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砥礪前行塑芳華——採油三廠2017年發展紀實

國際線上陝西頻道消息:踏著奮進的鼓點, 迎著時代的浪潮, 採油三廠跨過了極不平凡的一年, 翻開了有序發展的輝煌一頁。 2017註定是採油三廠發展不平凡的一年。 連續七年實現四百萬噸穩產後, 克服油田遞減和礦區調整等各種因素影響, 依然圓滿完成377.3萬噸原油生產任務, 再次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

2017, 採油三廠前進的腳步穩健有力, 有序發展的身形亮點紛呈。 這是党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年, 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油田公司推進5000萬噸高效穩產的關鍵一年。 採油三廠持續推進強企戰略,

實現轉型發展, 全面完成年度生產經營任務, 打贏了穩產增效攻堅戰, 在長慶油田的發展史上留下意味深長的印跡。

一步一個腳印, 把藍圖變成現實

走進2017, 低油價“寒潮”未退, 一個開發了47年的老油田, 困難和矛盾只增不減, 怎樣延續“奇跡”?思想輝映, 發展作答, 群眾是創造一切奇跡的“源泉”。 新年伊始, 採油三廠在全廠展開了深入的“持續穩產、提質增效”主題大討論活動, 以強企戰略中“廠十五項重點工作和提升四種能力”為主要內容, 側重於解決各個層面的老大難問題和強企戰略推進中的瓶頸問題。

兩所兩中心技術人員圍繞“如何調動技術人員積極性”開展大討論, 在完善技術創新體制機制、調動技術人員積極性的手段、目的等方面形成了共識。

安全生產大討論調動了全廠3600餘人參與, 提出合理化建議483條, 有針對性制定下步安全對策237條, 矢志奪回安全金牌。

大討論成為破解發展瓶頸, 凝聚智慧力量的重要手段。 採油三廠及時收集討論情況, 不斷總結梳理, 有數十條來自一線員工的建議和意見編入《採油三廠油田穩產方案》和《採油三廠穩產增效指導意見》, 有效地指導了工作實踐, 助推強企戰略的實施落地。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 採油三廠既著眼打好穩產增效攻堅戰的“補短板”, 也致力於“1+N”管理體系的統籌推進;既著眼于實施強企戰略的藍圖, 也致力於小事改變企業的微觀現實……

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 在生產組織上以“一體化管理”為抓手,

機關、後勤、基層捆綁運行考核, 全力支撐大前指生產組織運行, 嚴考硬兌, 以旬、月、季度計畫的剛性完成, 確保全年任務目標的實現。 下半年, 受暴雨洪災等影響, 全廠產量形勢嚴峻, 這支以“真誠、厚道、務實、奮進”著稱的鐵軍勁旅, 大力弘揚“石油精神”和“五個特別能”采三精神, 從上到下一口井一口井找產量追油流, 全員皆兵、滴油必爭, 戮力同心、攻堅克難, 迅速扭轉了生產建設被動局面。

持續優化“老區硬穩產、陝北再拓展、寧夏快發展”佈局, 齊驅“老井、新井、措施”三駕馬車。 老油田狠抓以精細注水為核心的油田穩產工作, 持續強化油藏、井筒預警管理, 加大科研攻關力度, 完善穩產技術系列, 油田開發形勢持續向好。 全廠自然遞減由12.4%降至11.8%,

油田開發持續保持Ⅰ類水準, 措施增油量10萬噸以上。 靖安油田連續12年穩產200萬噸以上, 姬原油田連續7年保持100萬噸以上, 甯定吳油田開發形勢穩定, 虎狼峁超低滲油藏保持40萬噸穩產。

優質資源雖殆盡, 但是採油三廠從來不“畫地為牢”。 堅持解放思想, 堅持三個認識, 堅持甩出去、打下去, 該廠以“三百”工程為抓手, 聯合地質工藝細“撒網”捕“蝦米”, 拿產量、控投資, 突出新井的到位率和貢獻率, 增儲建產效益顯著。 全年落實地質儲量4130萬噸, 新建產能35.8萬噸, 新井產油16萬噸。 單井初期產量達到了2.5噸/天;淺部層系建產再次實現“以30%的投資、建成了40%的產能、完成了50%的新井產量”目標。

銳意推進改革, 啃下不少硬骨頭

向創新要動力, 向改革要活力。

近幾年, 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油田新投油井和網站越來越多。 人員緊缺帶來的工作量增加、倒輪休不能保證等問題, 讓很多員工疲於應對, 幹勁不足。

為了突破發展困局, 採油三廠在多年推行油田數位化建設的基礎上, 依託無人值守井場的實施, 通過採取中心站承包的模式, 將多年以來“井組-班站-井區-作業區”的四級管理模式壓縮成“井組—中心站—作業區”三級, 通過壓層級, 減人員, 減資料, 層層“瘦身健體”。 “中心站”一管到底, 成為一線生產組織的“神經中樞”, 同時中心站還將產量、成本、薪酬和用工“一攬子”承包, 創新的管理體制促進用工效率的提高。

截至目前, 採油三廠已經在四個作業區試點了18個中心站, 刷新了石油人對幾十年採油工作的認知:井站無人值守, 員工集中巡護,生產自動化控制,變“員工奔波”為“資料跑路”,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大為降低。從偏遠井場搬進中心站,員工們還感受到了集體生活的溫暖。

與此同時,採油三廠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讓低成本發展滲透進生產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生產建設中,採油三廠通過頂層設計、方案優化,實現了降本增效的源頭控制。滾動擴邊、老區加密充分依託老系統,控降網站數量;產建新區積極開展優化布站,推廣井站合建、撬裝增壓、撬裝注水等工藝模式,實現了地面系統降本增效。2017年,全廠實施老站改擴建5座,關停老站5座,控降一次性投資1260萬元,節約運行維護費用510萬元/年。

為了實現降本增效目標,該廠持續打響“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攻堅戰,健全成本管理責任體系,配套業務外包自主管理、措施自主管理、單井四費合一等辦法,成立13個專項工作推進小組,推進“新區合建、老區並減”地面建設模式,深挖油水井工作制度優化、修舊利廢、節能降耗潛力,全年實現開源節流降本增效8990萬元,完成目標的108.57%。

採油三廠還注重發揮基層智慧的力量,通過大力支持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行成本。一年來,全廠15個基層單位在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中共計取得4項發明專利,開展技術創新90項,推廣優秀創新成果75項,共計節約生產成本669.82萬元,節省勞動力204人。

長慶油田公司公佈的各採油、采氣、輸油單位2017年利潤貢獻和運行成本排名顯示,採油三廠在12個採油單位中,利潤貢獻最高,而基本運行成本最低。

擼起袖子加油幹,綠水青山撲面來

“安全環保”是底線紅線,是採油廠生產建設運行最基本的原則。2017年,採油三廠深入推進HSE管理體系,突出風險管控和應急建設,壓茬落實“六位一體”層級責任,廣泛應用安全經驗分享“三到法”等11項HSE管理工具應用,加大安全環保隱患治理。全年安全環保受控運行,實現了零事故。尤其值得濃墨重彩的是——下大力氣完成了牛毛井污水池、徐光灘李莊子歷史遺留環保問題整治。

位於寧夏鹽池縣的牛毛井污水蒸發池是創業時期的石油工業在寧東草原上留下的一塊難看“疤痕”。采三人沒有回避歷史問題,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實施伊始,他們立即組織開展環境污染大排查活動,發現了牛毛井的污水水蒸發池,在迅速向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三級環保部門及長慶油田公司報告情況的同時,積極著手治理準備。

為控制污水池污染、恢復周邊植被、轉移清理油污,採油三廠確立了“三年三步走”的整治思路:2016年開展微生物降解、油泥固化及TPS熱處理技術試驗等工作;2017年根據試驗情況確定治理方案並具體實施;2018年完成治汙任務並對治理效果進行評價。

2016年7月,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對牛毛井污水池環境治理問題下達了“督察令”:限期一年完成治理。為此,採油三廠將“三年三步走”改為“一年並步走”,加快整治進度,一場傾全廠之力、與時間賽跑的環保鏖戰,在這裡轟然打響,荒棄已久的牛毛井污水池變成了熱火朝天的生態恢復大工地。

按照新的治理方案,廢棄污水池被劃分為6個工作區,治理工作迅速展開:1800余米隔離圍牆建成完工、池外植被恢復整體工作完成並種植220畝植物、污水池汙油和泥土轉移工作完成……2017年9月9日,累計投資9000萬元的牛毛井污水蒸發池治理工程順利通過環保部門驗收。

採油三廠時任廠長沈複孝說:“牛毛井污水蒸發池環境問題,對企業的教訓極其深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今後的發展中,我們將牢固樹立環保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責任。”

員工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的著力點在哪裡?步入新時代的採油三廠,對發展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2017年,“公平對待每一個員工”成為采三的理念,被書寫進踐行使命的波瀾畫卷之中。從強調“物質增長”到看重“公平正義”,從滿足“生存需要”到注重“自我實現”, 採油三廠真心實意、堅定不移地解決員工群眾的“痛點”“難點”。

大力實施“惠民工程”建設,始終堅持民生為本,民有所需,政有所為,新增財力不斷向民生傾斜,集中力量解決最突出的民生問題。目前,陝、寧兩地千里油區從生產一線到生活後勤,從員工的食、宿、住、行到文化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善的民生保障網正在不斷織密。截至2017年底,配套完善了四個中心食堂;新建作業區基地4個,完成330個井區部(網站)的建設、改造、升級,飲水、洗澡、如廁、上網難題得到根本性改善。

進一步完善“五位一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暢通職業發展通道,讓每一位員工能通過努力看到改變現狀的希望。提聘科級幹部24人,評聘管理(技術)專家、責任工程師47人,選聘幹部80人;新聘油田公司技能專家4名、新聘技師、高級技師22人,榮獲油田公司青年安全生產技能競賽團體二等獎,3名員工被評為油田公司青年崗位能手;86項成果在廠第四屆群眾性創新創效成果發佈會上展出,評選表彰出10個層面79名“員工眼中的好員工”。

讓好員工的事蹟傳頌在千里油區,這個廠開足宣傳馬力,打造網路、電視、報紙、微信互補並進的媒體新陣容,加大生產一線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讓肯幹、能幹、會幹的員工過足了“明星癮”。湧現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青年文明號”姬四聯合站、“寧夏好人”趙彩霞、集團公司“十大傑出青年”顧燕為代表的一批先進群體和模範人物。

從破解一線基層員工反映強烈的“就餐、飲水、如廁、洗澡、上網、文體活動”六大難題等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積極回應員工的呼聲;用“愛心聯盟”志願服務關愛突出的“一老一少”問題;想方設法保障落實員工帶薪休假和療養權益;關心員工身心健康,開展一線員工急救知識培訓、專職健康師培訓,實行員工健康干預......一系列對症下藥的政策措施,努力把賴以生存的這個企業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員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為廣大員工共用油田發展成果、共用人生出彩的機會,築造出更廣闊的夢想舞臺。

時光是一把尺子,丈量著采三人前進的路程,也定格了這一路風雨兼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作為長慶油田在甯的主力採油廠,走過40多年春秋的採油三廠在有序發展道路上昂首闊步,明天的發展更令人期待。(文 付冰 編輯 劉君慧)

員工集中巡護,生產自動化控制,變“員工奔波”為“資料跑路”,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大為降低。從偏遠井場搬進中心站,員工們還感受到了集體生活的溫暖。

與此同時,採油三廠堅持開源與節流並重,讓低成本發展滲透進生產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生產建設中,採油三廠通過頂層設計、方案優化,實現了降本增效的源頭控制。滾動擴邊、老區加密充分依託老系統,控降網站數量;產建新區積極開展優化布站,推廣井站合建、撬裝增壓、撬裝注水等工藝模式,實現了地面系統降本增效。2017年,全廠實施老站改擴建5座,關停老站5座,控降一次性投資1260萬元,節約運行維護費用510萬元/年。

為了實現降本增效目標,該廠持續打響“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攻堅戰,健全成本管理責任體系,配套業務外包自主管理、措施自主管理、單井四費合一等辦法,成立13個專項工作推進小組,推進“新區合建、老區並減”地面建設模式,深挖油水井工作制度優化、修舊利廢、節能降耗潛力,全年實現開源節流降本增效8990萬元,完成目標的108.57%。

採油三廠還注重發揮基層智慧的力量,通過大力支持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行成本。一年來,全廠15個基層單位在群眾性創新創效活動中共計取得4項發明專利,開展技術創新90項,推廣優秀創新成果75項,共計節約生產成本669.82萬元,節省勞動力204人。

長慶油田公司公佈的各採油、采氣、輸油單位2017年利潤貢獻和運行成本排名顯示,採油三廠在12個採油單位中,利潤貢獻最高,而基本運行成本最低。

擼起袖子加油幹,綠水青山撲面來

“安全環保”是底線紅線,是採油廠生產建設運行最基本的原則。2017年,採油三廠深入推進HSE管理體系,突出風險管控和應急建設,壓茬落實“六位一體”層級責任,廣泛應用安全經驗分享“三到法”等11項HSE管理工具應用,加大安全環保隱患治理。全年安全環保受控運行,實現了零事故。尤其值得濃墨重彩的是——下大力氣完成了牛毛井污水池、徐光灘李莊子歷史遺留環保問題整治。

位於寧夏鹽池縣的牛毛井污水蒸發池是創業時期的石油工業在寧東草原上留下的一塊難看“疤痕”。采三人沒有回避歷史問題,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實施伊始,他們立即組織開展環境污染大排查活動,發現了牛毛井的污水水蒸發池,在迅速向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三級環保部門及長慶油田公司報告情況的同時,積極著手治理準備。

為控制污水池污染、恢復周邊植被、轉移清理油污,採油三廠確立了“三年三步走”的整治思路:2016年開展微生物降解、油泥固化及TPS熱處理技術試驗等工作;2017年根據試驗情況確定治理方案並具體實施;2018年完成治汙任務並對治理效果進行評價。

2016年7月,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對牛毛井污水池環境治理問題下達了“督察令”:限期一年完成治理。為此,採油三廠將“三年三步走”改為“一年並步走”,加快整治進度,一場傾全廠之力、與時間賽跑的環保鏖戰,在這裡轟然打響,荒棄已久的牛毛井污水池變成了熱火朝天的生態恢復大工地。

按照新的治理方案,廢棄污水池被劃分為6個工作區,治理工作迅速展開:1800余米隔離圍牆建成完工、池外植被恢復整體工作完成並種植220畝植物、污水池汙油和泥土轉移工作完成……2017年9月9日,累計投資9000萬元的牛毛井污水蒸發池治理工程順利通過環保部門驗收。

採油三廠時任廠長沈複孝說:“牛毛井污水蒸發池環境問題,對企業的教訓極其深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今後的發展中,我們將牢固樹立環保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責任。”

員工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的著力點在哪裡?步入新時代的採油三廠,對發展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2017年,“公平對待每一個員工”成為采三的理念,被書寫進踐行使命的波瀾畫卷之中。從強調“物質增長”到看重“公平正義”,從滿足“生存需要”到注重“自我實現”, 採油三廠真心實意、堅定不移地解決員工群眾的“痛點”“難點”。

大力實施“惠民工程”建設,始終堅持民生為本,民有所需,政有所為,新增財力不斷向民生傾斜,集中力量解決最突出的民生問題。目前,陝、寧兩地千里油區從生產一線到生活後勤,從員工的食、宿、住、行到文化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善的民生保障網正在不斷織密。截至2017年底,配套完善了四個中心食堂;新建作業區基地4個,完成330個井區部(網站)的建設、改造、升級,飲水、洗澡、如廁、上網難題得到根本性改善。

進一步完善“五位一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暢通職業發展通道,讓每一位員工能通過努力看到改變現狀的希望。提聘科級幹部24人,評聘管理(技術)專家、責任工程師47人,選聘幹部80人;新聘油田公司技能專家4名、新聘技師、高級技師22人,榮獲油田公司青年安全生產技能競賽團體二等獎,3名員工被評為油田公司青年崗位能手;86項成果在廠第四屆群眾性創新創效成果發佈會上展出,評選表彰出10個層面79名“員工眼中的好員工”。

讓好員工的事蹟傳頌在千里油區,這個廠開足宣傳馬力,打造網路、電視、報紙、微信互補並進的媒體新陣容,加大生產一線先進典型的宣傳力度,讓肯幹、能幹、會幹的員工過足了“明星癮”。湧現出了寧夏回族自治區“青年文明號”姬四聯合站、“寧夏好人”趙彩霞、集團公司“十大傑出青年”顧燕為代表的一批先進群體和模範人物。

從破解一線基層員工反映強烈的“就餐、飲水、如廁、洗澡、上網、文體活動”六大難題等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積極回應員工的呼聲;用“愛心聯盟”志願服務關愛突出的“一老一少”問題;想方設法保障落實員工帶薪休假和療養權益;關心員工身心健康,開展一線員工急救知識培訓、專職健康師培訓,實行員工健康干預......一系列對症下藥的政策措施,努力把賴以生存的這個企業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員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為廣大員工共用油田發展成果、共用人生出彩的機會,築造出更廣闊的夢想舞臺。

時光是一把尺子,丈量著采三人前進的路程,也定格了這一路風雨兼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作為長慶油田在甯的主力採油廠,走過40多年春秋的採油三廠在有序發展道路上昂首闊步,明天的發展更令人期待。(文 付冰 編輯 劉君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