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消費者有錢,你有故事麼?|給品牌注入“有趣靈魂”的5個維度

最近和幾位初創品牌的老闆聊天, 他們都在面臨這樣一個煩惱——已經認識到想做火一個品牌需要做好行銷, 而好的行銷往往源於一個有傳播力的品牌故事。

但是, 這個故事該怎麼講呢?可以從這幾個角度來考慮。

1.找准品牌定位, 圍繞一點打透

品牌故事是塑造品牌靈魂的基礎, 那首先需要做的, 就是找准品牌的定位。 比如品牌的本質是什麼, 屬於哪個品類, 再考慮通過自身建立品牌故事或是從品類中挖掘品牌故事。

找好這個定位後, 一切活動圍繞這一點打透。

比如, 喜茶傳遞的是靈感、禪意, 以此代表品牌的形象與生活方式, 於是, 你可以看到它的很多活動都是以這一點進入大眾消費視野的, 因為這就是他們品牌塑造出的價值點。

▲最難的是找到“靈感”這個定位

再比如, 星巴克的“第三空間”, 其創始人曾說過“我們並非做咖啡的生意, 我們做的是人的生意”。 於是, 星巴克給人的感覺是, 買杯咖啡和蛋糕是享受休閒時光, 買咖啡豆是品質生活的體現, 甚至杯子也被打造成一種潮流生活的態度。

早前的星巴克還推廣過一張專輯叫“自然醒”, 通過關注星巴克的帳號並分享當天的心情, 創建一種全新的人際互動和交往方式,

都是在圍繞定位打透。

看起來很簡單對不對?其實最難的是準確找到你想要表達的定位。

2.挖掘人群“嗨點”, 建立情感共鳴

2014年4月, 《我為什麼辭職去賣肉夾饃》刷爆朋友圈, 讓西少爺肉夾饃一炮而紅, 觸動不少北漂青年內心的柔軟, 仿佛肉夾饃是北漂情感的寄託。 小店更是創下100天賣20萬個肉夾饃的記錄。

▲算是最早的排隊“網紅”了

好的品牌故事具有情感共鳴, 會讓消費者產生某種情感寄託, 從而建立起一種和品牌的連接。

就像有人喜歡看心靈雞湯文、相信星座、測算心理測試一樣。

這就是所謂的“巴納姆效應”, 表現為人總會傾向於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 即使這一描述十分空洞, 他仍會相信其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更典型的案例, 是蹭喜茶熱點的喪茶快閃店, 雖然開店時間只有短短的四天, 也立刻引爆話題點。 一事無成, 碌碌無為……找的都是年輕人心中的痛點, 切中他們的“自嘲表達”。

▲“喪”文化就是對消費者心理的利用

還有最近很流行的“佛系”、“油膩的中年男人”, 也是很準確地切中了一個代表性群體的情緒點, 讓他們通過幽默的語言嘲弄自己的優點與缺點, 以達到社交目的, 最後成為“社交貨幣”, 引起廣泛的傳播。

心靈雞湯的品牌故事, 再毒都有人會喝下, 因為某種情感的相似,建立粉絲效應。

所以,你的目標客群是誰?想想他們最突出的情緒點,試著做點文章。

3.“以前沒見過”,更能引起關注

過去人們會為“乾隆下江南”的故事買單,但在這個網路發達,人人自媒體的時代,這樣的品牌故事已經過時。

換種方式說,每個時代都有年輕人,要想讓年輕消費者產生共鳴,品牌故事就需要有料有亮點。

百雀羚女特工的長圖廣告去年火爆了朋友圈,品牌利用年輕消費者喜好,將故事製作成連環畫圖片方式,惹得其他品牌爭先學習。

最近很火的小遊戲《旅行青蛙》,被年輕人稱為“佛系養蛙”,作為一款以情感牽掛為連接點的放置類小遊戲,既不需要太多的時間成本,還能讓年輕人找到一種心理寄託。

▲創造一種“沒見過”的新形式

有新意、以前沒見過,這就是吸引人的亮點。

4.將故事人物“具象化”

品牌故事發展到最後,希望帶來更多的傳播性就需要有實物來承載——將故事中的人物具象化,比如星巴克的美人魚、肯德基爺爺。

▲具象化更有記憶點

這些人物形象是一種符號,能夠成為品牌的象徵符,同時有足夠強的品牌力時,也可以發展玩偶周邊,推出類似肯德基的兒童套餐搭配玩偶,還可以多維度發展生意。

5.切忌忽略產品過分講故事

當一個品牌的產品等各方面做到80分,品牌故事是來錦上添花的;如果品牌基礎水準都沒有做好,再美麗的故事也挽救不了下場的結局。

品牌過分抒發情懷,忽視產品,很難讓消費者再次買單。

消費市場上,消費者沒有過多的包容心,對於產品好壞分界清晰,品牌故事說的再好也只是輔助,更多的還需要將產品夯實。

沒有產品夯實的產品故事是耍流氓。

作者:胡茵煐&玥老闆,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聯繫作者,微信號:yuelaoban

因為某種情感的相似,建立粉絲效應。

所以,你的目標客群是誰?想想他們最突出的情緒點,試著做點文章。

3.“以前沒見過”,更能引起關注

過去人們會為“乾隆下江南”的故事買單,但在這個網路發達,人人自媒體的時代,這樣的品牌故事已經過時。

換種方式說,每個時代都有年輕人,要想讓年輕消費者產生共鳴,品牌故事就需要有料有亮點。

百雀羚女特工的長圖廣告去年火爆了朋友圈,品牌利用年輕消費者喜好,將故事製作成連環畫圖片方式,惹得其他品牌爭先學習。

最近很火的小遊戲《旅行青蛙》,被年輕人稱為“佛系養蛙”,作為一款以情感牽掛為連接點的放置類小遊戲,既不需要太多的時間成本,還能讓年輕人找到一種心理寄託。

▲創造一種“沒見過”的新形式

有新意、以前沒見過,這就是吸引人的亮點。

4.將故事人物“具象化”

品牌故事發展到最後,希望帶來更多的傳播性就需要有實物來承載——將故事中的人物具象化,比如星巴克的美人魚、肯德基爺爺。

▲具象化更有記憶點

這些人物形象是一種符號,能夠成為品牌的象徵符,同時有足夠強的品牌力時,也可以發展玩偶周邊,推出類似肯德基的兒童套餐搭配玩偶,還可以多維度發展生意。

5.切忌忽略產品過分講故事

當一個品牌的產品等各方面做到80分,品牌故事是來錦上添花的;如果品牌基礎水準都沒有做好,再美麗的故事也挽救不了下場的結局。

品牌過分抒發情懷,忽視產品,很難讓消費者再次買單。

消費市場上,消費者沒有過多的包容心,對於產品好壞分界清晰,品牌故事說的再好也只是輔助,更多的還需要將產品夯實。

沒有產品夯實的產品故事是耍流氓。

作者:胡茵煐&玥老闆,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聯繫作者,微信號:yuelaoba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