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Fraunhofer IOF採用SLM 3D列印技術,使掃描器和望遠鏡的金屬鏡面重量減輕75%

《3D列印世界》訊/Fraunhofer應用光學與精密工程研究所 (IOF)已經成功利用SLM 3D列印技術將掃描鏡和太空望遠鏡的重量減少了75%, 該鏡面將下周的美國三藩市西部光電展上展出。

據Fraunhofer IOF的工程師稱, 他們利用選擇性鐳射融化的金屬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了超輕的金屬鏡, 其秘訣在於輕量化的設計, 包括無序和對稱性結構的採用, 使用的材料有 AlSi12、 AlSi40和Al6061。 雖然減少75%的重量令人矚目, 但這並非 Fraunhofer IOF 頭一次在羽量級金屬光學方面的嘗試, 很多年來, 該研究所都在採用鑽石切割和切削技術來對鋁進行加工, 以期獲得羽量級的結構, 但這些方法受限明顯, 只能做出某些簡單的幾何形狀, 而增材製造則大大拓展了這一範圍, Fraunhofer IOF 用SLM 3D印表機直接用金屬粉末生成複雜的形狀, 並不斷嘗試新的材料。

插播小廣告

他們最近的研究發現, 高矽鋁合金擁有非常高的冷卻率, 可以用來融化粉末粒子, 因此作為3D列印材料是很合適的。 據稱, 用這種材料做出來的部件, 其機械性能“相當或優於”擁有相同化學成分的傳統合金, 同時其微觀結構的孔隙度低於0.05%。

那麼, 3D列印對於金屬鏡減重的意義何在?Fraunhofer IOF 已經可以通過生成有規律的細胞結構、有規律或無規律的晶格結構, 以及拓撲優化設計, 或者是通過運行結構的類比方法來達到輕量化的目的。 這意味某些沒有什麼用的結構可以直接不要, 例如金屬鏡的內部區域的密度可以減少, 還有和穩定結構無關的區域, 都可以進行刪減。

當然3D列印出來的金屬鏡還不能直接使用, 還需要 通過其他技術來進行後處理, 實現高光學精度, Fraunhofer IOF表示, 經過後處理, 這個150毫米大小的金屬鏡擁有“極高的穩定性和剛度”, 表面粗糙度< 1 nm RMS, 形狀誤差<150 nm PV。

編譯自:3ders.org

180頁3D列印行業應用白皮書(201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