請不要讓這個300多年的村莊,只能在相機裡收藏。

圖/博樂歌

侵佔了大自然鹿群與族人生活的地方,使得人們忘記了鄂溫克族人也曾為這些林立“銅牆鐵壁”與大地上蜿蜒曲折的“長蛇”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曾為森林的和平安詳,往往走上百里的山路下山報告森林險情,默默守望在山頭無數日夜……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文明的不斷進步,反而要將這些拋諸腦後了嗎?傳統的鄂溫克人可以沒有獵槍,但絕不能離開馴鹿,也不能離開這片養育了世代族人的土壤。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現代化到底是什麼呢?是鋼筋水泥堆砌的城樓,是遠距離通信連接的各種各樣的圈子?是火箭飛船實現的可上九天攬月,還是人工智慧開拓的能夠戰勝人類的新的“大腦”?我們是否應該反思,在這樣快速的現代化進程中,是否“慢”的文明就應該被淘汰?

“守護自然,搬家頻繁,從不趕盡殺絕,只取生活所需”,這是鄂溫克族人從祖上流傳下來的法則。自禁獵以來,便收起了獵槍。難道正因如此,狩獵文化真的要衰落而終將消沉下去?回首歷史的長河,正是有了這些文化各異的少數民族,才組成了中華民族,也正是由於差異性與相似性的多元文化存在,才能夠構成這繽紛多彩、錯綜複雜的世界。

一個國家,如果失去了組成它的文化,就失去了靈魂,一個空空如也的軀殼,終將面臨消亡。請在現代化的發展中,在文明前進的過程中,為一個民族的文化,為一個少數民族的文化,留下一條出路。

“文明是人的最高文化歸屬,是人必不可少文化認同的最大層面,是人區別於其他物種的根本。”

——亨廷頓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村莊是美麗的地方,是心靈安放的地方。我們應該有所行動,保護民族的靈魂。

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曾經說,“現代化並不等於西方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實現了現代化,而實現之後又都反對西方價值而復興本土文化,實行自我伸張。”

我們或許已經到了“自我伸張”的階段。我們也許可以通過旅遊對文化傳承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傳承這份即將消失的民族傳統,保留那份純粹,為那些在喧鬧的城市中忙碌奔波的人們,留下一處安心之地,為那些想要獨處的人們留下可以卸下防備、放空思想的天堂。

(1)敖魯古雅傳統建築“撮羅子”

(2)敖魯古雅主食“列巴”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3)敖魯古雅馴鹿文化博物館

(4)敖魯古雅舞臺劇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如果沒有這部紀錄片提起那古老的村莊,不知你是否還記得,在遙遠的大興安嶺森林的深處,有這樣一群世世代代守護著馴鹿與森林生態的人們;不知你是否能夠在世界快速發展的大潮當中,在中華文明歷史進程的畫卷中,為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個部落的文明,留有一席之地。我們希望,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慧時代,在方便快捷的快消品文化、快節奏生活之中,在原始部落與“狩獵”文化衰落之時,有人能夠為心中曾有過的虔誠的信仰,曾有過的對村莊安寧靜謐的純潔的嚮往,保存下這個美麗的地方。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圖片來源於《了不起的村落》紀錄片截圖

這是鄂溫克人生活的地方,這是馴鹿成長的故鄉——敖魯古雅村莊。

結尾

如果你願意,就來這純潔的地方,也許在漫步林間之時,你會聽到馴鹿的脖子上的鈴聲叮噹地從山間傳來迴響。如果你還記得,就也請不要讓這個300多年的村莊,只能在相機裡收藏。

圖/博樂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