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2017年度銷量TOP15:上汽大眾蟬聯冠軍,六家自主品牌上榜

根據乘聯會發佈資料顯示, 2017全年國內狹義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達24,216,999輛, 同比2016年的23,697,523輛增長2.2%。 其中, 12月中國汽車市場狹義乘用車批發銷量達2,598,432輛, 較2016年12月的2,609,890輛同比減少0.4%, 環比11月份的2,554,114輛增長1.7%。 受購置稅優惠幅度減小的影響, 2017年乘用車產銷增速有所放緩, 為2008年以來年度最低增長水準。 新能源汽車政策調整也對全年銷售產生一定影響。 從全年汽車工業運行情況看, 產銷增速雖略低於年初5%的預計, 但年同期銷量在去年高基數基礎上保持上漲, 整體呈現平穩增長態勢。

年末收官, 在整體汽車市場呈現平穩增勢的大環境下,

多家車企在2017全年增速顯著。 具體來看, 在計入統計的全國83家車企中, 46家呈增長態勢, 32家下跌, 5家無同期銷量。 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一汽大眾依然位列年度前三甲, 廣汽三菱、東風雷諾、漢騰汽車、知豆電動、福建戴姆勒和比亞迪戴姆勒6家企業同比增幅過百, 而全年增速最高的車企則依次為北汽新能源、江鈴新能源和比速汽車, 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876.8%、1744.8%、1519.6%。 但也有部分車企年度表現差強人意, 如長安標緻雪鐵龍同比跌幅達到63.7%, 北京汽車製造廠由去年的8,983輛大幅下跌至3,348輛……從本次統計的資料來看, 2017年自主車企表現出色, 增速整體高於市場整體水準, 成為拉動2017年度車市增長的重要力量。

具體情況如何, 蓋世汽車根據乘聯會及車企官方資料進行了綜合統計,

整理如下:

乘用車車企銷量TOP15:上汽大眾蟬聯冠軍, 六家自主品牌上榜

從乘用車整體銷量TOP15來看, 2017年度前三甲位次保持不變, 上汽大眾繼2016年後再次突破200萬輛以2,063,057輛蟬聯乘用車年度銷量冠軍, 同比增長3.14%;上汽通用也向200萬輛逼近,

以銷量1,998,684輛和同比增幅6.31%居亞軍之位;一汽大眾銷量1,957,188輛, 同比增長4.53%, 位居季軍。 分列四至七位的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車、東風日產和長安汽車的批發累計銷量均超百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 吉利汽車、上汽乘用車、廣汽傳祺、東風本田分別以62.02%、62.27%、37.17%和25.29%的搶眼增幅成為2017年度四匹黑馬。 其中, 吉利以1,248,004輛刷出年度銷量新高度, 成功晉級百萬級車企, 超越銷量1,107,800輛的東風日產躥升到前五位;上汽乘用車和廣汽傳祺分別以522,039輛和508,586輛的銷量, 成功躋身年度TOP15之列;上年度位居第15位的東風本田2017年則以714,255輛銷量成績上升到第11位。

頗為值得一提的是, 2017年自主品牌車企發力顯著, 除了2016年位列TOP15榜單的吉利汽車、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之外, 又新增上汽乘用車、奇瑞汽車、廣汽傳祺三家,

共六家自主品牌車企超越合資品牌進入TOP15排名榜單。

在多數車企獲得銷量豐收的同時, 有部分車企頗感失落。 2017年北京現代、長安福特、長安汽車、奇瑞汽車和長城汽車銷量均由上年度的正增長轉勢出現同比下滑, 跌幅分別達到31.26%、11.97%、7.58%、5.79%和1.91%。

自主車企:吉利接任新掌門, 上汽乘用車躋身前五

從自主車企來看, 吉利汽車以185,288輛的領先優勢接任長安汽車成為自主品牌新掌門, 吉利2017全年實現銷量1,248,004輛, 同比增幅達到62.02%, 超額完成110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 成為2017年車企最引人矚目的亮點。 長安汽車繼2016年突破百萬輛後, 2017年以1,062,716輛的銷量退守亞軍之位, 2018年長安汽車將加速第三代產品的市場佈局迎來換代潮, 力爭奪回掌門寶座。 長城汽車乘用車2017年度銷量也逼近百萬, 達到950,315輛, 位列自主品牌第三。 長城哈弗SUV 全年累計銷售851,855輛。 “WEY”旗下VV7、VV5銷量繼續高歌猛進延續過萬增勢, 12月“WEY”熱賣出21,349輛, 環比增幅達4.3%, 持續有力推高長城銷量。 2018年隨著全新哈弗H6和WEY VV6等新車型推出後產品組合的逐步改善、海外市場的拓展及市場抗風險力增強, 長城汽車的市場銷量預計將有新的突破。

除自主三強外,上汽乘用車、廣汽傳祺、東風小康、一汽轎車、華泰汽車都有較佳的表現。其中上汽乘用車2017年銷量同比增長62.27%達到522,039輛,自主榜單上的排名也由上年度第十一位躍升至第四位。上汽乘用車重點打造的明星產品榮威RX5表現穩定,成為推高上汽乘用車銷量的最大功臣,燃油版榮威RX5、插電式混合動力榮威eRX5、純電動榮威ERX5三箭齊發,使其連續數月銷量穩定在2.5萬左右,上汽自主乘用車已然成為上汽集團2017年最重要的增長點。

此外,上年度自主排名第二十四位的華泰汽車2017年銷量達到132,601輛,以81.61%的大漲幅上升十個名次到十四位,成功躋身自主品牌TOP15之列。

在上述車企取得不俗銷量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部分車企如比亞迪、北京汽車、華晨汽車、東風柳汽等企業表現欠佳出現滑坡。其中華晨汽車延續上年度跌勢,同比跌幅由1.7%加大到27.56%,比亞迪、東風柳汽由上年度正增長轉勢出現同比18.08%、11.76%的下跌,北京汽車由上年度46.8%的增幅逆轉為47.15%的跌幅,排名跌出自主前十。

合資車企:德日美增勢延續 韓法系跌勢明顯

從合資乘用車企銷量TOP15來看,和2016年相比,2017年同比下滑的企業除了神龍汽車外,新增長安福特、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至四家。其中,神龍汽車的降幅由上年的15.2%進一步加大到36.85%,長安福特、北京現代分別由上年的正增長同比下滑11.97%和31.26%,東風悅達起亞更是以44.61%的大幅度跌出合資前十到第十五位。

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等中韓合資車企較上年度出現較大跌幅,一方面由於中國汽車市場日趨成熟下,國產自主品牌攻勢迅猛,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於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主打性價比的韓系車逐漸失色。據業內人士分析,相對于日系車的高質省油和德系車的安全,韓系車在市場佔有率方面處於弱勢,本土品牌的崛起和日系車銷量的回升都擠壓了韓系車的銷量。韓系車若想走出困境,需要掌握未來中國汽車消費的發展方向,同時要把控好新能源、智慧網聯等領域科技發展步伐。

日系合資車企2017年繼續保持穩健增勢。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廣汽本田、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均延續的上年的增長勢頭,分別實現了同比10.39%、25.29%、9.31%、7.21%和4.88%不同程度的正增長。而以神龍汽車為代表的法系車銷量跌勢明顯,神龍汽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銷量持續下滑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體系能力建設與70萬輛的銷售目標不相匹配,還有對外部市場環境變化應對不及時、內部體制不暢等。有業內人士指出,出現銷量連續下滑的局面,問題不一定是出在產品本身,行銷占很大比重,行銷沒做到位導致品牌在消費者中的認可度不是很高,神龍汽車需要在行銷層面進行大的變革和提升。

在增勢方面,相比上年度大部分車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其中增勢顯著的有東風本田,增幅為25.29%,同時豪車市場隨著國內消費持續升級銷量增長明顯,華晨寶馬、北京賓士同比上年度增幅分別達到24.67%和33.28%。

在已過去的2017年,德美日系依舊豐收,韓法系在跌勢中前行,自主品牌勢頭正猛,合資品牌汽車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長城汽車的市場銷量預計將有新的突破。

除自主三強外,上汽乘用車、廣汽傳祺、東風小康、一汽轎車、華泰汽車都有較佳的表現。其中上汽乘用車2017年銷量同比增長62.27%達到522,039輛,自主榜單上的排名也由上年度第十一位躍升至第四位。上汽乘用車重點打造的明星產品榮威RX5表現穩定,成為推高上汽乘用車銷量的最大功臣,燃油版榮威RX5、插電式混合動力榮威eRX5、純電動榮威ERX5三箭齊發,使其連續數月銷量穩定在2.5萬左右,上汽自主乘用車已然成為上汽集團2017年最重要的增長點。

此外,上年度自主排名第二十四位的華泰汽車2017年銷量達到132,601輛,以81.61%的大漲幅上升十個名次到十四位,成功躋身自主品牌TOP15之列。

在上述車企取得不俗銷量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部分車企如比亞迪、北京汽車、華晨汽車、東風柳汽等企業表現欠佳出現滑坡。其中華晨汽車延續上年度跌勢,同比跌幅由1.7%加大到27.56%,比亞迪、東風柳汽由上年度正增長轉勢出現同比18.08%、11.76%的下跌,北京汽車由上年度46.8%的增幅逆轉為47.15%的跌幅,排名跌出自主前十。

合資車企:德日美增勢延續 韓法系跌勢明顯

從合資乘用車企銷量TOP15來看,和2016年相比,2017年同比下滑的企業除了神龍汽車外,新增長安福特、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至四家。其中,神龍汽車的降幅由上年的15.2%進一步加大到36.85%,長安福特、北京現代分別由上年的正增長同比下滑11.97%和31.26%,東風悅達起亞更是以44.61%的大幅度跌出合資前十到第十五位。

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等中韓合資車企較上年度出現較大跌幅,一方面由於中國汽車市場日趨成熟下,國產自主品牌攻勢迅猛,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於汽車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主打性價比的韓系車逐漸失色。據業內人士分析,相對于日系車的高質省油和德系車的安全,韓系車在市場佔有率方面處於弱勢,本土品牌的崛起和日系車銷量的回升都擠壓了韓系車的銷量。韓系車若想走出困境,需要掌握未來中國汽車消費的發展方向,同時要把控好新能源、智慧網聯等領域科技發展步伐。

日系合資車企2017年繼續保持穩健增勢。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廣汽本田、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均延續的上年的增長勢頭,分別實現了同比10.39%、25.29%、9.31%、7.21%和4.88%不同程度的正增長。而以神龍汽車為代表的法系車銷量跌勢明顯,神龍汽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銷量持續下滑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體系能力建設與70萬輛的銷售目標不相匹配,還有對外部市場環境變化應對不及時、內部體制不暢等。有業內人士指出,出現銷量連續下滑的局面,問題不一定是出在產品本身,行銷占很大比重,行銷沒做到位導致品牌在消費者中的認可度不是很高,神龍汽車需要在行銷層面進行大的變革和提升。

在增勢方面,相比上年度大部分車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其中增勢顯著的有東風本田,增幅為25.29%,同時豪車市場隨著國內消費持續升級銷量增長明顯,華晨寶馬、北京賓士同比上年度增幅分別達到24.67%和33.28%。

在已過去的2017年,德美日系依舊豐收,韓法系在跌勢中前行,自主品牌勢頭正猛,合資品牌汽車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