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康學院圍繞立德樹人構建雙向互動教學體系

多年來, 安康學院文傳學院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以“勤學、善思、躬行”的學風建設指導思想為引領, 建立並完善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一體化的雙向互動教學體系,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 逐步形成了以專業核心素質培育為靈魂, 以地域文化建設為特色的“一院一品”校園文化。

——依託專業社團積極搭建鍛煉和培養學生能力的陣地和平臺, 培育學生專業核心素質, 引導學生成人成才。 該院文傳學院於2013年7月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成立了影視戲劇社、師範技能訓練社、國學讀書社、文學創作社、播音主持社、風華詩社、語言文字社、演講辯論社、書法社等九大專業社團,

分別圍繞“能說會寫”專業能力進行課外實踐拓展訓練。 要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或特長參加1-2個專業社團, 記入課外實訓學分, 並作為畢業條件之一。 為學生運用專業知識提供平臺, 切實將第一課堂知識學習和第二課堂課外實踐結合起來。 該院專業社團自成立以來, 先後結合社團性質和專業、學生特點, 以做“情懷高遠、言行文明”的大學生為主線, 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活動, 不僅從思想上引領學生, 更注重提升其專業核心素質, 為學生成人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安康學院排演的話劇《陝南往事》劇照

該院文傳學院影視戲劇社先後參加了2013年、2015、2017年全省校園戲劇節演出, 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2017年排演的話劇《陝南往事》獲陝西省第六屆校園藝術節優秀劇碼獎等五項大獎。 話劇創作、編排及演出既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 更為廣大師生傳遞了正能量。 一部部戲劇作品, 是一部部理想信念、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活的教材,

感染著一個個青年學生, 激勵著一屆屆莘莘學子。 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 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戲劇人物塑造, 堅定了文化自信, 推進了大學校園文化建設。

安康學院第七屆師範生技能大賽現場及頒獎典禮

該院文傳學院師範技能訓練社成功舉辦了七屆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 一方面以大賽的機制促進教學試講的規範性和學生試講的熱情, 另一方面實現了大賽的全員參與性, 使所有學生都能從大賽中獲益。 該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技能大賽提高了師範生的教學技能和實踐應用能力, 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該院文傳學院堅持模式化與個性化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理念, 從2015年開始依託文學創作社積極探索畢業論文(設計)改革, 允許學生以文學創作的方式完成畢業設計。 2016年制定了《文學與傳媒學院文學創作類畢業設計寫作要求》, 要求學生提交5篇以上作品,

成立以作家李春平為組長的審核小組, 對學生作品進行嚴格審核篩選, 通過審核者獲准開始畢業創作。 2017屆有7名學生獲得以文學創作進行畢業設計的資格, 共有6名學生完成寫作任務, 按期參加答辯。

該院文傳學院播音主持社成功舉辦了四屆大賽, 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播音主持人才;演講辯論社通過舉辦演講和辯論賽培養了學生“能講、善辯”的能力;國學讀書社宣導以"讀書"結交朋友, 用"智慧"啟迪人生;語言文字社先後開展了漢字聽寫大賽、漢字創意大賽, 力求將語言文字的專業知識具體運用到寫作實踐和生活實踐;書法社積極督促社員每天練習書法, 每週讓社員集中進行書法練習;風華詩社定期在微信公眾號推送學生創作的詩歌作品, 從生活中挖掘詩歌,從詩歌中品味人生。

安康學院“沈氏家訓”“黃氏家訓”青少年讀本編寫工作座談會現場

——依託陝南民間文化研究中心,凝練學科特色,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助力學生成人成才。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實踐中,該院文傳學院積極開展將安康地域優質文化資源轉化為實踐教學、文化育人資源的探索,成效良好。文傳學院通過開設安康地域文化課程,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地域文化研究,鼓勵學生以紫陽民歌、漢調二黃以及漢水流域民俗風情、旅遊文化等為田野調查和畢業論文的研究課題。以安康地域文化事象為研究課題的畢業論文及大學生創新創業專案越來越多,2012年至2017年,該院文傳學院成功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專案共計25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級5項,校級12項。涉及地方小戲、古籍校注整理、小城鎮建設與環境保護、地域文化等方面項目14項。特別是古籍校注整理獲批6項。通過整理校注縣誌,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瞭解,還能鍛煉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2015年9月,該院文傳學院與安康市漢濱區花園民俗文化展館簽訂全面合作協定,協定約定,漢濱區花園民俗文化展館作為陝南民間文化研究中心科學研究、教學實踐基地,全力支援文傳學院的學術研究及學生社會實踐。2016年3月,該院文傳學院啟動了中小學助學系列叢書——“沈氏家訓”青少年讀本編寫工作。讀本分小學低年級卷、小學高年級卷、初中卷、高中卷,各卷體例統一,由家訓原文、注釋、引文、導讀及閱讀連結共五部分組成。自2016年秋季開始,該讀本已被納入漢陰縣中小學課堂,社會反響較好。白河縣“黃氏家訓”青少年讀本的編寫工作已經完成,即將正式出版發行。為提高應用型漢語言專業人才培養品質,增強本專業學生“能說會寫”專業核心能力,文傳學院將安康地方經典舊志和優秀家訓納入地域傳統經典文獻範疇,在課堂教學中,鼓勵教師將安康舊志和家訓改造為《古代文學》《古代漢語》《文獻學》等課程的教學資源,設計優秀傳統家訓閱讀和研討方面的學習任務;在課外專業實踐環節,組織並指導學生參與優秀傳統家訓的挖掘搜集、整理闡發、傳播宣介等工作,使學生在深刻感知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過程中,拓展文化視界、增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進而激發其在地方文化建設領域創新創業的熱情。該院文傳學院申報的《發揮優秀傳統家訓的“五育”功能 助力立德樹人》被評為安康學院2016-2017學年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並榮獲2017年全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安康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院將在構建以專業核心素質培育為靈魂、以地域文化建設為特色打造“一院一品”精品文化中,繼續探索中文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長效聯動機制,努力為營造文化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築牢安康文化自信的根基、助力學生成人成才上作出新的貢獻。

掃一掃分享本頁

從生活中挖掘詩歌,從詩歌中品味人生。

安康學院“沈氏家訓”“黃氏家訓”青少年讀本編寫工作座談會現場

——依託陝南民間文化研究中心,凝練學科特色,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資源的育人價值,助力學生成人成才。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實踐中,該院文傳學院積極開展將安康地域優質文化資源轉化為實踐教學、文化育人資源的探索,成效良好。文傳學院通過開設安康地域文化課程,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地域文化研究,鼓勵學生以紫陽民歌、漢調二黃以及漢水流域民俗風情、旅遊文化等為田野調查和畢業論文的研究課題。以安康地域文化事象為研究課題的畢業論文及大學生創新創業專案越來越多,2012年至2017年,該院文傳學院成功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專案共計25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級5項,校級12項。涉及地方小戲、古籍校注整理、小城鎮建設與環境保護、地域文化等方面項目14項。特別是古籍校注整理獲批6項。通過整理校注縣誌,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瞭解,還能鍛煉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2015年9月,該院文傳學院與安康市漢濱區花園民俗文化展館簽訂全面合作協定,協定約定,漢濱區花園民俗文化展館作為陝南民間文化研究中心科學研究、教學實踐基地,全力支援文傳學院的學術研究及學生社會實踐。2016年3月,該院文傳學院啟動了中小學助學系列叢書——“沈氏家訓”青少年讀本編寫工作。讀本分小學低年級卷、小學高年級卷、初中卷、高中卷,各卷體例統一,由家訓原文、注釋、引文、導讀及閱讀連結共五部分組成。自2016年秋季開始,該讀本已被納入漢陰縣中小學課堂,社會反響較好。白河縣“黃氏家訓”青少年讀本的編寫工作已經完成,即將正式出版發行。為提高應用型漢語言專業人才培養品質,增強本專業學生“能說會寫”專業核心能力,文傳學院將安康地方經典舊志和優秀家訓納入地域傳統經典文獻範疇,在課堂教學中,鼓勵教師將安康舊志和家訓改造為《古代文學》《古代漢語》《文獻學》等課程的教學資源,設計優秀傳統家訓閱讀和研討方面的學習任務;在課外專業實踐環節,組織並指導學生參與優秀傳統家訓的挖掘搜集、整理闡發、傳播宣介等工作,使學生在深刻感知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過程中,拓展文化視界、增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進而激發其在地方文化建設領域創新創業的熱情。該院文傳學院申報的《發揮優秀傳統家訓的“五育”功能 助力立德樹人》被評為安康學院2016-2017學年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並榮獲2017年全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

安康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院將在構建以專業核心素質培育為靈魂、以地域文化建設為特色打造“一院一品”精品文化中,繼續探索中文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長效聯動機制,努力為營造文化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築牢安康文化自信的根基、助力學生成人成才上作出新的貢獻。

掃一掃分享本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