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子長縣餘家坪鎮:黨建引領謀發展 村企共建促雙贏

“今年, 我們村上新發展川地葡萄120畝, 我栽植了4畝, 後年就可以掛果, 發展起產業, 我對生活更有信心了......”劉家鹼村貧困戶井國民高興地說。

據瞭解, 去年以來, 劉家鹼村黨支部積極引進延安市車村煤礦一號井120萬噸/年項目, 為煤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產平臺, 企業完成征地200餘畝, 以每畝4.3萬元征地費用給予農戶補償, 並就地解決村上剩餘勞力30餘個, 煤業集團公司投資25萬元, 完成劉家鹼村發展川地葡萄地塊的翻地以及苗木費用, 經黨支部引領、7名黨員帶動、6戶貧困戶積極參與, 新發展川地葡萄120畝, 有力地助推了脫貧攻堅工作。 這只是餘家坪鎮黨委、政府結合鎮村實際, 探索“黨建引領、村企共建”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 餘家坪鎮以農村黨建為引領, 脫貧攻堅為統攬, 積極探索, 主動作為, 按照“就近便利、優勢互補、資源分享、互促雙贏”的原則, 多方引進企業, 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載體, 充分發揮駐地企業的綜合帶動作用, 優化資本、技術、人才、土地等生產要素的配置, 使駐地企業與村黨支部之間建立有組織、緊密型的聯繫, 村企積極發揮各自優勢, 互相取長補短, 達到“以企帶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贏”的目的,

有力地助推了全鎮特色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脫貧攻堅等工作, 開創了村企發展互動雙贏的良好局面, 帶動全鎮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廟砭村黨支部2011年以來, 引進禾草溝煤礦, 征地100余畝, 農戶人均補償征地費用9000元, 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煤礦就地解決勞動力就業115人,

維修村主幹道排水渠80余米, 完成崾嶮治溝造地120畝, 改變了村爛溝爛岔的狀況, 下一步, 將進一步支持全村產業發展, 為村發展百畝乾果經濟林提供資金保障。 同時, 為新修活動陣地解決了水、煤等問題, 以每戶每年4噸煤及每戶每年120元電費解決該村在家115戶245人的生活用煤、用電問題, 帶動村集體實現年增收230余萬元。 禾草溝村協調天然氣公司回填壩地150畝, 由50戶農戶發展百畝油用牡丹示範基地。 駐地企業煤礦油礦勞務輸出56人, 帶動村實現年收入200余萬元。

據悉, 餘家坪鎮共引進駐地企業15個, 通過黨建引領, 村企共建的模式, 進一步提高了村黨支部的組織化程度, 不僅企業找到了發展的組織載體, 而且使農村分散的生產要素找到了合適的集中平臺, 進而實現規模化、組織化生產, 提高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程度, 並以此促進農村党的建設、產業發展、美麗鄉村、農村改革等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發展起劉家鹼村、廟砭村、禾草溝村等典型村, 駐地企業發揮各自優勢, 累計為各村治理土地300餘畝,改善基礎設施20餘處,新修排水渠、過水橋12座,辦理實事120餘件,解決剩餘勞動力就業500余名,培育管理技術人員60余名。新建西山溝千畝山地蘋果示範園、王家灣530畝山地蘋果示範園,全鎮山地蘋果園達到10020畝。完成舊棚改造18座,在新寨河、涼水灣新建標準大棚93座。全鎮大棚油桃達224棚,全鎮大棚達320座。發展山地葡萄1500餘畝,栽植油用牡丹1700餘畝,在涼水灣、新寨河、岔溝坪等村種植地膜玉米2000畝。在涼水灣、新寨河等村鞏固發展飼草青貯產業,全年打包3萬余包,預計增收50余萬元。2017年8月,新寨河村被農業部認定為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大棚油桃)示範村,全鎮人均純收入達10200元。呈現出村企共建,互促共贏的良好局面。

累計為各村治理土地300餘畝,改善基礎設施20餘處,新修排水渠、過水橋12座,辦理實事120餘件,解決剩餘勞動力就業500余名,培育管理技術人員60余名。新建西山溝千畝山地蘋果示範園、王家灣530畝山地蘋果示範園,全鎮山地蘋果園達到10020畝。完成舊棚改造18座,在新寨河、涼水灣新建標準大棚93座。全鎮大棚油桃達224棚,全鎮大棚達320座。發展山地葡萄1500餘畝,栽植油用牡丹1700餘畝,在涼水灣、新寨河、岔溝坪等村種植地膜玉米2000畝。在涼水灣、新寨河等村鞏固發展飼草青貯產業,全年打包3萬余包,預計增收50余萬元。2017年8月,新寨河村被農業部認定為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大棚油桃)示範村,全鎮人均純收入達10200元。呈現出村企共建,互促共贏的良好局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