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晚年張學良說出不抵抗的理由站不住腳,面對鏡頭他說謊了

抗日戰爭不是八年, 而是十四年, 所以現在教科書改成十四年抗戰, 這是對的。 之所以多了六年, 就是因為九一八日本在東北拉開了侵華戰爭的序幕。 而我們的東北大將軍“張學良先生”手握五十萬大軍, 卻選擇放棄抵抗, 將我白山黑水大好河山拱手相讓給日寇, 日本關東軍不費吹灰之力, 就獲得了東北軍留下來的進口步槍12萬支、機槍4000挺、大炮3000門、坦克26輛、飛機260架、兵工廠一座、彈藥被服糧草均堆積如山!這讓多少國人生恨啊?!此後, 張學良心知肚明自己的賣國行為, 感到有愧國人, 辭去一切職務, 到歐洲遊歷。

張學良以這張照片贏得民國四大美男子之稱

軍閥吳佩孚怒斥張學良:“國恨你不報, 私仇你不報, 真沒出息!忘記了自己的國仇家恨, 真是不忠不孝!”晚年, 1990年, 張學良接受日本電視臺的採訪, 當記者問起當時的情況時, 張學良說:”我認為日本利用軍事行動向我們挑釁,

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 我希望這個事件能和平解決。 ……我對’九一八事變’判斷錯了。 ”"是我自己不想擴大事件, 採取了不抵抗政策。 ”"當時沒想到日本人會大規模地進攻, 所以判斷, 不可乘日本軍部的挑釁而擴大事件。 ”

張學良與東北軍將領

張學良的意思是, 不知道日本是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 認為是一次衝突, 希望不要擴大衝突, 不要刺激日本人, 想通過和平談判能解決問題, 所以他下令不抵抗。 但是, 如果翻出那段歷史, 張學良的說辭根本站不住腳。 當時日本發動進攻後, 並沒有要停止的意思, 而是大踏步前進。 張學良即便一時判斷失誤, 但接下來的時間, 他完全可以做出反應, 命令東北軍重新拿起武器抵抗日軍。

日軍不費吹灰之力佔領吉林軍械庫

以東北防禦重鎮錦州為例。 9月23日, 張學良通電全國, 把東北行政軍事指揮中心遷到錦州, 他完全可以重新組織抵抗的。 錦州是東北的戰略要地, 關係東北全域, 張學良的東北軍在錦州佈防尤其嚴密。 從後來日本陸軍參謀總部公開的檔案顯示, 張學良的內心早已動搖, 當1931年12月份, 東北軍在錦州週邊與日軍交戰失利後, 東北軍害怕被切斷後路, 無法撤回關內。

淪為亡國奴的東北人民

12月25日日軍總攻錦州, 張學良選擇撤軍主動放棄。 1月2日錦州失守, 當日陳銘樞在南京“中央政治會議”上報告:“自12月30日以後就沒有前線消息”。 也就是說, 張學良明知日軍發動的是全面進攻, 意圖在吃掉整個東北的情況下, 仍然為了保存自己, 放棄抵抗, 把東北幾千萬父老鄉親拋給日軍, 淪為亡國奴。

日本佔領軍

有意思的是,錦州棄守,這麼大的事情,張學良竟然沒向中央政府報告,這一消息經過外國的通訊社報導後,中央政府才知道張學良竟然從錦州逃跑了。

日本佔領軍

有意思的是,錦州棄守,這麼大的事情,張學良竟然沒向中央政府報告,這一消息經過外國的通訊社報導後,中央政府才知道張學良竟然從錦州逃跑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