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大寒節氣寒邪侵襲 中老年人養護要點

中醫認為, 大寒時節氣溫比較低, 人體新陳代謝減慢, 對於抵抗力較弱的中老年人來說, 無疑是“雪上加霜”的節氣。 那麼中老年人在大寒節氣, 有哪些養護的要點, 可助他們安度最冷一天呢?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也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 “寒氣之逆極, 故謂大寒”, 意思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 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多為6℃至8℃, 比小寒高出近1℃。 “小寒大寒, 冷成一團”的諺語, 足見大寒節氣的寒冷。

感冒是中老年人冬季的常見病、多發病, 並很輕易誘發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等併發症, 因此中老年人應注意以下養護要點:

大寒節氣要養心

大寒節氣處於最寒, 寒性凝滯, 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 人體氣血運行依賴陽氣的推動, 當人體受到外界寒冷刺激時, 血脈多收縮阻塞。 尤其是在冬季最為寒冷的冬至時節, 中老年人如果不注意防寒保暖, 則很容易突發心梗、心絞痛、中風等。 因此大寒節氣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 要特別提高警惕, 謹防發作。 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 定期去醫院檢查, 服用必要的藥物, 控制病情的發展, 防患於未然。

建議:情志方方面,

要養心先養善良、寬厚之心, 心底寬自無憂。 要靜神少慮, 保持精神暢達樂觀, 不為瑣事勞神, 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 積勞成疾。

飲食上, 建議可以適量吃些紅色食物, 比如紅棗能補中益氣, 養血安神;山楂則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瘀的良藥;紅酒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 能抑制血管生長因數, 防止動脈硬化;紅茶中含有的鉀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有增強心功能的作用。

大寒節氣要護肺

肺為嬌髒, 畏寒喜潤。 大寒節氣, 氣候乾冷, 容易傷及肺臟, 鼻塞、流涕、咳嗽、咯痰等症狀就是最為常見的肺臟感受寒邪的表現, 所以, 度冬還要注意養肺。

建議:每天早上可以做做“呼吸操”, 以潤養肺臟。 具體做法:用鼻深長而緩慢地呼吸, 吸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 胸部保持不動;呼氣時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 胸部保持不動。 每次深吸氣3~5秒, 屏息1秒;然後慢呼氣3~5秒, 屏息1秒。 每天練習呼吸操5~15分鐘。

此外, 日常飲食宜吃些潤肺養肺的食物, 如百合、銀杏、銀耳、蓮藕、蓮子、雪梨等。

大寒節氣起居規律

“起居有常, 養其神也, 不妄勞作, 養其精也”, 冬令時節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 就能保養神氣, 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

建議:在起居上, 應早睡晚起, 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 同時也要多穿衣服, 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大寒節氣鍛煉適度

大寒時節,天氣較為寒冷,而寒冷的天氣容易導致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血液迴圈發生變化。

建議:為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中老年人可以進行適度的鍛煉,通過慢跑、練太極等來增強體質。但切記,外出晨練時不宜太早,最好選擇在日出之後。

大寒節氣藥物相助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這個階段,人類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生,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建議: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後天之氣”指脾胃為後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所以,這個大寒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

關心身體,關愛健康,關注杏林壹號!

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大寒節氣鍛煉適度

大寒時節,天氣較為寒冷,而寒冷的天氣容易導致人體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血液迴圈發生變化。

建議:為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中老年人可以進行適度的鍛煉,通過慢跑、練太極等來增強體質。但切記,外出晨練時不宜太早,最好選擇在日出之後。

大寒節氣藥物相助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這個階段,人類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生,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建議:藥物養生應以固先天之本,護後天之氣為主。所謂“先天之本”即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氣充盛,機體代謝能力強,人的衰老速度緩慢;所謂“後天之氣”指脾胃為後天之氣,又是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都靠脾胃供給。所以,這個大寒的藥物養生應以固護脾、腎為重點。

關心身體,關愛健康,關注杏林壹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