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末風雲錄六:皇宮失控袁紹大開殺戒 少帝逃亡董卓漁翁得利

上一回講到何進被殺後, 他的手下再也按捺不住,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幹。 何進至死也不會明白, 自己的死亡竟成了徹底解決宦官的一把鑰匙。

袁術趕到後, 迅速和吳匡達成共識, 不顧一切的猛攻皇宮。 張讓等人則是緊閉宮門, 堅守不出。 只要我不出來, 你能拿我怎麼辦?況且皇帝還在我手裡。

袁術和吳匡等人的戰鬥力雖遠超宦官, 但宮門裡面是數十公分的木材, 外面裹以鐵皮, 結實無比, 一直砍到黃昏都不能進入。

無奈之下, 袁術在南宮外的青瑣門放起大火, 向裡面喊話道:“大將軍何進無故被張讓矯詔所殺,

臣等請求太后放出張讓等人, 絕不會驚擾聖駕。 ”

張讓等人趕緊跑到何太后面前哭訴道:“大將軍何進的部下謀反, 縱火燒宮, 正在進攻尚書門。 ”事已至此, 何太后還能說什麼?也只能任由張讓擺佈。

宮門雖厚, 也總有攻破的那一天。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張讓裹挾著何太后、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 劫持宮內的其他官員從天橋閣道逃往北宮。

尚在宮內的尚書盧植趕到, 手持長槍站在閣道的下方, 對著段珪就是一通大罵。 段珪被罵得六神無主, 放開了何太后, 何太后就從視窗跳下, 先行逃命。

袁術等人在進攻皇宮, 他的堂兄袁紹和叔叔袁隗則在外清理宦官的黨羽, 矯詔將樊陵和許相兩人誘殺。 接著, 袁紹和何苗率兵駐紮于朱譽門,

將趙忠等人誅殺。

已經殺紅眼的吳匡怨恨何苗不與哥哥何進同心, 又懷疑何苗與宦官勾結在一起, 號令軍中道:“殺死大將軍的就是何苗, 將士們能為大將軍報仇嗎?”何進部下都流淚回應道:“願拼死為大將軍報仇!”

於是, 何苗就成了亂兵的洩憤工具, 被吳匡和董卓之弟董旻一起砍死, 屍體隨便扔在宮苑裡。

此時此刻, 最尷尬的大概是袁紹。 作為何進的謀主, 他不僅沒能成功誅殺宦官, 反而讓何進死于宦官之手。 惱羞成怒之下, 他開始對宦官大開殺戒。

袁紹關上北宮門, 然後派兵逮捕宦官, 不問老少, 見一個殺一個, 皇宮之內瞬間血流成河, 就連一些沒長鬍鬚的人都被當做宦官誤殺, 共有兩千餘人因此斃命。

血腥味會讓人失去理智,

殺完宦官之後, 袁紹又開始掃蕩宮禁, 向宮內發起衝擊。 一時之間, 皇宮成了人間地獄, 漢家威嚴蕩然無存。

誰也沒想到, 為害東漢近百年的宦官專權竟以這樣的方式結束。 外戚殺了, 宦官死了, 接下來呢?該輪到軍事強人登上舞臺了, 新的格局就此拉開序幕。

南宮已被袁紹兄弟控制, 張讓等人困在北宮一天一夜後, 再度亡命出逃。 此時, 跟在他們身邊的僅數十人, 連匹馬都沒有, 只有步行, 走了整整一天, 夜晚抵達小平津。

由於走得太過匆忙, 小皇帝連傳國玉璽都沒帶, 公卿百官更是無一人跟從。 很快, 尚書盧植和河南中部掾閔貢趕到, 截住張讓等人。

閔貢大聲斥責張讓等人:“你們罪有餘辜, 不自行了斷, 難道還要我來動手嗎?”當即親手砍死了幾名宦官。

張讓等人自知已無生路, 跪在少帝劉辯面前說道:“我們這就去死, 還望陛下保重!”說完, 張讓和其他僅剩的宦官一起投河而死。

宦官被徹底誅殺, 閔貢等人扶著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往回走。 是夜, 月黑風高,

一行人只能借著螢火蟲的微光徒步而行, 怎一個淒涼了得。

如此摸黑走了幾裡地, 才遇到了一戶老百姓, 隨即徵用了他家裡僅有的交通工具——一輛板車。 少帝劉辯這才和陳留王劉協一起坐上板車, 抵達洛舍休息。

第二天淩晨, 閔貢等人終於找到了兩匹馬, 少帝劉辯獨自騎一匹, 陳留王劉協和閔貢合騎一匹, 從洛舍往南回故宮。 直到此時, 才陸續有公卿前來護駕。

看到皇帝安然無恙, 公卿們哭成一團, 謝天謝地, 總算找著主了。 少帝劉辯也是感慨不已, 歷經劫難終於等來一個晴天嗎?不急, 董卓還有五分鐘抵達戰場。

話說董卓前一天夜裡就已經抵達了洛陽的顯陽苑, 遠遠的望見皇宮起火, 他料定皇宮內已然發生了變故, 於是率軍連夜加速前進。

天還沒亮,董卓就來到了城西,聽說少帝在北邊,他馬上帶領大臣到北芒阪迎接少帝。董卓心裡很清楚,眼下皇帝才是重要的,那些宦官就留著袁紹慢慢殺吧。

那邊公卿百官剛剛找到少帝,董卓就帶領大軍洶湧而來。少帝一看這架勢,立馬嚇得大哭。大臣們鼓起膽子對董卓說道:“皇帝下詔,請軍隊立即撤退!”

董卓板起臉孔訓斥道:“你們這些人身為國家大臣,不能輔佐王室,致使皇帝流亡在外,還有臉叫我撤退?”徑直來到少帝面前參見。

現在,董卓儼然成了帶兵勤王的第一個諸侯,護駕有功,說話也就無比的硬氣。他直接向少帝詢問事情的經過,可憐的少帝這幾天被嚇破了膽,看到董卓這囂張跋扈的樣子,話都說不利索,支吾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

轉過頭,董卓又詢問起九歲的陳留王劉協,沒想到這個劉協小小年紀,竟無比冷靜,將事情經過還原得井井有條,從始至終,毫無遺漏。

董卓瞬間對劉協頗有好感,不由得動起了廢立的念頭。但是,董卓想擁立劉協僅僅是因為他比少帝劉辯賢能呢?非也,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立威。董卓此番前來,本就心懷不軌,他想趁廢立皇帝這件事測試自己的權威,檢驗一下到底還有哪些人和自己過不去。

二是出身。劉協從小由董太后撫養,如此說來,他董卓也就成了劉協的外戚,一旦劉協繼位,由他掌握權力那不是名正言順嗎?

但是,劉辯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董卓憑什麼說廢就廢?他又將如何說服其他朝臣?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於是率軍連夜加速前進。

天還沒亮,董卓就來到了城西,聽說少帝在北邊,他馬上帶領大臣到北芒阪迎接少帝。董卓心裡很清楚,眼下皇帝才是重要的,那些宦官就留著袁紹慢慢殺吧。

那邊公卿百官剛剛找到少帝,董卓就帶領大軍洶湧而來。少帝一看這架勢,立馬嚇得大哭。大臣們鼓起膽子對董卓說道:“皇帝下詔,請軍隊立即撤退!”

董卓板起臉孔訓斥道:“你們這些人身為國家大臣,不能輔佐王室,致使皇帝流亡在外,還有臉叫我撤退?”徑直來到少帝面前參見。

現在,董卓儼然成了帶兵勤王的第一個諸侯,護駕有功,說話也就無比的硬氣。他直接向少帝詢問事情的經過,可憐的少帝這幾天被嚇破了膽,看到董卓這囂張跋扈的樣子,話都說不利索,支吾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

轉過頭,董卓又詢問起九歲的陳留王劉協,沒想到這個劉協小小年紀,竟無比冷靜,將事情經過還原得井井有條,從始至終,毫無遺漏。

董卓瞬間對劉協頗有好感,不由得動起了廢立的念頭。但是,董卓想擁立劉協僅僅是因為他比少帝劉辯賢能呢?非也,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是立威。董卓此番前來,本就心懷不軌,他想趁廢立皇帝這件事測試自己的權威,檢驗一下到底還有哪些人和自己過不去。

二是出身。劉協從小由董太后撫養,如此說來,他董卓也就成了劉協的外戚,一旦劉協繼位,由他掌握權力那不是名正言順嗎?

但是,劉辯並沒有明顯的過錯,他董卓憑什麼說廢就廢?他又將如何說服其他朝臣?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