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臘八節氣」美味臘八的八個習俗和六個傳說,好吃又好玩

臘八節, 俗稱“臘八” ,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 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 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 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

稱為“法寶節”, 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 接也”, 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 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 “臘”從“肉”旁, 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 逐疫迎春”, 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 亦名“成道會”, 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自先上古起, 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 祈求豐收和吉祥。 據《禮記·郊特牲》記載, 臘祭是“歲十二月, 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 ”夏代稱臘日為“嘉平”, 商代為“清祀”, 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 故稱該月為臘月, 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 後來佛教傳入, 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 後隨佛教盛行, 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 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 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說文》載:“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 ”可見, 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曾是臘日。

後由於佛教介入, 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 自此相沿成俗。

祭祀

應劭《風俗通》雲:“《禮傳》:臘者, 獵也, 言田獵取禽獸, 以祭祀其祖也。 或曰:臘者, 接也, 新故交接, 故大祭以報功也。 ”其起源甚早, 《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 蠟也者, 索也, 歲十二月, 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 ”《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為田事, 故為蠟祭, 以報天地”。 夏代稱臘日祭為“嘉平”, 殷曰“清祀”, 周曰“大蠟”, 漢代改為“臘”。

祭祀的對象凡八: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後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溝、昆蟲神。 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 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 到了唐宋, 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

相傳釋伽牟尼成佛之前, 絕欲苦行, 餓昏倒地。 一牧羊女以雜糧摻以野果, 用清泉煮粥將其救醒。 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 終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 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 誦經紀念, 相沿成節。 到了明清, 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 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 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嘗臘八粥, 並舉行慶豐家實。 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 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 採購年貨, “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飲食文化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 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開始于宋代。 每逢臘八這一天, 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到了清朝, 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在宮廷, 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 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在民間, 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 祭祀祖先;同時, 闔家團聚在一起食用, 饋贈親朋好友。

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 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穀類, 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 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圓、葡萄乾、白果等乾果。 臘八粥不僅是時令美食, 更是養生佳品, 尤其適合在寒冷的天氣裡保養脾胃。

煮“五豆”

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 不稱“臘八粥”, 而叫做煮“五豆”, 有的在臘八當天煮, 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 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 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

臘八醋

臘八醋,傳統臘八節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名“臘八醋”。臘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要吃素餃子,取一年素素淨淨之意,蘸臘八醋吃,別有一番滋味是。“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泡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於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傳統小吃,是臘八節節日食俗。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國北方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延伸閱讀】

沈從文:臘八

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長了許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臘八粥,誰不口上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併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歎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歎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的裝著,大匙大匙朝口裡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瘋了。一個人出出進進灶房,看到那一大鍋正在歎氣的粥,碗盞都已預備得整齊擺到灶邊好久了,但他媽總說是時候還早。

他媽正拿起一把鍋鏟在粥裡攪和。鍋裡的粥也像是益發濃稠了。

“媽,媽,要到什麼時候才……”

“要到夜裡!”其實他媽所說的夜裡,並不是上燈以後。但八兒聽了這種鬆勁的話,眼睛可急紅了。鍋子中,有聲無力的歎氣正還在繼續。

“那我餓了!”八兒要哭的樣子。

“餓了,也得到太陽落下時才准吃。”

餓了,也得到太陽落下時才准吃。你們想,媽的命令,看羊還不夠資格的八兒,難道還能設什麼法來反抗嗎?並且八兒所說的餓,也不可靠,不過因為一進灶房,就聽到那鍋子中歎氣又像是正在呻喚的東西,因好奇而急於想嘗嘗這奇怪東西罷了。

“媽,媽,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們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們倆光吃甜的也行……媽,媽,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嗎?”

“是呀!孥孥說得對。”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兩碗半……”“蔔……”鍋內又歎了聲氣。八兒回過頭來了。

比灶矮了許多的八兒,回過頭來的結果,亦不過看到一股淡淡煙氣往上一沖而已!

鍋中的一切,這在八兒,只能猜想……栗子會已稀爛到認不清楚了罷,赤飯豆會煮得渾身透腫成了患水臌脹病那樣子了罷,花生仁兒吃來總已是面東東的了!棗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幹紅棗也有那麼大,那就妙極了!糖若作多了,它會起鍋巴……“媽,媽,你抱我起來看看罷!”於是媽就如八兒所求的把他抱了起來。

“惡……”他驚異得喊起來了,鍋中的一切已進了他的眼中。

這不能不說是奇怪呀,栗子跌進鍋裡,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見過跌進到黃燜雞鍋子裡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飯豆害水臌腫,那也是往常熬粥時常見的事。

花生仁兒脫了他的紅外套,這是不消說的事。鍋巴,正是圍了鍋邊成一圈。總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樣子了,但他卻不想到今日粥的顏色是深褐。

“怎麼,黑的!”八兒還同時想起染缸裡的髒水。

“棗子同赤豆擱多了。”媽的解釋的結果,是撿了一枚特別大得嚇人的赤棗給了八兒。

雖說是棗子同飯豆擱得多了一點,但大家都承認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夜飯桌邊,靠到他媽斜立著的八兒,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如在熱天,總免不了又要為他媽的手掌麻煩一番罷。在他身邊桌上那兩隻筷子,很浪漫的擺成一個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陳臘肉,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來了。

“媽,媽,你喊哈叭出去了罷!討厭死了,盡到別人腳下鑽!”

若不是八兒腳下棄得臘肉皮骨格外多,哈叭也不會單同他來那麼親熱罷。

“哈叭,我八兒要你出去,快滾罷……”接著是一塊大骨頭擲到地上,哈叭總算知事,銜著骨頭到外面啃嚼去了。

“再不知趣,就賞它幾腳!”八兒的爹,看那只哈叭搖著尾巴很規矩的出去後,對著八兒笑笑的說。

其實,“賞它幾腳”的話,倘若真要八兒來執行,還不是空的?憑你八兒再用力重踢它幾腳,讓你八兒狠狠的用出吃奶力氣,頑皮的哈叭,它不還是依然伏在桌下嚼它所願嚼的東西嗎?

因為“賞它幾腳”的話,又使八兒的媽記起了許多他爹平素袒護狗的事。

“賞它幾腳,你看到它欺負八兒,哪一次又捨得踢它?八寶精似的,養得它恣刺得怪不逗人歡喜,一吃飯就來桌子下頭鑽,趕出去還得丟一塊骨頭,其實都是你慣死了它!”這顯然是對八兒的爹有點揶揄了。

“真的,媽,它還搶過我的鴨子腦殼呢。”其實這也只能怪八兒那一次自己手松。然而八兒偏把這話來幫助他媽說哈叭的壞話。

“那我明天就把哈叭帶到場上去,不再讓它同你玩。”果真八兒的爹的宣言是真,那以後八兒就未免寂寞了。

然而八兒知道爹是不會把狗帶到場上去的,故毫不氣餒。

“讓他帶去,我寶寶一個人不會玩,難道必定要一個狗來陪嗎?”以下的話風又轉到了爹的身上,“牽了去也免得天天同八兒爭東西吃!”

“你只恨哈叭,哈叭哪裡及得到梁家的小黃呢?”

“要是小黃在我家裡,我早就喊人來打死賣到湯鍋鋪子去了。”八兒的媽說來臉已紅紅的!

小黃是怎麼一個樣子,乃值得八兒的爹提出來同哈叭相較呢?那是上隔壁梁家一隻守門狗,有得是見人就咬的一張狠口。梁家因了這只狗,幾多熟人都不敢上門了。但八兒的媽,時常過梁家時,那狗卻象很客氣似的,低低吠兩聲就走了開去。八兒的媽,以為這已是互相認識的一種表示了,所以總不大如別人樣對這狗防備。上月子,為八兒做滿八歲的生日,八兒的媽上樑家去借碓舂粑粑,進門後,小黃突然一變往日態度,毫不認帳似的,撲攏來大腿腱子肉上咬了一口就走了。這也只能怪她自己,頭上頂了那個平素小黃不曾見她頂過的竹簸。落後是梁四屋裡人為敷上了止血藥,又為把米粉舂好了事。轉身時,八兒的媽就一一為他爹說了,還說那畜生連天天見面的人也認不清,真的該拿來打死起!因此一來,八兒的爹就找出一句為自己心愛這只哈叭護短的話了。

譬如是哈叭頑皮到使八兒的媽發氣時,八兒的爹就把“比梁家小黃就不如了!”“那你喜歡小黃罷?”“我這哈叭可惜不會咬人!”一類足以證明這只哈叭雖頑皮實天真馴善的話來解圍,自然這一類解圍的話中,還夾著點逗自己奶奶開心的意味。

本來那一次小黃給她的驚嚇比痛苦還多,請想,兩隻手正扶著一個大簸簸,而那畜生閃不知撲攏來就在你腱子肉上啃一下,怎不使人氣憤?要是八兒家哈叭竟頑皮到同小黃一樣,恐怕八兒的爹,不再要奶奶提議,也早做成打狗的楊大爺一筆生意了。

八兒不著意的把頭轉到門簾子腳邊去,兩個白花耳朵同一雙大眼睛又在門簾下腳掀開處出現了。哈叭像是心裡怯怯的,只把一個頭伸進房來看裡面的風色,又象不好意思似的(尾巴也在搖擺)。

“混帳……”很懂事樣子經過八兒一聲吆喝,哈叭那個大頭就不見了。

然而八兒知道哈叭這時還在門簾外邊徘徊。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於北京

【各地習俗】

1、陝西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甘肅臘八節的習俗

傳統煮臘八粥用五穀、蔬菜,煮熟後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後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寧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4、江浙臘八節的習俗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臘八粥裡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裡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5、西北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在陝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裡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6、寧夏臘八節的習俗

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和陝北一樣,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7、北京臘八節的習俗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撥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神話傳說】

傳說一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傳說二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穀、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傳說三

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四

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嶽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傳說五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說六

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慧,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倆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

臘八醋

臘八醋,傳統臘八節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名“臘八醋”。臘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要吃素餃子,取一年素素淨淨之意,蘸臘八醋吃,別有一番滋味是。“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泡臘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於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傳統小吃,是臘八節節日食俗。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國北方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延伸閱讀】

沈從文:臘八

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長了許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臘八粥,誰不口上就立時生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併攏來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歎氣似的沸騰著,單看它那歎氣樣兒,聞聞那種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碗大碗的裝著,大匙大匙朝口裡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瘋了。一個人出出進進灶房,看到那一大鍋正在歎氣的粥,碗盞都已預備得整齊擺到灶邊好久了,但他媽總說是時候還早。

他媽正拿起一把鍋鏟在粥裡攪和。鍋裡的粥也像是益發濃稠了。

“媽,媽,要到什麼時候才……”

“要到夜裡!”其實他媽所說的夜裡,並不是上燈以後。但八兒聽了這種鬆勁的話,眼睛可急紅了。鍋子中,有聲無力的歎氣正還在繼續。

“那我餓了!”八兒要哭的樣子。

“餓了,也得到太陽落下時才准吃。”

餓了,也得到太陽落下時才准吃。你們想,媽的命令,看羊還不夠資格的八兒,難道還能設什麼法來反抗嗎?並且八兒所說的餓,也不可靠,不過因為一進灶房,就聽到那鍋子中歎氣又像是正在呻喚的東西,因好奇而急於想嘗嘗這奇怪東西罷了。

“媽,媽,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們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們倆光吃甜的也行……媽,媽,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嗎?”

“是呀!孥孥說得對。”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兩碗半……”“蔔……”鍋內又歎了聲氣。八兒回過頭來了。

比灶矮了許多的八兒,回過頭來的結果,亦不過看到一股淡淡煙氣往上一沖而已!

鍋中的一切,這在八兒,只能猜想……栗子會已稀爛到認不清楚了罷,赤飯豆會煮得渾身透腫成了患水臌脹病那樣子了罷,花生仁兒吃來總已是面東東的了!棗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幹紅棗也有那麼大,那就妙極了!糖若作多了,它會起鍋巴……“媽,媽,你抱我起來看看罷!”於是媽就如八兒所求的把他抱了起來。

“惡……”他驚異得喊起來了,鍋中的一切已進了他的眼中。

這不能不說是奇怪呀,栗子跌進鍋裡,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見過跌進到黃燜雞鍋子裡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飯豆害水臌腫,那也是往常熬粥時常見的事。

花生仁兒脫了他的紅外套,這是不消說的事。鍋巴,正是圍了鍋邊成一圈。總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樣子了,但他卻不想到今日粥的顏色是深褐。

“怎麼,黑的!”八兒還同時想起染缸裡的髒水。

“棗子同赤豆擱多了。”媽的解釋的結果,是撿了一枚特別大得嚇人的赤棗給了八兒。

雖說是棗子同飯豆擱得多了一點,但大家都承認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夜飯桌邊,靠到他媽斜立著的八兒,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如在熱天,總免不了又要為他媽的手掌麻煩一番罷。在他身邊桌上那兩隻筷子,很浪漫的擺成一個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陳臘肉,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來了。

“媽,媽,你喊哈叭出去了罷!討厭死了,盡到別人腳下鑽!”

若不是八兒腳下棄得臘肉皮骨格外多,哈叭也不會單同他來那麼親熱罷。

“哈叭,我八兒要你出去,快滾罷……”接著是一塊大骨頭擲到地上,哈叭總算知事,銜著骨頭到外面啃嚼去了。

“再不知趣,就賞它幾腳!”八兒的爹,看那只哈叭搖著尾巴很規矩的出去後,對著八兒笑笑的說。

其實,“賞它幾腳”的話,倘若真要八兒來執行,還不是空的?憑你八兒再用力重踢它幾腳,讓你八兒狠狠的用出吃奶力氣,頑皮的哈叭,它不還是依然伏在桌下嚼它所願嚼的東西嗎?

因為“賞它幾腳”的話,又使八兒的媽記起了許多他爹平素袒護狗的事。

“賞它幾腳,你看到它欺負八兒,哪一次又捨得踢它?八寶精似的,養得它恣刺得怪不逗人歡喜,一吃飯就來桌子下頭鑽,趕出去還得丟一塊骨頭,其實都是你慣死了它!”這顯然是對八兒的爹有點揶揄了。

“真的,媽,它還搶過我的鴨子腦殼呢。”其實這也只能怪八兒那一次自己手松。然而八兒偏把這話來幫助他媽說哈叭的壞話。

“那我明天就把哈叭帶到場上去,不再讓它同你玩。”果真八兒的爹的宣言是真,那以後八兒就未免寂寞了。

然而八兒知道爹是不會把狗帶到場上去的,故毫不氣餒。

“讓他帶去,我寶寶一個人不會玩,難道必定要一個狗來陪嗎?”以下的話風又轉到了爹的身上,“牽了去也免得天天同八兒爭東西吃!”

“你只恨哈叭,哈叭哪裡及得到梁家的小黃呢?”

“要是小黃在我家裡,我早就喊人來打死賣到湯鍋鋪子去了。”八兒的媽說來臉已紅紅的!

小黃是怎麼一個樣子,乃值得八兒的爹提出來同哈叭相較呢?那是上隔壁梁家一隻守門狗,有得是見人就咬的一張狠口。梁家因了這只狗,幾多熟人都不敢上門了。但八兒的媽,時常過梁家時,那狗卻象很客氣似的,低低吠兩聲就走了開去。八兒的媽,以為這已是互相認識的一種表示了,所以總不大如別人樣對這狗防備。上月子,為八兒做滿八歲的生日,八兒的媽上樑家去借碓舂粑粑,進門後,小黃突然一變往日態度,毫不認帳似的,撲攏來大腿腱子肉上咬了一口就走了。這也只能怪她自己,頭上頂了那個平素小黃不曾見她頂過的竹簸。落後是梁四屋裡人為敷上了止血藥,又為把米粉舂好了事。轉身時,八兒的媽就一一為他爹說了,還說那畜生連天天見面的人也認不清,真的該拿來打死起!因此一來,八兒的爹就找出一句為自己心愛這只哈叭護短的話了。

譬如是哈叭頑皮到使八兒的媽發氣時,八兒的爹就把“比梁家小黃就不如了!”“那你喜歡小黃罷?”“我這哈叭可惜不會咬人!”一類足以證明這只哈叭雖頑皮實天真馴善的話來解圍,自然這一類解圍的話中,還夾著點逗自己奶奶開心的意味。

本來那一次小黃給她的驚嚇比痛苦還多,請想,兩隻手正扶著一個大簸簸,而那畜生閃不知撲攏來就在你腱子肉上啃一下,怎不使人氣憤?要是八兒家哈叭竟頑皮到同小黃一樣,恐怕八兒的爹,不再要奶奶提議,也早做成打狗的楊大爺一筆生意了。

八兒不著意的把頭轉到門簾子腳邊去,兩個白花耳朵同一雙大眼睛又在門簾下腳掀開處出現了。哈叭像是心裡怯怯的,只把一個頭伸進房來看裡面的風色,又象不好意思似的(尾巴也在搖擺)。

“混帳……”很懂事樣子經過八兒一聲吆喝,哈叭那個大頭就不見了。

然而八兒知道哈叭這時還在門簾外邊徘徊。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於北京

【各地習俗】

1、陝西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有些不產或者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2、甘肅臘八節的習俗

傳統煮臘八粥用五穀、蔬菜,煮熟後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甘肅武威地區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後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3、西寧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麥仁飯異香撲鼻,十分可口。

4、江浙臘八節的習俗

江蘇人吃臘八粥分甜鹹兩種。臘八粥裡要加入茨菰、荸薺、胡桃仁、松子仁、芡實、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如果煮的是鹹粥的話,在裡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浙江人煮臘八粥則一般用胡桃仁、松子仁、蓮子、紅棗、桂圓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據說,這種煮粥方法還是從南京流傳過來的。

5、西北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在陝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豆之外,還得加入各種乾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後,還要將粥抹在門上、灶臺上及門外樹上,以驅邪避災,迎接來年的農業大豐收。而且,臘八這天忌吃菜。如果這天吃菜的話,莊稼地裡就會雜草多。臘八這天人們除了吃臘八粥,還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糧倉。

6、寧夏臘八節的習俗

做臘八飯一般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麥面或蕎麥面切成菱形柳葉片的“麥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圓蛋的“雀兒頭”,出鍋之前再入蔥花油。和陝北一樣,這天全家人只吃臘八飯,不吃菜。

7、北京臘八節的習俗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撥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神話傳說】

傳說一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傳說二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穀、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傳說三

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四

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嶽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傳說五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裡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說六

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慧,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倆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