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范仲淹的一篇文章 讓國人誤解千年

到岳陽, 登岳陽樓, 就會想到以《岳陽樓記》名傳千古的范仲淹。 很多國人認為, 范仲淹在岳陽樓上, 看到眼前優美景色, 胸中生髮無限情感,

於是寫下千古名篇。 但實際上, 范仲淹根本沒有去過岳陽樓,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看圖寫出來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

范仲淹

范仲淹曾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 被貶流放到了河南鄧州。 慶曆五年(1045年), 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重修岳陽樓, 並且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圖》,

邀請作者憑藉此圖作詩。

當時, 滕子京是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被貶, 范仲淹就借此機會, 一方面規勸朋友, 另一方面抒發自己的理想, 才有了《岳陽樓記》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范仲淹用這些濟世情懷和樂觀精神的句子規勸老友, 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

那麼, 能否說《岳陽樓記》是范仲淹“閉門造車”呢?其實以寫作為生的詩人和作家, 一般都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和想像力。 比如蘇東坡遊錯了赤壁, 照樣寫《赤壁賦》;沒到過灕江的韓愈, 照樣寫出了“江作青羅帶, 水如碧玉簪”。 艾青寫《火把節》也是出於想像。

范仲淹在寫《岳陽樓記》並非是閉門造車, 他在寫作的時候是結合了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想像力。

少年范仲淹曾在澧縣讀書。 歷史記載, 范仲俺的父親曾在澧縣東鄰的安鄉縣做官。 安之鄉和岳陽同為湘北門戶, 一東一西, 隔洞庭湖相望。 在澧縣、安鄉生活過幾年的范仲淹自然對洞庭湖十分熟悉, 感悟頗多, 所以寫起《岳陽樓記》駕輕就熟, 一氣呵成。 比如說“至若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 一碧萬頃;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 鬱鬱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 此樂何極”。 這般形象而又具體的文字, 是范仲淹對生活的親歷體驗。

另一方面, 范仲淹寫作之妙,

在於揚長避短。 沒見過岳陽樓, 他就多用自己的想像, 對岳陽樓周圍的景色進行描寫。 他把八百里洞庭風光描繪得惟妙惟肖, 繪聲繪色, 把洞庭湖的風光與岳陽樓周圍的景色進行融合, 用洞庭湖水的波瀾, 襯托自己胸中的波瀾。

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坐在河南鄧州的百花書院,面對老友滕子京的來信和隨信寄來的《洞庭晚秋圖》,心情激動,浮想聯翩,展開了想像的翅膀。隨後他大筆一揮,一篇散文經典之作《岳陽樓記》就此誕生。

范仲淹僅僅面對一紙圖畫,就能寫成傳世美文,可見這位宋代文學大師功力之深厚,學識之淵博,想像之豐富。

范仲淹坐在河南鄧州的百花書院,面對老友滕子京的來信和隨信寄來的《洞庭晚秋圖》,心情激動,浮想聯翩,展開了想像的翅膀。隨後他大筆一揮,一篇散文經典之作《岳陽樓記》就此誕生。

范仲淹僅僅面對一紙圖畫,就能寫成傳世美文,可見這位宋代文學大師功力之深厚,學識之淵博,想像之豐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