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十四史》六句精華,以史為鑒,閱盡人間興衰事!

二十四史, 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 史書的總稱, 由於《 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 故將和《史記》一樣用 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 正史”。

精誠所加, 金石所開。

李廣射虎有一次, 他去冥山南麓打獵, 忽然發現草叢中蹲伏著一隻猛虎。 李廣急忙彎弓搭箭, 全神貫注, 用盡氣力, 一箭射去。 仔細一看, 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石頭。 不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 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 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 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 ”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先發制人, 後發制於人。

於敵採取行動將處於主動地位, 制約對方;後於敵採取行動, 則會受制於敵。 權力爭奪過程中, 當機立斷搶佔先機, 極為重要。 正所謂先下手為強, 後下手遭殃, 現實生活中, 雖然不一定像爭權奪利那種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情況, 後發的人也不一定就會失掉性命, 但“先發制人, 後發制於人”這個道理, 我們還是要記住!

百里不同風, 千里不同俗。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在一百里的範圍之內, 可能氣候是一樣的, 出了一百里, 這個氣候就不同了, 如果你出了一千里, 俗也不同了。

清者蒞職之本, 儉者持身之道。

公公正廉潔是任職的根本,節儉是修身養性的基礎。 正廉明、不徇私枉法、不以私情左右事務, 才能做好一個官,才能夠被人尊敬信服, 自然也就不失個人的威嚴。 對自已力求節儉不浪費,量入而出, 則沒有缺乏的憂慮。

人生不得行胸懷, 隨壽百歲猶為夭。

人生不得行胸懷, 雖壽百歲, 猶為夭也 意思是說:人生在世不能建立功業, 即使活到一百歲也如同早早死去一樣。 人生當有所作為, 有所成就才能不虛此生。

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違背常理違背常情的事情,總是容易被人關注,這是人們一種普遍心理狀態所造成的特殊現象。

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違背常理違背常情的事情,總是容易被人關注,這是人們一種普遍心理狀態所造成的特殊現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