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賣掉兩個“兒子”之後 奇瑞再造“捷途” 產品序列

奇瑞最近動作不斷, 先是出售觀致、凱翼的股權, 再是造新產品序列, 賣兒子再造血一氣呵成。

1月22日, 奇瑞商用車旗下進軍乘用車市場的JETOUR捷途產品序列正式發佈。

上面這一句話有兩個資訊點, 首先是“奇瑞商用車”, 其次是產品序列。 從股權隸屬上看, 捷途隸屬於與奇瑞汽車平級的奇瑞商用車, 而不是我們常說的奇瑞汽車。 或者簡單一點理解, JETOUR捷途這是與奇瑞瑞虎、艾瑞澤平級的一個產品序列。 據瞭解, 按照官方說法, 這個捷途品牌, 承擔著奇瑞商用車品牌升級的重任。 目前根據公佈的資料顯示, 在捷途產品序列中, 已經規劃的有4+3+新能源的產品組合, 也就是說未來將會推出4款SUV(X60、X70/S、X90、X95)、3款MPV(V60、V70、V90)產品以及這些車型的同步新能源車型。

上面提到的奇瑞商用我們很少聽到,

這裡稍微簡單介紹一下, 奇瑞商用車有限公司下轄開瑞汽車、開瑞綠卡、客車三大子公司。 卡車和客車這不用多說, 一個運貨一個運客的, 而我們聽得比較多的, 當屬開瑞汽車。 我相信, 如果說客車、貨車都不動的情況下, 捷途很可能其實就是開瑞的升級。 目前開瑞已經有自己的7座MPV和SUV車型, 不過從銷量上講並不如人意, 未來捷途的上線將會帶領奇瑞商用, 進行更進一步的轉型。

捷途的葫蘆裡面賣什麼藥?

再來簡單介紹一下捷途這個產品的背景, 據瞭解, 捷途主打的是多人出行模式, 所以你看到它的產品規劃都是以SUV和MPV這種車型為主。 奇瑞商用為此還自創了一個叫“旅行+”的細分市場, 他們看到二孩政策開放之後,

人口結構會產生調整, 對多人出行的需求大幅增加, 所以捷途便應運而生。 奇瑞控股集團副總經理、捷途總經理鮑思語先生表示:捷途產品序列將深耕“旅行+”細分市場,讓捷途產品序列成為家庭第5人、出行第8人,打造共創、共用價值生態圈。

看到這裡,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樣, 對這個概念捏一把汗, 光生態圈一個詞就可以讓一票人窒息。 二孩政策開放已經有一段日子, 多人出行的需求也確實在增加, 但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再多這樣的一個品牌、產品序列來迎合這樣需要?其實, 奇瑞本身的開瑞汽車已經擁有這樣的多人出行車型, 不過大部分人可能覺得這樣的車型不能滿足它們對於一輛家用車的需求而已。 再一語道破就是開瑞無論從性價比、配置、做工等各方面都比較低端, 而這種固有印象一旦印在消費者的腦中就很難改變。 那奇瑞倒不如重新造一個產品出來, 最好大家都不知道這是奇瑞生產的, 你就當它是全新的東西, 重新建立對這個品牌的印象。 如果開瑞的SUV、MPV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麼很多事情都可以省去,捷途這個品牌也可能不會出現。

無論如何,這個產品序列已經發佈,那它的行銷是怎樣?捷途行銷中心總經理李學用表示,捷途將會引入“創新行銷模式”,從觸點、體驗、分享三個方面帶動客戶旅行生態圈的轉動。這裡面怎麼創新法?

發佈會上說的非常複雜,觸點說白了就是集客,只不過把場景從線下拉到線上。其次是體驗,利用VR技術,讓客戶在虛擬環境中體驗汽車,此外還會有直播,這個東西很多汽車網站都已經在做,而且已經做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是分享,其實就是建立車友群,分享用車、旅途,而且還會打通旗下途居旅遊版塊、服務智聯版塊,讓客戶可以享受訂房、網約、共用以及服務等體驗。

雖然概念一套一套的,但是你只要細心想想都不是新鮮的東西。對了,捷途還是改不了奇瑞的老毛病,喜歡拿合作的供應商來為其背書。

奇瑞一直在升級,總是被超越

其實奇瑞談升級、談轉型、談品牌向上對於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但吊詭是好像從來都沒有成功過。在自主品牌中奇瑞推出產品升級概念,絕對是屬於第一波的車企,當年轎車升級推出艾瑞澤系列,艾瑞澤7推出後銷量相當一般,目前每個月的銷量只有可憐的幾百台,只有艾瑞澤5稍微挽回顏面。再看看上汽、吉利這些自主品牌,雖然產品升級沒有奇瑞走得快,但明顯腳步要穩健很多,榮威、名爵、吉利等等升級產品,在市場上都有良好的表現。

在看品牌方面的建設,特別是品牌向上這一方面,奇瑞也是走得很前,早早就推出了觀致汽車,但是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品牌車型表現如何,我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

1月9日,一家外企公司Kenon Holdings(Kenon Holdings是奇瑞外資股東QUANTUM的母公司)的公告顯示,正式宣告觀致控股股東易主。該公告稱,寶能集團以66.3億元收購了觀致51%的股份,成為觀致汽車的第一大股東。

資料顯示,在寶能收購之前,觀致是由奇瑞和QUANTUM各持有50%的股份。2017年12月21日,寶能集團接手了奇瑞汽車出讓的25%的股權,此次寶能集團再次收購了QUANTUM公司售出的26%股份。這意味著,觀致汽車的控制權已經不在奇瑞手上。

如果我是奇瑞的話,我會說是正常的資本運營,引入強大的合作方,增加品牌競爭力。但現實的情況是,這兩個品牌都是累贅。資料顯示,2014~2016年,觀致累計虧損66億元,2017年預計會維持17億元的虧損規模。而奇瑞在2017年前三季度,只賺2.4億元,累計負債金額達到590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3%。而奇瑞賣掉這兩個品牌的股份,奇瑞可拿到66億元+25億元。

近這十年來,奇瑞進入了一個怪圈,不停造新品牌、新的產品序列,但是成功的少之又少。就連奇瑞自己本身的汽車銷售也受到了牽連,近年來的奇瑞開始走下坡路,2017年,奇瑞品牌全年累計銷售新車420987輛,同比下滑約10%,低於2016年的467895輛。

小結:奇瑞喜歡生兒子已經不是一天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威麟、瑞麒,早就已經被奇瑞停掉。生孩子培養孩子,花費掉奇瑞大部分的精力和金錢,讓其不能專注在汽車的生產上。顯然,國人需要的不是一個新的品牌,而是一款好的汽車。無論捷途是否叫捷途,只要是好的車根本不需要一個新的序列去支撐。

如果開瑞的SUV、MPV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麼很多事情都可以省去,捷途這個品牌也可能不會出現。

無論如何,這個產品序列已經發佈,那它的行銷是怎樣?捷途行銷中心總經理李學用表示,捷途將會引入“創新行銷模式”,從觸點、體驗、分享三個方面帶動客戶旅行生態圈的轉動。這裡面怎麼創新法?

發佈會上說的非常複雜,觸點說白了就是集客,只不過把場景從線下拉到線上。其次是體驗,利用VR技術,讓客戶在虛擬環境中體驗汽車,此外還會有直播,這個東西很多汽車網站都已經在做,而且已經做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是分享,其實就是建立車友群,分享用車、旅途,而且還會打通旗下途居旅遊版塊、服務智聯版塊,讓客戶可以享受訂房、網約、共用以及服務等體驗。

雖然概念一套一套的,但是你只要細心想想都不是新鮮的東西。對了,捷途還是改不了奇瑞的老毛病,喜歡拿合作的供應商來為其背書。

奇瑞一直在升級,總是被超越

其實奇瑞談升級、談轉型、談品牌向上對於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但吊詭是好像從來都沒有成功過。在自主品牌中奇瑞推出產品升級概念,絕對是屬於第一波的車企,當年轎車升級推出艾瑞澤系列,艾瑞澤7推出後銷量相當一般,目前每個月的銷量只有可憐的幾百台,只有艾瑞澤5稍微挽回顏面。再看看上汽、吉利這些自主品牌,雖然產品升級沒有奇瑞走得快,但明顯腳步要穩健很多,榮威、名爵、吉利等等升級產品,在市場上都有良好的表現。

在看品牌方面的建設,特別是品牌向上這一方面,奇瑞也是走得很前,早早就推出了觀致汽車,但是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個品牌車型表現如何,我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

1月9日,一家外企公司Kenon Holdings(Kenon Holdings是奇瑞外資股東QUANTUM的母公司)的公告顯示,正式宣告觀致控股股東易主。該公告稱,寶能集團以66.3億元收購了觀致51%的股份,成為觀致汽車的第一大股東。

資料顯示,在寶能收購之前,觀致是由奇瑞和QUANTUM各持有50%的股份。2017年12月21日,寶能集團接手了奇瑞汽車出讓的25%的股權,此次寶能集團再次收購了QUANTUM公司售出的26%股份。這意味著,觀致汽車的控制權已經不在奇瑞手上。

如果我是奇瑞的話,我會說是正常的資本運營,引入強大的合作方,增加品牌競爭力。但現實的情況是,這兩個品牌都是累贅。資料顯示,2014~2016年,觀致累計虧損66億元,2017年預計會維持17億元的虧損規模。而奇瑞在2017年前三季度,只賺2.4億元,累計負債金額達到590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3%。而奇瑞賣掉這兩個品牌的股份,奇瑞可拿到66億元+25億元。

近這十年來,奇瑞進入了一個怪圈,不停造新品牌、新的產品序列,但是成功的少之又少。就連奇瑞自己本身的汽車銷售也受到了牽連,近年來的奇瑞開始走下坡路,2017年,奇瑞品牌全年累計銷售新車420987輛,同比下滑約10%,低於2016年的467895輛。

小結:奇瑞喜歡生兒子已經不是一天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威麟、瑞麒,早就已經被奇瑞停掉。生孩子培養孩子,花費掉奇瑞大部分的精力和金錢,讓其不能專注在汽車的生產上。顯然,國人需要的不是一個新的品牌,而是一款好的汽車。無論捷途是否叫捷途,只要是好的車根本不需要一個新的序列去支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