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手機解析度進化史 從大哥大走到iPhone

說到手機螢幕的參數, 大家第一時間的反應肯定是尺寸、材質、解析度、色彩這些相關的特性, 今天我們不講TFT和OLED之類材質的區別, 主要把手機螢幕的解析度捋一捋, 找一找自己切入手機愛好者這個圈子的時代。

比較接近只有細微差異的幾種解析度會統一到一類選擇幾款典型機型, 同時, 因為部分機型年代較為久遠, 小編自身接觸較少所查資料可能也不盡詳實, 如有錯漏的, 歡迎各位大佬指正。

雖然現在的手機螢幕細膩程度直逼人眼, 但是看看部分計算器的介面, 大家也能想像到, 手機螢幕也是經歷過這麼一個時代的,

那時候甚至不存在解析度這樣的參數, 因為螢幕唯一的作用, 不過是顯示輸入的數位號碼而已。

單/雙行單色顯示(也許, 還不用討論解析度)

摩托羅拉的光輝歷史可謂是數之不盡, 雖然真正的第一款商用手機應該是摩托羅拉的DynaTAC, 但是國內用戶第一次接觸的, 卻多半是摩托羅拉3200, 也就是俗稱的“大哥大”, 這是正式進入大陸市場的第一部手機。 當年上海首批總發行量2160部, 預付款23200元, 全部為德國廠製造, 3個月之後才能拿到機器。

摩托羅拉3200

這一套在當年應該算得上是身份的象徵了, 至於螢幕顯示效果, 雙行顯示, 已經很給大哥們面子了。

摩托羅拉3200

初代Motorola StarTAC, 作為翻蓋手機的始祖, 初代StarTAC這螢幕也是和解析度並無太大關係, 那會兒手機都還是模擬機, 和現在的機器差別較為巨大。

初代Motorola StarTAC

QQCIF級別(88*72)

這一時期及以後相當長的一個階段,

各家手機的解析度統一度還比較低, 這時候螢幕解析度不重要, 大家考慮更多的是到底買藍屏的還是買綠屏的, 所以比較零散的解析度規格按靠近的標準解析度格式進行整理, 這裡不足100*100圖元的統一歸類QQCIF級別。

這個級別小編第一時間想到的是2000年上市的諾基亞經典機型3310, 因為太過於經典, 去年也發佈了新的複刻版本。

諾基亞3310(解析度84*84)

如果你對16和絃、32和絃這樣的名詞還有一定印象, 那西門子6688這第一款帶MP3和存儲卡擴展功能的手機你可能也會聽說過。

西門子6688(解析度100*80)

QCIF級別(176*144)

同理, 解析度位於QCIF附近不足QVGA解析度的機型統一歸類QCIF。 這個時候的手機已經開始逐漸的有了打電話之外的其他功能,因此對螢幕的要求也逐漸提升,開始出現了彩色螢幕,4096色、65536色、26萬色,這些參數是否也曾經是你選擇手機的指標呢?

首先是愛玩花活的諾基亞,在2003年,已經為了遊戲操縱方便而設計出了橫版機型。

諾基亞3300(解析度128*128 4096色)

Sony Ericsson T618,那時候兩家還在一塊,索愛T618,保持著一貫的高顏值。

索愛T618(解析度128*160 65536色)

諾基亞還是如此的天馬行空,7610是小編記憶中諾基亞唯一一款直接申請了外觀專利的手機。

諾基亞7610 (解析度176*208 65536色)

進化到26萬色之後,可能會是很多朋友開始接觸並嘗試了解手機的開端,因為有一款不得不講的經典機型在這個時候出現了,MOTO V3。

摩托羅拉V3(解析度176*220 26萬色)

順便來張V8 貝克漢姆經典廣告

QVGA級別(320*240)

從這一級別開始,手機螢幕的解析度規格相對就統一不少了,大部分手機都是標準解析度或者稍微進行定制,原則一直,差別較小的統一歸類入QVGA。

彼時的智能手機界,塞班已經逐漸有了統治之勢,N73作為第二款採用S60v3系統的手機,2.4寸26萬色的螢幕已經是旗艦級水準了,在之後的一長段時間內,這都是一個主流機器的標準配置。當然更重要的是,它還搭載了一枚320萬圖元的卡爾蔡司鏡頭,可以說是當時諾基亞拍照旗艦的必備。

諾基亞N73(解析度240*320)

當時諾基亞的直板手機真的是創意與顏值俱佳,每每推出佳品,這款下部可以旋轉的5700XM相信大家也一樣熟悉。

諾基亞5700XM(解析度240*320)

而Windows Mobile方面真正掀起一陣風潮的,在小編印象中,應該是同期的多普達S1,或者也許你對另一個名字會更加熟悉——HTC Touch。在當時一眾一看就只屬於辦公型手機的WM中,多普達S1的外觀幫它打開了不小的市場。

多普達S1(解析度240*320)

HVGA級別(320*480)

到了這個級別以後,每一階段經典的機型就太多了,選取一款作為代表,主要作為螢幕解析度進化史代表。

這個階段如果要選取作為代表,小編只想要選擇兩款,這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初代iPhone (解析度320*480)

初代安卓 HTC Dream G1(解析度320*480)

VGA級別(640*480)

使用VGA解析度的手機其實並不是很多,大多使用的是低一檔的HVGA,如其上的兩款,或者是更高一檔的XGA(1024*768)代表機型有LG Optimus Vu(1024*768)和Galaxy Note(1280*800),VGA解析度給小編留下比較亮點記憶的,是HTC Touch Diamond,也算是Windows mobile6.1最後的怒號了吧。

HTC Touch Diamond

qHD級別(960*540)

從這裡開始,其實HD規格和XGA規格的解析度就開始有交叉融合的部分了,選取大家更為熟悉的HD序列作為歸檔方式。

典型自然是大名鼎鼎的iPhone 4,也正是蘋果提出的“視網膜屏”理念,給了很多人抗拒螢幕解析度進一步升高的理由,很多人在當時就借此無視使用距離和螢幕尺寸,宣揚HD解析度無用理論,現在看來,具體問題還是得具體分析啊。

iPhone 4(解析度960*640)

HD級別(1280*720)

終於達到了“高清”的級別,換句話說,也是走到了近幾年的螢幕水準了。可以看到解析度和XGA級別是差不多的,所以這個時候開始,使用XGA序列描述的規格因為首碼過長,被HD序列給逐漸代替了。

大家比較承認的第一款HD解析度手機是LG LU6200,但同時,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是谷歌親兒子Galaxy Nexus,因為二者的公佈和上市時間確實比較接近。

Galaxy Nexus(解析度1280*720)

LG LU6200(解析度1280*720)

FHD級別(1920*1080)

跨越HD這一關口,擊破“視網膜屏”這個阻礙之後,有那麼一段時間各家廠商在螢幕解析度上競賽的勁頭十足,在第一款FHD解析度的HTC Butterfly出現之後不久,就開始向著更高的2K解析度進軍。順便一提,現在很多手機標注的FHD+,其本質還是FHD級別解析度,只不過全面屏18:9甚至更高的長寬比導致在長度方面會比標準的FHD解析度多出那麼幾十的圖元點。

HTC Butterfly(解析度1920*1080)

QHD級別(2K,2560*1440)

第一款1080P螢幕手機屬於HTC,而第一款2K屏則是vivo Xplay3s,不過因為公佈離發售間隔了不斷的一段時間,也有一些朋友會支持Find 7作為首款2K屏手機。

vivo Xplay3S(解析度2560*1440)

UHD(4K,3840*2160)

其實在廠商們紛紛試水2K屏之後發現用戶們並不是很買帳之後,螢幕解析度的大戰就已經暫停了,甚至部分廠家更是悄悄的縮回了FHD陣營。只有SONY大法一如過往的倔強,堅持不懈,終於攻堅4K屏成功,帶來了第一款4K解析度手機,Xperia XZ Premium。

SONY Xperia XZ Premium(3840*2160)

螢幕解析度的進化史到此就告一段落,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單獨分離開來說一個資料的意義是很有限的,即使是PPI這樣的綜合資料,也要結合續航等方面來綜合考慮。看解析度的高低不是要比個誰輸誰贏,只是想找個理由,在返回去看看我們曾經關心過的那些手機。

這個時候的手機已經開始逐漸的有了打電話之外的其他功能,因此對螢幕的要求也逐漸提升,開始出現了彩色螢幕,4096色、65536色、26萬色,這些參數是否也曾經是你選擇手機的指標呢?

首先是愛玩花活的諾基亞,在2003年,已經為了遊戲操縱方便而設計出了橫版機型。

諾基亞3300(解析度128*128 4096色)

Sony Ericsson T618,那時候兩家還在一塊,索愛T618,保持著一貫的高顏值。

索愛T618(解析度128*160 65536色)

諾基亞還是如此的天馬行空,7610是小編記憶中諾基亞唯一一款直接申請了外觀專利的手機。

諾基亞7610 (解析度176*208 65536色)

進化到26萬色之後,可能會是很多朋友開始接觸並嘗試了解手機的開端,因為有一款不得不講的經典機型在這個時候出現了,MOTO V3。

摩托羅拉V3(解析度176*220 26萬色)

順便來張V8 貝克漢姆經典廣告

QVGA級別(320*240)

從這一級別開始,手機螢幕的解析度規格相對就統一不少了,大部分手機都是標準解析度或者稍微進行定制,原則一直,差別較小的統一歸類入QVGA。

彼時的智能手機界,塞班已經逐漸有了統治之勢,N73作為第二款採用S60v3系統的手機,2.4寸26萬色的螢幕已經是旗艦級水準了,在之後的一長段時間內,這都是一個主流機器的標準配置。當然更重要的是,它還搭載了一枚320萬圖元的卡爾蔡司鏡頭,可以說是當時諾基亞拍照旗艦的必備。

諾基亞N73(解析度240*320)

當時諾基亞的直板手機真的是創意與顏值俱佳,每每推出佳品,這款下部可以旋轉的5700XM相信大家也一樣熟悉。

諾基亞5700XM(解析度240*320)

而Windows Mobile方面真正掀起一陣風潮的,在小編印象中,應該是同期的多普達S1,或者也許你對另一個名字會更加熟悉——HTC Touch。在當時一眾一看就只屬於辦公型手機的WM中,多普達S1的外觀幫它打開了不小的市場。

多普達S1(解析度240*320)

HVGA級別(320*480)

到了這個級別以後,每一階段經典的機型就太多了,選取一款作為代表,主要作為螢幕解析度進化史代表。

這個階段如果要選取作為代表,小編只想要選擇兩款,這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初代iPhone (解析度320*480)

初代安卓 HTC Dream G1(解析度320*480)

VGA級別(640*480)

使用VGA解析度的手機其實並不是很多,大多使用的是低一檔的HVGA,如其上的兩款,或者是更高一檔的XGA(1024*768)代表機型有LG Optimus Vu(1024*768)和Galaxy Note(1280*800),VGA解析度給小編留下比較亮點記憶的,是HTC Touch Diamond,也算是Windows mobile6.1最後的怒號了吧。

HTC Touch Diamond

qHD級別(960*540)

從這裡開始,其實HD規格和XGA規格的解析度就開始有交叉融合的部分了,選取大家更為熟悉的HD序列作為歸檔方式。

典型自然是大名鼎鼎的iPhone 4,也正是蘋果提出的“視網膜屏”理念,給了很多人抗拒螢幕解析度進一步升高的理由,很多人在當時就借此無視使用距離和螢幕尺寸,宣揚HD解析度無用理論,現在看來,具體問題還是得具體分析啊。

iPhone 4(解析度960*640)

HD級別(1280*720)

終於達到了“高清”的級別,換句話說,也是走到了近幾年的螢幕水準了。可以看到解析度和XGA級別是差不多的,所以這個時候開始,使用XGA序列描述的規格因為首碼過長,被HD序列給逐漸代替了。

大家比較承認的第一款HD解析度手機是LG LU6200,但同時,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是谷歌親兒子Galaxy Nexus,因為二者的公佈和上市時間確實比較接近。

Galaxy Nexus(解析度1280*720)

LG LU6200(解析度1280*720)

FHD級別(1920*1080)

跨越HD這一關口,擊破“視網膜屏”這個阻礙之後,有那麼一段時間各家廠商在螢幕解析度上競賽的勁頭十足,在第一款FHD解析度的HTC Butterfly出現之後不久,就開始向著更高的2K解析度進軍。順便一提,現在很多手機標注的FHD+,其本質還是FHD級別解析度,只不過全面屏18:9甚至更高的長寬比導致在長度方面會比標準的FHD解析度多出那麼幾十的圖元點。

HTC Butterfly(解析度1920*1080)

QHD級別(2K,2560*1440)

第一款1080P螢幕手機屬於HTC,而第一款2K屏則是vivo Xplay3s,不過因為公佈離發售間隔了不斷的一段時間,也有一些朋友會支持Find 7作為首款2K屏手機。

vivo Xplay3S(解析度2560*1440)

UHD(4K,3840*2160)

其實在廠商們紛紛試水2K屏之後發現用戶們並不是很買帳之後,螢幕解析度的大戰就已經暫停了,甚至部分廠家更是悄悄的縮回了FHD陣營。只有SONY大法一如過往的倔強,堅持不懈,終於攻堅4K屏成功,帶來了第一款4K解析度手機,Xperia XZ Premium。

SONY Xperia XZ Premium(3840*2160)

螢幕解析度的進化史到此就告一段落,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單獨分離開來說一個資料的意義是很有限的,即使是PPI這樣的綜合資料,也要結合續航等方面來綜合考慮。看解析度的高低不是要比個誰輸誰贏,只是想找個理由,在返回去看看我們曾經關心過的那些手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