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近代工業"鼻祖“可以觸摸的活化石

說起煤炭,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人沒用過。 但要是細說起與煤炭有關的知識, 相信許多人都說不出來個所以然。 當我參加“樂途旅行家”“唐山親子遊”活動, 來到唐山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深入到地下60米的採煤現場, 才補上了這一課。

我是工人階級的後代, 對工廠有著深厚的感情, 濃重的情結。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 去工廠上班是一個相當自豪的字眼。 一個父親只要有一份穩定的工廠工作, 就可以養活一家子五六口人。

我參加工作後也是去了工廠, 工廠的印痕已深深烙在腦海, 那個年代, 貌似沒有工廠就沒有家, “不思量自難忘, 歲月如梭淚兩行。 ”

先說一下煤的概念, 煤形成在十分浩渺亙古的古代, 遠在3億多年前的古生代和1億多年前的中生代以及幾千萬年前的新生代時期, 大量植物殘骸經過複雜的生物化學、地球化學、物理化學作用後轉變成煤, 從植物死亡、堆積、埋藏到轉變成煤經過了一系列的演變過程, 才形成了煤。

看到了吧, 煤的形成是多麼不易。

再說開灤煤礦。 清德宗光緒四年(1878年), 洋務派代表人物直隸總督李鴻章, 委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創建官督商辦開平礦務局籌畫開採煤礦, 投資本銀120萬兩。 開灤煤礦是當時洋務運動中興辦最為成功的企業, 就是在今天也是依然響噹噹屹立在渤海灣上。

在兩百多年的歷史嬗變中, 在中國百年工業編年史上, 開灤煤礦具有里程碑意義, 首開中國近代路礦之源的民族企業,

堪稱中國近代工業可以觸摸的活化石, 在北京中華世紀壇的青銅甬道上鐫刻下三個輝煌歷史:“1881年開平煤礦建成出煤”;“唐胥鐵路建成通車”;“中國製造火箭號蒸汽機車”。

開灤煤礦首開中國最早的機器採礦業、鐵路運輸業和電力工業。 這裡就是中國早期工業化的起點, 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搖籃, 是中華民族從農耕文明走向工業文明的第一個可稱道的足跡。 可以說, 百年開灤積澱形成的內容豐富的歷史文化, 無可替代、無可比擬。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你的雙腳站立在一塊土地上,你會不由自主地把書本上抽象和這腳下的真實聯繫在一起。在這裡,你才知道:開灤煤礦的開發,使唐山因煤發展起來、秦皇島因煤建港,一座煤礦托舉起了兩座城市。

我們一定要帶自己的下一代到這裡來觸摸下這一段歷史。讓他們知道,麵粉、大米絕不是生長在糧店、超市里,與我們所息息相關的任何食物、生活用品,都有各自的自然法則。

在“黑色長河”主題這裡,可以瞭解到煤的生成與由來,以及悠久的古代採煤史,可以瞭解開灤首開中國路礦之源的歷史遺蹤,可以瞭解唐山難以抹去的城市文化記憶。

還可以看到中國迄今存世最早的股票——“開平礦務局老股票”;塵封百年的“羊皮蒙面大帳本”;中國第一條准軌鐵路上的鐵軌;“開平礦權騙占案”跨國訴訟《筆錄》等鎮館之寶,以及47件一級文物,72件二級文物,326件三級文物,上萬件館藏珍品,引領人們細細品讀開灤悠久濃郁礦業文化的獨特魅力。

還要說一下,在三層的展廳裡,我見到了幾個小學生站在展牌下,像是講解員的模樣,一問果然還是。於是,便請他來講解這些內容。回報這位十來歲的“講解員”以真誠地掌聲。

相信帶著孩子的家長,在“親子”這個概念上會有所觸動。社會中正能量到處都在,缺少的只是感知發現和點贊。

“井下探秘遊”是一定要去的。不去那裡就不算瞭解煤礦。

從博物館主館四層乘模擬罐籠直達井下,進入縱橫交錯古巷道採煤遺址,體驗從原始採煤到現代化採煤的演進歷程,身臨其境感受採煤工人的超強度勞作,社會分工的不易。大家都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看了採煤的不易你是否會感慨,“誰知一塊煤,得其真不易。”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是找尋城市記憶的一方精神家園;成為了青少年接受科普、人文、歷史教育的第二課堂;成為了國家工業遺產保護的成功範例。

旅行的意義絕不是完全去看風景看人物;而是要增加見聞增長知識,補上那些知識的盲區。去開灤國家礦山公園,能給你這樣的感悟認識。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還提到了...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在河之北 發佈:2017.04.1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你的雙腳站立在一塊土地上,你會不由自主地把書本上抽象和這腳下的真實聯繫在一起。在這裡,你才知道:開灤煤礦的開發,使唐山因煤發展起來、秦皇島因煤建港,一座煤礦托舉起了兩座城市。

我們一定要帶自己的下一代到這裡來觸摸下這一段歷史。讓他們知道,麵粉、大米絕不是生長在糧店、超市里,與我們所息息相關的任何食物、生活用品,都有各自的自然法則。

在“黑色長河”主題這裡,可以瞭解到煤的生成與由來,以及悠久的古代採煤史,可以瞭解開灤首開中國路礦之源的歷史遺蹤,可以瞭解唐山難以抹去的城市文化記憶。

還可以看到中國迄今存世最早的股票——“開平礦務局老股票”;塵封百年的“羊皮蒙面大帳本”;中國第一條准軌鐵路上的鐵軌;“開平礦權騙占案”跨國訴訟《筆錄》等鎮館之寶,以及47件一級文物,72件二級文物,326件三級文物,上萬件館藏珍品,引領人們細細品讀開灤悠久濃郁礦業文化的獨特魅力。

還要說一下,在三層的展廳裡,我見到了幾個小學生站在展牌下,像是講解員的模樣,一問果然還是。於是,便請他來講解這些內容。回報這位十來歲的“講解員”以真誠地掌聲。

相信帶著孩子的家長,在“親子”這個概念上會有所觸動。社會中正能量到處都在,缺少的只是感知發現和點贊。

“井下探秘遊”是一定要去的。不去那裡就不算瞭解煤礦。

從博物館主館四層乘模擬罐籠直達井下,進入縱橫交錯古巷道採煤遺址,體驗從原始採煤到現代化採煤的演進歷程,身臨其境感受採煤工人的超強度勞作,社會分工的不易。大家都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看了採煤的不易你是否會感慨,“誰知一塊煤,得其真不易。”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是找尋城市記憶的一方精神家園;成為了青少年接受科普、人文、歷史教育的第二課堂;成為了國家工業遺產保護的成功範例。

旅行的意義絕不是完全去看風景看人物;而是要增加見聞增長知識,補上那些知識的盲區。去開灤國家礦山公園,能給你這樣的感悟認識。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還提到了...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在河之北 發佈:2017.04.1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