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擁10億用戶,微信的成功已遠遠超過了張小龍和馬化騰的預料!

上身毛衣、下身牛仔褲的張小龍, 在18年微信公開課Pro上侃侃而談微信的未來時, 一定會為自己多年前的靈光閃現而感慨不已。

微信的開始

2010年10月, 一款名為Kik的App上線15天, 就收穫超百萬用戶, 獲得業內關注。 Kik可以根據手機通訊錄識別好友, 實現免費短信聊天。 接著, Kik的快速崛起引發了Allen Zhang(張小龍)的關注。

有天晚上, Allen玩著Kik, 產生了一個想法:移動互聯網會有一個專屬的IM稱霸, 無論如何, 主角都不會是QQ。 他想了一兩個小時後, Pony Ma(馬化騰)寫了封郵件, 建議趕緊在這方面入局。 Pony馬上表示同意。 隨後, 騰訊的廣州研發部, 擔任了這個專案的開發。

2010年11月19日, 微信項目正式啟動。 最初的人員基本都來自廣研的QQ郵箱團隊, 開發人員沒有什麼做手機用戶端的經驗, 唯一做過的App, 就是一個"手中郵"。 曾擔任QQ郵箱產品總監的Allen, 以相似的思維, 發明了微信。

此後, 微信的發展超乎了我們每個人的預料。

當你每天下班, 站在地鐵扶手旁, 給朋友圈裡的好友點贊時, 你知道嗎?你手上這個似乎才用了兩三年的通信工具, 已經七歲了。

2011年1月21日, 微信的第一個iOS測試版本上線, 在那個3G網路還沒有普及, iPhone 4大行其道, 甚至要"割腎"才能做一個果粉的時代。 是的, 那個時候, 微信出世了。

你還記得微信1.0版本的樣子嗎?風格雖然很原始, 但產品的介面風格一直延續至今

現如今, 微信的日活用戶數, 在國內可謂是無誰望其項背, 已經達到了9.8億,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也就是說, 你平時認識的人裡, 沒有人不用微信的。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 不用微信的人簡直像是生活在原始時代。

微信的現在

不論你是因為喜歡它才用上的, 還是因為周圍人都用了,

不得不用的。 微信以一種怎樣的魔力, 在你我的手機中活躍至今的呢?

1. 趕上了移動互聯網成熟的大潮

當時, 喜歡網聊的年輕人們, 還是喜歡去網吧開一台電腦, 在PC 上聊天、視頻, 結果QQ的定位就被局限住了。 以致于智慧手機普及的時候, 大家迅速接受了微信。

2. 恰到好處的品牌定位

微信有QQ一鍵登錄導流的便利。 前期主打"免費發短信"的概念, 比較商務、冷靜的介面, 會讓使用者覺得, 它就是一款很好用的通信工具。 同樣, 微信重視產品體驗, 啟動畫面從來沒加過廣告, 是一款商業化道路上很"性冷淡"的產品。

3. 微信的自創新

微信陸續推出朋友圈、公眾號、微信支付等殺手級應用, 讓微信這個App同樣成為自媒體活躍的平臺,

用內容吸引使用者, 增強了使用黏度, 促進了國內移動支付的普及。

微信的未來

微信並不會因為坐擁近10億用戶停止腳步, 初橫空出世的小程式見證了張小龍和微信的野心。

微信團隊為小程式傾注了太多希望, 小程式主張"即用即走", 打破線上線下服務之間的隔閡, 小程式主打一種名叫"即用即走"的概念, 運用了當地語系化的JS緩存技術, 使用者使用小程式的時候, 感受不到它的體驗和原生App之間的明顯區別, 大大提升了用戶的滿意感。

小程式本身的功能又足夠輕量, 應急用足夠;如果對服務有更多依賴感, 用戶可以重回App。 "即用即走"的切換變得越快速、越無縫, 用戶對微信和小程式的依賴, 反而會變得更高。

微信的故事還在繼續,

我們和微信之間的故事, 也會繼續……

寫在最後:

想抓住"小程式"的風口麼?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微信小程式開發者麼?想做微信小程式的運營推廣麼?想學習技術, 喜歡互聯網行銷的朋友有很多, 卻因為時間不夠, 資源不足而放棄。 他們問我有沒有整理過的優質資料包, 我找了幾個在互聯網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大牛搜集整理了一套有價值的學習資料, 包括運營技巧、SEO優化等, 比自己在網上零散收集的結構性和連貫性更強, 只為幫助那些想學習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